文|三言 Pro,作者|DorAemon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23 年春節檔總票房以超 67 億元收官,而且今年春節檔成為史上票房第二高,僅次于 2021 年春節檔的 78.43 億元。
具體影片名次方面,截止 1 月 27 日(初六),《滿江紅》以 26.07 億元位列第一;《流浪地球 2》以 21.63 億元緊随其後,排名第三;而《熊出沒 · 伴我 " 熊芯 "》則以 7.48 億排名第三;《無名》、《深海》以及《交換人生》分别排名第四、五、六名。
票房高的同時,今年春節檔的幾部電影質量也創下新高。票房榜前兩名《滿江紅》和《流浪地球 2》豆瓣評分分别拿下 7.5 和 8.2 的高分;《熊出沒 · 伴我 " 熊芯 "》、《深海》豆瓣評分 7.0 和 7.3 分;隻有《無名》和《交換人生》豆瓣評分低于 7.0,分别為 6.7 分和 5.7 分。
所以今年春節檔票房高也要歸功于影片整體質量水平都不錯。尤其是《流浪地球 2》,在《流浪地球》第一部大紅大火後,再次給全國觀衆帶來了一場硬核的科幻故事盛宴。如果說《流浪地球》是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系列先河,那麼《流浪地球 2》更是中國電影工業發展史上的裡程碑事件。
《流浪地球 2》上映以來,好評如潮,很多網友評價稱,這部電影就算放在全世界範圍内,也是一部優秀的科幻作品。觀衆不僅能夠通過逼真的特效,看到未來充滿科技感的世界;還能看到在末世來臨之際,人類為了自救而制定的宏偉計劃;當然, 影片必然充滿各種科幻元素,比如行星發動機、量子計算機、機器狗等。
那麼,《流浪地球 2》中出現的這些科幻元素,有沒有可能成為現實呢?
電影中哪些科幻元素可能成為現實?
科幻電影之所以稱之為 " 科幻 ",就是有 " 科 " 也有 " 幻 ";它可以是毫無現實依據、天馬行空的幻想作品;也可以是根據現實科學技術的發展延伸,輔以合理想象的藝術作品。
而《流浪地球 2》則顯然是第二種,電影中很多科幻元素并非完全無法實現的幻想,甚至有的已有了初步應用。
今天,我們就簡單盤點一下《流浪地球 2》中出現的科幻元素,看看它們是否能夠實現以及在現實中的發展情況。
難以實現或者較難實現的:行星發動機:存在理論可能,但幾乎無法實現
既然《流浪地球 2》描述的是通過成千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去往新家園,那麼,我們就先從行星發動機說起。
《流浪地球 2》宣傳海報中的行星發動機形象
按照電影情節設定,為了實現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人類建造了 1 萬多座行星發動機。已經看過電影的觀衆肯定很熟悉,這些發動機非常巨大宏偉,每座高度都要達到 1.1 萬多米,甚至比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其寬度更是超過 3 萬米。此外,每座發動機可産生 150 億噸推力。
那麼,現實中人類是否真的能造出來這種發動機,并且還能實現 " 推動地球 " 的設定呢?這要從兩方面讨論。
首先是原理層次上的實現可能性。根據電影設定,行星發動機之所以能實現推動地球,依靠的是重核聚變産生的巨大能量。
據新華社報道,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騰介紹稱,利用核聚變反應産生的能量推動地球,原理上是可行的,但是實現起來非常困難。
在核聚變反應方面,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主要集中在輕核聚變而非重核聚變。相比重核聚變,輕核聚變更容易實現。
當下,可控核聚變仍然是人類尚未攻克的科學難關之一,雖然目前人類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了初步進展,但距離實現電影裡這種規模的核聚變反應還為時尚早。
2022 年 12 月 13 日,美國能源部宣布,美國勞倫斯 · 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國家點火裝置首次實現了 " 能量淨增益 ",即核聚變反應産生的能量超過輸入的能量。
這聽上去似乎說明美國在核聚變反應研究上邁出一大步,但實際上這也隻是相關領域研究進展中的一小步。實際上,這次點火裝置産生的能量,隻能夠燒開 10 壺開水。而科學家們耗費 10 年才實現這一成果。
再來看行星發動機的制造難度問題。前面說到,電影裡的行星發動機高度超過 1 萬米,寬度超過 3 萬米。
這樣一座龐然大物,要建造出來,所需要消耗的材料是難以想象的。行星發動機主要用到的建築材料是鋼材,那麼根據發動機的體型,以及鋼材密度約為 8 噸每立方米計算,一台行星發動機的總重量超過 1400 多萬億噸。
目前,鋼材價格約為每噸 4000 元。以此計算,一台行星發動機就要耗資超過 500 億億元。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
2022 年,我國 GDP 為 121.02 萬億元。要湊足 500 億億元,需要 4.1 萬年之久;而且這還隻是一台發動機而已。
實際上,造發動機不僅錢難湊,鋼也 " 難産 "。根據世界鋼協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粗鋼産量為 19.51 億噸。按照這個數字計算,生産出一台發動機所需鋼材,要花費 71.8 萬年之久。毫不誇張地說,全球年鋼産量加一起都難造出一台行星發動機的零件。
更别提制造一台行星發動機内部無數精密部件了。顯而易見,行星發動機在現實中是很難實現的,隻存在原理可行性。
太空電梯:技術可行,難度不小,已有公司嘗試
說了行星發動機這種難以實現的産物,下一個來聊一下太空電梯。雖然太空電梯實現起來也不容易,但是相比發動機來說可行性還是更大一些。
《流浪地球 2》宣傳海報中的太空電梯形象
《流浪地球 2》是系列電影中首次出現了太空電梯這一設施。航天員乘坐的飛行器,就像普通人乘坐的電梯一樣通過某種材料制成的 " 纜繩 " 上下往返于空間站和地面。
實際上 " 太空電梯 " 這一設想并非《流浪地球 2》獨創,其很早就出現在各類科幻小說、電影等作品中。
太空電梯一般是用一條攬繩一頭與地面控制站鍊接,另一頭與同步宇宙空間站鍊接;還有一種構想是,纜繩一頭與地面控制站鍊接,而另一頭則放置在月球,從而實現 " 坐電梯上太空或者月球 "。
現實中要實現 " 太空電梯 " 是存在技術可行性的, 但主要難點在于要找到合适的材料。受限于工作環境,一根太空電梯的電纜需要有足夠大的強度,還要能承受宇宙中的各種極端條件等。
以中國空間站舉例,中國空間站距離地表 400 公裡,假設要架設一部太空電梯,從地面直達空間站。那就意味着電梯纜繩要有至少 40 萬米長。這麼長的纜繩,必須要保證不能被地球引力撕碎,還不能被自己的質量壓斷,更要足夠物美價廉,才有實現可能。
目前,随着納米技術發展,人類已經研發出一種碳納米管。這種材料強度超過鋼材,但密度比鋼材低,足夠輕,同時足夠堅韌。
2012 年,日本知名建築公司大林組宣布要投資 100 億美元建設太空電梯,預計電梯時速 200 公裡,單程需要 7 天,計劃 2025 年左右在赤道附近的海上開工,2050 年左右落成運營。
太空電梯存在技術可行性,但難度依然很大,是否能夠實現,還有待觀察。
數字生命: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流浪地球 2》的劇情中,在面對地球即将毀滅問題時,人類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種則是最終被選定的流浪地球計劃;另一種則是 " 數字生命 " 計劃。
所謂 " 數字生命 ",通俗來說,就是将人的意識轉移到電腦中去。由于人類肉身要存活,需要持續不斷的補充能量,而且必然會經曆生老病死。所以,如果人的生命能夠 " 數字化 " 存在,隻要有電,基本上可以視作 " 永生 "。
數字生命在現實中有一定的 " 雛形 ",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近年來成為風口的 " 元宇宙 " 概念。人們在數字世界中建立一個代表自己的 " 投影 ",還幾乎能在網絡世界中做到一切現實中能做的事。
當然, 現階段的元宇宙和電影裡的數字生命還是有較大差距的。畢竟元宇宙裡的數字人本身并沒有自我意識,其行為邏輯也是遵循程序代碼,或者操縱它的人類進行。
但是,數字生命的問題不在于實現它的技術難度多大,而更偏向一個哲學問題——脫離肉體的人到底還能不能稱作一個 " 人 "?
《流浪地球 2》中以 " 數字生命 " 形式 " 活着 " 的角色丫丫
在《流浪地球 2》中,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電影中,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因為女兒丫丫意外身故,思女心切,将女兒的精神轉化成數字生命;但對此行為,圖桓宇的同事,甯理飾演的馬兆持反對意見。他認為人死了就是死了,離開人類的文明沒有意義。
電影并沒有為哪種觀點 " 站隊 ",在肯定 " 生命派 " 的同時,也突出體現了 " 數字派 " 的作用,這個問題留給了現實中的我們去思考。
單從現實中實現難度上來說,數字生命計劃在理論上存在可行性,但具體實現也并不容易。即使人類研發出極高算力的電腦,也很難完全代替 " 意識 "。
包括人類在内的所有 " 肉身 " 生命,其實是具備無限可能性的,用科學概念來解釋,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随機。但如果精神、思想能夠被數字化,意味着一切事情都是能夠被電腦計算出來的,是否能夠通過計算實現真正随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創造一個數字生命,相當于人類自己成為 " 上帝 "、" 女娲 "…… 這真的有可能嗎?
有可能實現或已經應用的:量子計算機:徹底落地還需十幾年
說完了幾個難以實現的電影中的科技,下面我們來談一談現實中已經有初步發展或者已經開始應用的技術。
550W 型量子計算機,即 MOSS
先是量子計算機,《流浪地球 2》中的背景設定裡,量子計算機得到了大規模發展應用,并且從影片中出現的 "550A、550C、550W" 等多個型号描述可以看出,量子計算機經曆了多個版本叠代。最終的 "550W" 也就是電影中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MOSS"。
此外,電影也對量子計算機的能力進行了突出展現,比如它的算力強大到能夠在很短時間内就幫助人類完成多座行星發動機建設;在電影後期重開互聯網節點橋段中,量子計算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且也正是依靠量子計算機,才能實現數字生命計劃。角色圖恒宇的 " 數字女兒 " 在 550A 型量子計算機中,隻有 2 分鐘生命;但使用更高版本的量子計算機後,便能擁有 " 完整一生 "。
在現實中,量子計算機開發已經有所進展。據了解,學術界将量子計算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别是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實現專用的量子模拟機和構建可編程通用量子計算機。
而目前人類量子計算機研發已實現了第一階段目标,現在的主要任務則是達到第二階段目标。而距離電影中演示的應用程度還至少需要 10 至 15 年左右。
機器人、外骨骼:已經開始落地應用
在電影中,還出現了外骨骼以及各種形式的機器人這樣的裝備。
例如電影中用于工人建設時的工程外骨骼,以及輔助軍人、航天員作戰、工作的特種外骨骼等;機器人方面,有外型類似小狗的月面機器人,還有門型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能夠适應不同環境、不同工作場景輔助人類,甚至在危機時刻還能起到救死扶傷的作用。
其實外骨骼和機器人早已經在現實世界中的多個領域開始應用。
比如國内就有一家開發外骨骼産品的公司,據其官網顯示,公司的外骨骼産品能夠提供 30 公斤助力,綜合減負 60% 以上,而且最大助行速度達到 7.5 公裡每小時。此外,外骨骼也在軍隊中落地,可以幫助士兵負擔更多武器裝備、增加行軍距離等。
機器人方面,現階段也有很多知名公司正在開發相關産品。例如小米就已經公開展示了兩款智能機器人,一種是機器狗,另一種則是人型機器人。特斯拉也在不久前展示了自家開發的人型機器人;還有波士頓動力開發的機器狗産品,已經能夠實現多種功能。
電影中展現的外骨骼和機器人應用場景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而且用不了很久這些充滿科幻感的産物或許能像智能手機一樣走進千家萬戶。
同步實時翻譯器:生活中 " 随處可見 "
最後再來說一下電影中為了解決語言不通的溝通問題所使用的 " 同步實時翻譯器 "。
電影中,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角色互相交流時都直接說自己的母語,那麼身邊沒有翻譯的情況下,怎麼交流呢?
原來每個角色都會佩戴一個耳機,當與他人溝通時,如果對方說的并非自己母語,那麼耳機便會進行實時翻譯;同樣,自己說的語言也會以同樣方式實時翻譯成對方的母語。
這種實時翻譯設備,有點類似現實中的同傳,但區别在于該設備随戴随用;而現實中 7X24 小時随時身邊帶一個同聲傳譯顯然不現實。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目前沒有類似技術。現在,借助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學習等技術,已經能夠實現像電影中那樣的智能翻譯。
市場上現在有很多智能翻譯設備以及軟件,人們說一句話,很快就能翻譯成其他國家語言,而且效率和準确度都不差。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電影裡的同步實時翻譯器,是真的 " 實時 ",也就是當對方開始說出第一個詞時,耳機裡邊已經開始同步翻譯了。
而這在現實中如果沒有 " 讀心術 " 情況下,再厲害的同傳或者人工智能設備都無法做到。因為不同語種的語序完全不一樣,根本無法百分百同步翻譯。
舉個簡單的例子,英語 "How old are you?" 正确翻譯為 " 你幾歲了?",但是如果在不提前知道這個問題的情況下,要進行絕對 " 實時 " 同步翻譯,就會變成 " 怎麼老是你?"。
所以現實中,同聲傳譯工作者,在進行同傳時,都要聽完一句話才能進行翻譯。那麼,要完全實現電影中那種水平的同步翻譯,恐怕得先開發出讀心術了。
優秀的電影作品總有無數細節值得挖掘
《流浪地球 2》作為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不僅是依靠高質量的劇情、特效等,而且更是基于有着一定現實理論支持的的合理 " 幻想 ",相信這也是這部電影能夠斬獲高評分和高排名的基礎之一。
一部優秀的電影總能夠挖掘出更多細節。今年春節,你看《流浪地球 2》了嗎?你覺得裡面展現的科幻産品有多少能夠成為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