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 40 度的漠河在互聯網上熱鬧非凡。
近日,因懂車帝公布多款熱門新能源汽車的 2023 冬測續航測試結果引發熱議:有車企質疑測試标準不夠規範、科學嚴謹;有汽車自媒體爆料 " 冬測商業化報價最高 1600 萬元 1 席 " ……一直神秘又富有争議的汽車圈再次成爲輿論焦點。
冬測究竟能否 " 充值 "?懂車帝又是否有資格擔當新能源車 " 裁判員 "?針對上述問題,藍鲸記者采訪多位車企與汽車媒體人,試圖揭開 " 冬測 " 的神秘面紗。
冬測直播包含整備過程,部分車企代表到場
在車企輪番質疑之後,懂車帝今天 9 點在零下 40 度的漠河舉行冬測開放日,并全程直播,部分車企、媒體和用戶代表被邀請至現場體驗監督。
測試正式開始前,懂車帝對車輛整備過程同樣進行了直播。主持人介紹稱,此舉是爲了測試的完全透明,保障各項設置如電動模式、空調溫度等變量基本一緻。但其坦言,因爲今天溫度太低,與此前測試設定的零下 20 度相差太大,測試結果僅供參考。測試得出的是相對客觀的結果,"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
有車企人員在體驗整備環節後感慨:沒來的時候覺得太扯了,來了覺得太靠譜了,"(懂車帝)在現有環境下做到了極緻 "。值得一提的是,懂車帝今日冬測在抖音和自家 App 的直播均關閉了彈幕評論。
" 插電 / 增程車型混電續航測試 " 在 9 點 25 分左右正式開始,共六款車型參與測試。最早結束測試的是在整備階段就出現過發動機故障的領克 08,問界 M7、騰勢 D9 随後也在不到半小時内結束純電續航。10 點 20 分許,直播突然中斷。
日前,懂車帝發布 2023 懂車帝冬測續航測試結果,問界 M7 增程以 31.6% 的續航達成率排名墊底引發熱議。随後華爲、長城汽車、吉利等方先後公開質疑懂車帝冬測規則。
懂車帝作爲測評第三方,此前曾多次被質疑造假尬黑。今年7月的夏測的車内甲醛測試環節,理想 L9 和理想 L8 經暴曬後車内甲醛含量均超過國标值。對此理想官方曾發文質疑懂車帝測評的科學性,比如其測試溫度遠高于國标測試工況、手持式便攜設備測量誤差較大等。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年3月發布的《" 第三方測評 " 對消費者權益影響調查報告》,目前網絡上各類測評賬号多達 350 餘個,其中超九成涉嫌存在測評标準類問題、超五成涉嫌商測一體、以商養測,難以保證公平性。
因此懂車帝此番風波的核心質疑,是其作爲汽車媒體下場測評是否科學公正?第三方測評真的靠譜嗎?商業合作是否會影響内容輸出?
懂車帝能做裁判員嗎?業内:測評相對公正但并不嚴謹
冬測風波後懂車帝曾回應稱,所有參與車輛在整備後編隊行駛出發,使用統一标準,符合用戶冬季用車場景,不存在區别對待。
關于汽車測評業内并無統一标準,因此懂車帝對車輛的部分測試标準僅是其自身統一後的标準。而藍鲸記者從多位汽車行業從業者處了解到,在測試過程中執行統一測試标準其實并非易事。室外溫度的變化、駕駛員的駕駛習慣等都會影響到測試結果,客觀上無法保證樣本變量的嚴格一緻,其中 " 人是最大的變數 "。" 每個人的駕駛習慣和狀态都不一樣,一個人開 20 輛的測試結果和 20 個人開 20 輛能一樣嗎?" 一位受訪者說到。
在受訪車企人士看來,主機廠的部分測試會在環境風洞實驗室中進行,如空調使用場景、車機反饋等,對實驗的溫度濕度等給予嚴格控制,确保環境變量統一。車輛動态測試則有十分嚴格的流程,具體到車輛提前整備、冷車啓動、以及開關門次數等都需按規定逐項完成。因此垂類媒體所能完成的評測相比起來是不夠專業嚴謹的。
2017 年正式上線的懂車帝,前身爲今日頭條汽車頻道,主要靠汽車内容起家,推出過許多汽車原創節目,如《非常野》和《一萬公裏定律》等,靠優質内容吸引用戶留存。天眼查 APP 顯示,懂車帝的母公司爲北京空間變換科技有限公司,由今日頭條有限公司 100% 持股。背靠抖音意味着擁有巨大的流量和更多商業合作的機會,那麽懂車帝的測評還能公平嗎?
日前網絡上曾流傳一張懂車帝 " 冬測商業合作檔位 " 表,其中 1600 萬的席位包含不同宣傳期的多則視頻、定制 H5和公關稿件等。對此,懂車帝員工@懂車大柯基東門回應稱:" 純屬胡扯,2023 懂車帝冬測 53 款車沒有任何一款車有商業化合作,也沒有任何車企可以幹涉測試、影響測試結果。"
在某頭部汽車自媒體工作的 Lisa 向藍鲸記者透露,懂車帝的原創中心和銷售中心相互獨立,商業合作不能幹涉冬測項目。據悉,懂車帝一般會根據熱度、話題、銷量、質量等因素決定參與測評的車型," 一般小車企就算主動聯系也很難進入冬測名單,畢竟是做品牌的項目,"Lisa 告訴藍鲸記者,車企會在測評開始前被告知參與,但相關決策過程不受商業合作等外力幹預。
對于絕對頭部而言,媒體公信力至關重要。
電動車行業顧問一苒在 2022 年曾表示,懂車帝這樣規模的冬測,全國範圍有能力承辦的機構不超過三家。
就業内人士反饋來看,懂車帝冬測項目有商業化合作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汽車媒體的确在該模式下有利可圖。
供職于某知名汽車媒體的業内人士透露,大型冬測項目的籌備周期通常至少三個月,成本或在千萬級。" 主要用于購車、租車、場地、人員、視頻制作和團隊吃住行等,其中購車租車費用占了大頭。" 像懂車帝這樣資金實力雄厚的一般會自費購車租車,而資金相對緊張的垂媒,車企一般會主動借車參與測評,但其提供的車輛可能是針對性優化過的。" 有些車企甚至還會帶工程師去參加冬測,随時調整盡量讓車保持在最佳狀态," 曾經參與過汽車類測評的業内人士告訴藍鲸記者。
此外,盡管無法直接在測試過程中直接植入,車企還能通過其他方式與汽車媒體合作,比如定制視頻、做單車導購内容等。
當測試結果引發争議時,汽車媒體可能會陷入糾紛,也可能迎來一筆大生意。某汽車自媒體工作人員透露,車企面對小媒體一般會訴訟解決,對影響力大的媒體則采取投放等方式謀求合作。
新能源車企在 " 懂車帝冬測 " 上的針鋒相對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如今車圈的瘋狂内卷,尤其年關将至,國内車企進入年底沖銷量的緊要關卡。
畢竟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 " 賣車 " 某種程度上也與 " 流量 " 高度挂鈎,背靠抖音的懂車帝除了自身的頭部地位外,能夠帶來的抖音平台超大曝光也讓車企 " 不能忽視 "。
但無論營銷 " 罵戰 " 如何激烈,對于車企而言做好産品與服務才是關鍵,營銷永遠隻是 " 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