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2 年 11 月的時候,高盛曾經出過一個針對中國經濟的報告,列出了中國 2023 年在不同政策下的兩個經濟走勢的曲線。
有幸,2023 年,我們向着昂揚向的那條線發展了。
2023 年,北上資金狂買 A 股大白馬。截止到 1 月 17 日,2023 年内就已經淨買入已超 891 億元,直接刷新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的曆史新高。所有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合計增加超 43000 億元。
人民币也強勢反彈,人民币兌美元彙率先後收複 6.9 元、6.8 元關口,一度升破 6.7 關口,年内累計漲幅超 1400 點。
前幾日,東吳證券還發布了一個研報,主題就是外資如何做多中國?
在這份研報中,外資做多中國的資産,主要有四個主要品種。從大類資産角度,一般主要有港股、人民币彙率,澳元和銅。
這些品種在 2023 年以來都取得了可觀的漲幅。
根據曆史經驗,外資做多中國一項喜歡搶跑。這種種迹象都說明外資已經做好了預備式了。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行再次唱多中國資産,看好中國的股彙市場,并且在 12 月的基礎上進一步調高中國資産定價空間。
高盛進一步調高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本增長 4.5%,調高 0.7 個百分點至增長 5.2%。而摩根士丹利将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由 5.4% 上調至 5.7%。
法國《世界報》6 日在一篇文章中認為,随着情況穩定下來,中國家庭将花出過去一段時間攢下的錢。
經濟複蘇,中國第一個好起來的就是消費。
麥肯錫在題為《2023 麥肯錫中國消費者報告:韌性時代》中論述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消費者行為五大新趨勢。分别為中産繼續擴大、高端化延續、消費未降級、産品為王,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本土企業正在赢得市場。
在麥肯錫的報告中談到,民族自豪感并非唯一的驅動因素。如今的國内企業對潮流趨勢的反應速度更快,更加貼近消費者,投資也更為果敢。根據麥肯錫的調研,49% 的中國消費者認為本土品牌相較國外品牌 " 品質更好 "。
汽車作為中國家庭消費中幾乎是除了房産之外最大件的消費,今年的比亞迪成功擊敗了一票老牌合資車企登頂銷冠,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2022 年 1-12 月,自主品牌累計份額 50%,相較 2021 年全年增加 6 個百分點。這也是近十年來,自主品牌首次全年市場份額達到 50%,占據半壁江山。
在新能源上,中國品牌更是碾壓級别的優勢。2022 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國内市場銷售占比達到 79.9%,同比提升 5.4 個百分點。而洋品牌的份額中,幾乎都是特斯拉的份額,其他品牌的新能源産品份額幾乎不值一提。
在此之前十幾年的時間裡,中國品牌被合資品牌按在地上随便摩擦。
中國汽車市場在這三年,幾乎快完成了根基格局的改變。中國汽車曾經有很多的意難平,這三年,中國汽車圓了無數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
甚至甯王和迪王也一度登上萬億市值,那麼在大家預期中消費能夠恢複的 2023,中國汽車産業和中國品牌,都大有可為。
諸多信号都意味着,我們已經逐步度過了至暗時刻,黎明将至。
被幹到人仰馬翻的三年已經過去了,旅遊等等這些幾乎消失的行業正在逐步回來,就連高速休息區春節的生意都逐漸好起來了。
每年過春節,逢人都會說幾句寒暄的吉祥拜年話。
這次我們發自内心的說出,兔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