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水來 Author 大水來
今天刮風降溫 15 度,涼快死了,晚上整個雞肉火鍋,很好,那就繼續。
成飛公園的核心,巨物殲 -20,航展視頻看起來沒感覺,這個展示給領導的模型,就特别震撼了,太太太太長了,建議大家還是去體會一下,巨型的壓迫,不是圖片能體會的。
21 米長的大家夥,這個力度是很兇悍的,去成都的朋友,打個卡還是很合适,個人對自拍比較過敏,就免了合影。
這是介紹,無怪美帝覺得這是一架大型戰鬥轟炸機,不像美國傳統戰鬥機印象的短小精悍。
機身真的非常非常的長,裝 10 噸 12 噸油是沒啥問題,所以,網絡上傳說的 2000km 作戰半徑,并非空穴來風,實在太大了。
今天的内容大體分 2 部分,科普區和戰機室外展區,先說科普區。
# 科普區
進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模拟機,看這個座艙,很像殲 10A 戰鬥機最早的模樣,而且還是研制早期的樣子,不是定型時候的一平三下模式,這個樣子也類似殲 8II 的水平,但是排面清爽很多,還有這個比較老舊的平顯,和殲 7M 是一條腿,英國引進的。
無數機電儀表,夾雜一個液晶顯示屏,外加平顯,這是中國上世紀 90 年代的水平,極度類似美國的 F-16AB,2000 年後,國家在航電的投資開始結果,幾乎都三個液晶顯示屏一字排列的模式,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和歐美最先進戰鬥機的顯示屏水平完全一緻。
這是全套外景,上面架設了 3 塊顯示屏,湊合玩玩,不帶可動功能,感覺差了許多,去看的時候,關門,後來到彭州,那個航空博覽園的模拟機,很爛的遊戲畫面,還是殲 15 的馬甲,手感超級差勁,很爛,不值得玩,操縱過度靈敏,角度風向根本控制不了,不得不被 AI 對手輕松爆菊。
單管 30mm 機炮實物,好像是殲 7 上面拆下來的,可以看出,非常緊湊,幾乎都是鋼鐵大家夥,具體型号沒有記得了,大家去翻書。
這是炮彈實物,尺寸很大,挨上一發,必須挂好幾個 ICU 專家号。
殲 -7 戰鬥機的頭盔,抗荷服,手套,皮鞋等等,這是上世紀 80-90 年代中國航空工業爲戰鬥機飛行員的标準裝備,大體還是俄羅斯米格 -21 的水平,變化不大。
一台貴州黎陽發動機公司出産的渦噴 -13 發動機實物,居然還有寬弦風扇,感覺有點神奇,殲 -7 戰鬥機從 80 年代後的标配發動機,看看實物也不錯。
殲 -7 戰鬥機的座艙面闆基本圖示,還有駕駛杆,就是俄羅斯米格 -21 的樣子,比較簡陋,功能也比較少,戰鬥機座艙爲啥高度保密,主要來源機電儀表時代,所有功能在座艙都能看到标注和提示。
但是,到了三代機時代,座艙顯示開始走入數字化綜合化,所有這些一字排開的信息,都被融合進了顯示屏,需要開機一個一個頁面的點開(這些東西綜合起來,就是那麽 10 多 20 本的飛機操縱使用手冊,不僅包括本地的雷達,光電,電子戰,内油,航程,推力,轉速,溫度,壓力,高度,速度等等,也包括很多數據的上限下限等),就這個時候而言,歐美發現,關機座艙的顯示器,控制器畫面變得無關緊要,随便拍,不會洩露關鍵信息,隻要顯示器不通電,不随便點開,關鍵信息就不會洩露。
這也是歐美戰鬥機廠家,對戰鬥機座艙布局,高調公開的原因,99% 的關鍵信息幾乎都在顯示屏頁面上,而且大家也可以看到,不管是 F-22 還是 F-35,真機工作狀态的帶顯示的座艙幾乎都沒有洩露,這也是歐美更靈活的保密體制,能讓你看的東西随便看,不能讓你看的,絕對看不到。
過去分離機電儀表時代,飛機的絕密參數包括範圍,包括起飛速度,最大速度,失速速度等等性能,一目了然,所以必須嚴格禁止拍照,現代戰鬥機,則完全變了,全部隐藏在屏幕之内,所以,正常戰鬥機展覽,大多有專人看護,不讓亂動亂點,大多數都是屏幕不開,不帶信息的黑箱狀态。
飛機系統很複雜,算是一種信息超級密集型産品,比目前任何普通人能遇到的機電産品都複雜,舉個例子,某年某飛行員降落時候發現屏幕有個黃燈閃爍,下來就向機務報告飛機故障,最後一翻書,後台看起降信息,最後發現是飛行員的問題。
正常飛機設計,從主起落架輪子接地,到前起落架輪解體,需要在 XX 秒之内完成,假如超過了,就開始閃爍黃燈,提醒飛行員速度過快,最終在機務提出的手冊内容面前,飛行員不得不承認是操作失誤,進場速度偏快,這還是比較老的飛機,新時代的飛機,信息通聯更加便捷,地面指揮随時能看到飛機所有參數,講評考核更加方便快捷。
過去飛機有多先進,主要數儀表數量,越先進的飛機儀表越多,後來嘛,這些儀表信息都隐藏進了大型屏幕之内,普通人就很難體會到了,除了民航飛行員或者地勤,瘋狂的翻頁是常态。
這是戰鬥機的各種管路,也算是中國 2 馬赫戰鬥機的教員,二代機三代機四代機同類産品的話,也類似,外觀變化不大,變化最大的就是,更加精細的加工,更高的精度,更強悍的材料,更高的壓力和更大的流量和更好的可靠性,這些東西,從外觀很難看得出來,需要專門從事設計或者制造的人才容易體會。
這是飛控計算機和敵我識别應答機,這些産品應該是殲 10A 的時代的産品,到目前基本都過時了,這也是不折不扣的高價産品,飛控計算機看着不大,動辄幾百萬,主要要求不是速度,而是可靠性,重量,尺寸等,而且一架戰鬥機上面還不是一台,最少 3 台起,非常的掙錢,返廠維修一次,代價也非常大。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插針,高質量的航空插接件,價格非常昂貴,一個就好幾百美元,做這些機載設備的公司,利潤率非常高,所以,就就業而言,在這些公司上班,日子會比較棒。
大家看看這些接口,很複雜,上面還有個提手,适合拎着走,總體來看,幾乎都是美國 F-15/F-16 類似産品的山寨版本,殲 -10A 研制的時代,大量引進了西方的航空電子設備技術,這是必經之路,經過 30 年的努力,幾乎都可以完全自己折騰了,完全不需要引進了。
一架戰鬥機上,最值錢的不是飛機機體,殼子不值錢,這些設備價格才貴呢,動不動就是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這些設備不大,爲啥那麽貴,主要原因是條件苛刻,而且數量稀少,正常需要滿足飛機所有包線和所有外界環境工作條件,高空低空高速低速,振動高溫鹽霧高過載等等破事。
即使對簡單的機體材料來說,就一正常款材料而言,要求也有那麽好幾頁,十幾條或者幾十條要求,要全部滿足難度很大,當年看這些資料,真是看吐了,在外面的人各種神秘,内部的人直接無視。
殲 10 戰鬥機的大圈圈,從這個形狀來看,更像是飛機的中機身或者後機身,這個大框,好像是中國在 90 年代造的最大尺寸的钛合金機身大框,蘇 -27 的進氣道框,就這麽大一個,需要 3 個分塊焊接起來,水平差不少,過了 20 多年,現在估計可以做成整體了。
這個大圈圈,大家提别注意,尺寸很大,分成很多複雜的網格,高低不同,而且可以看到很多小的孔洞,這些孔洞,基本都是各種管路的開口,比如燃油,電子,電氣等等,飛機的複雜在這些地方也能看得出來。
這麽一個大家夥,其實不重,但是加工費非常昂貴,和材料本身價格幾乎一樣,之前就有個段子,進料加工 1 噸多,最後加工完畢,單位的稱整不了,得找個胖子抱着才能有數,大約切掉 95% 的重量。
這些細節的展示,做的比較到位,假如要做點無聊的批評,估計就是沒有飛機結構的簡單科普,飛機的框,梁蒙皮一類 的介紹沒有,這些東西,找西工大的來做講稿更好,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增加這種結構的常識介紹。
總體來看,還是比較偏重制造,對設計講解較少,并不能讓觀衆加深理解,我自己來講的話,或許是另外的路子。
稿子感覺是設計寫的,一個個分開了,但是缺乏總體合在一起的受力圖,讓觀衆看着懵逼,飛機設計專業的,倒是無所謂,簡單常識。
這個蒙皮是殲 10 戰鬥機中機身的,有個複雜 S 形狀,成型比較費勁,折騰了很久才合格,材料好像是鋁锂合金,重量輕,但是加工制造不太方便,容易開裂,需要特别小心。
這個科普區,其實應該科普二代機和三代機的加工設備不同,三代機的曲面複雜,精度要求高,必須大量使用數控機床,沒有高精度數控機床,那是基本沒有辦法的,這些部分,技術人員覺得是白菜,但是普通人很難體會這些。
這些技術細節做的很到位,值得點贊,但是也缺乏一些介紹,爲啥用這些,不用這些,比如常見的焊接爲啥不用。
就飛機機身結構而言,大體就是這樣子,外面加個蒙皮就成大家日常看見的飛機樣子,蒙皮蓋起來,設備和發動機塞進去就是可以飛的真機。
飛機的外形複雜性在這裏也能看出來,從前到後,每個截面都不同,大小曲率,寬度高度都不同,還包括了各種開孔和通道,就這個角度而言,飛機的結構零件通用性很差,一架飛機裏面,隻有很少比例的零件通用,比如某些飛機設計的左右零件通用,比如襟副翼平尾等,某些要求比較精細的型号,則根本找不到這種場景。
這是飛機制造過程最常見的打鉚釘,噪音很大,強度很大,鉚工的耳朵大部分都不好。
另外一種最多的就是數控機床加工零件,吱吱吱的噪音也不小,總體而言,飛機制造的危險性并不高,主要 是噪音,還有些膠水油漆化學處理藥劑的毒性污染。
最近些年,複合材料大行其道,使用幾十種化學液體,毒性也不小,這些工廠的好多人,都要求早點結婚,害怕影響生育,這些是基本常識,類似搞化學試驗,搞電纜制造的則舒服很多,類似繡花紡織,基本沒啥噪音和污染。
還有一個小巧玲珑的 SW1 天翅無人機,大家一看就知道,就是一款小型的偵察無人機。
就這個角度而言,成飛的嗅覺是非常敏銳,對于無人機的發展非常上心,2004 年就搞出來這種飛機,下面突破則是車載試飛場景,借用汽車的速度起飛,也叫車載無人機,但是這個無人機,一直沒有看到外銷的報道,尺寸很小。
主起落架用了闆簧設計,類似美國 C-172 起落架的設計,很輕巧便宜。
這個空速管很拉風,更像刺刀,實際上,還應該加上 2 對風标,用于測量迎角和側滑角,頭頂的通訊天線很拉風,就是一根圓柱,對于低速飛機,這點阻力真的不算啥。
雙垂尾雙尾撐結構,類似的設計,在别的無人機上也很常見,尾部是推進螺旋槳。
這就有點意思了,或許也是未來成飛無人機的發展宣言,無人預警機,無人戰鬥機,空天無人機,這些飛機的造型很值得大家細品,稀奇古怪都有。
這些造型,就第一個正規點,别的都有點無厘頭,不再多說了,大家盡量 YY 吧。
這應該比較早的殲 -7 戰鬥機座椅和中央操縱杆,彈射器和附屬的傘包等,都沒有了,這個駕駛杆其實很值得說道,正常而言,一根的價格幾乎等同一台百萬豪車,現在的杆子更貴了。
PS:木有仔細看圖庫,發現室内科普區就很多,寫不完,挑點出來說說,戰鬥機區之後再說,累了,就這麽歇歇去了,大家 51 節日快樂,本地無數遊客過來,窩在家裏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