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的尾巴,沉寂很久的劉若英,在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接連舉辦了兩場飛行日演唱會。
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成全》《很愛很愛你》《後來》《原來你也在這裡》《一輩子的孤單》《為愛癡狂》等經典曲目喚起無數人的回憶殺,也把現場氣氛不斷帶向高潮。
然而,也有網友看到歌迷現場抓拍的生圖和視頻,忍不住吐槽劉若英狀态不好。
熒光綠的抹胸裙被一些人認為肩膀渾圓身材發福。
藍色長裙也顯出了年齡感。
還有人質疑她的唱功大不如前了:唱《成全》的時候,高潮部分跑調還破了音。
其實唱《遇見》的時候奶茶也有發現自己突然唱錯了詞,停頓了幾秒鐘,是現場歌迷幫她接上了詞。
但正如一位網友說的,大家真的不是去聽她唱歌的,也不在乎她到底唱的好不好,什麼走音,破音,沒關系,大家聽的就是逝去的青春和情懷。
其實為了準備這次演唱會,劉若英并沒有少花功夫。為了能給歌迷呈現最佳狀态,她顧不上倒時差,飛機一落地,她就開始在酒店準備,調整自己。
她還笑稱自己是良家已婚婦女,上有老下有小,加上疫情的原因,不出門也是怕被感染,自己甯願一個人在演唱大廳獨自練歌。
1969 年的劉若英,今年其實已經 53 歲了。平時不愛化妝沒有偶像包袱的她,也早已經習慣了素顔。
自然老去,并非什麼可怕的事。
隻要稍稍留意她的微博,就發現她是個大大咧咧的人。有時候剛陪兒子踢完球,披頭散發興緻來了,也能抱着吉他上來錄段曲子分享。
有段時間照顧兒子,每天早晨 4 點半就起床,累的晚上 8 點半就睡着了。網友說她這作息自己爺爺奶奶都自愧不如。
她還打趣的調侃,白天忙孩子沒時間跟朋友聊天,晚上睡的早沒辦法跟朋友聊天,早晨起得早沒朋友跟自己聊天。
這些年之所以少有緊繃感,其實和她的性格有很大關系。
前幾年出書采訪時,劉若英曾聊過自己和親姐姐劉若玉的差别。同一個爸媽,長得很像,個性卻截然相反。
劉若英随了的父親的幽默浪漫與随性;劉若玉則随了有潔癖、凡事追求完美的母親。
劉若英說姐姐屬于那種自己明明隻有 80 分能力,但為了不讓别人失望,會拼盡全力做到 100 分的那種狠人,當然也很辛苦。
但劉若英不是。她是明明自己可以做到 80 分,卻會告訴對方自己隻能做到 60 分的那種。她不會任由壓力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這種降低期待值的管理方法,反而讓她能超常發揮。
你想想,對方原本隻認為你能做到 60 分,你如果做到了 70 分,就已經讓對方覺得賺到了;如果一不小心做到 80 分,那對方簡直覺得自己超棒!
劉若英也曾反思自己,這種操作方式是不是很自私?但這些年的生活和工作經驗告訴她:不給自己人生輕易打分,才更容易活出自己。
她也不贊成女性為了親密關系、育兒,一味犧牲自己;也不認為人要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無條件的愛即便偉大,也容易讓自己心态失衡。因為這種付出,必然伴随着潛意識裡那種附加的條件、對别人的要求。
就像劉若英說的:" 這世界上,其實沒什麼無條件的愛。"
劉若英的成長環境其實并不完美。
雖然祖父劉詠堯是軍官,能文善武,甚至和鄧爺爺做過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同學,但無論是祖父祖母還是自己的父母,都經曆了性格不合離異再婚的插曲。
劉若英 2 歲時,經常争吵不休的父母終告離婚,父親劉緯文隻帶走了 10 歲的長女若玉一起生活,後來再婚。
劉若英則直接被家人送到遠方親戚家寄住,很不受待見,甚至時常遭打罵。好在沒多久就被心疼她的祖父祖母接回家。
雖然再婚,但祖父祖母相處很融洽。他們竭盡所能地彌補小孫女童年缺失的愛,讓她成為全家人的 " 小祖宗 "。
但這不是溺愛,軍人家庭自有家規和家教。
比如晚上睡覺不允許穿着睡衣來回走動,不允許在家中随便扔東西,而且祖父祖母在家裡也從來不會吵架,相敬如賓。
劉若英 7 歲學鋼琴,她不喜歡,就和祖母抱怨,學琴有什麼用?結果祖母一句話讓她至今記憶猶新。她說:" 如果有一天你要靠你自己,那麼至少你可以通過這個特長來養活自己。"
《魯豫有約》裡她曾講述,剛去異國求學,祖父母隻出了學費,她得自己打工掙生活費。人生地不熟又沒人可傾訴,前兩周她就一直哭,哭到吐。
然後給祖母打電話說自己受不了,要回家。結果一開始祖母還接電話安慰她,到後來祖父直接狠心呵斥了一句" 讀不完書就死在那邊也别回來 "。
學成回國想在音樂圈立足,但她一度碰壁,無事可做,後來出道剛開始拿了影後,她因為挑片,不想來者不拒,所以也一度窮困潦倒。
陳文茜曾在節目裡透露,劉若英一度交不出過房租,靠貸款糊口度日。
但這麼多年堅持下來,反而也給了她自由和豁達。
劉若英人過中年才找到另一半。和丈夫戀愛半年就閃婚,很多歌迷擔心她。經常分床睡的 " 合租式 " 婚姻更讓人對倆人感情生疑。
劉若英還曾公開提過自己和丈夫會一起出門看電影,但會選擇不同的影院和影片。
可結婚 11 年幸福冷暖自知,她和丈夫早已形成了默契。
兩人平日的生活互不打擾,更别提秀恩愛,但重要的紀念日,也不會忘記低調慶祝,甚至和網友即興來個互動。
要知道,大部分時候她和兒子的照片視頻,都是出自丈夫鐘小江之手。
兜兜轉轉,怎樣的人沒見過呢?愛情也不再是年輕時的一見鐘情、海誓山盟,反而是一種 " 舒服與輕松 "。就像她說的,沒有人想跟不快樂的人在一起。
兩個人相愛相處,一開始需要火花,但真的在一起後,就需要很多對話。這種關系需要一個相對的彈性空間。
唱了這麼多年情歌,她反而有一份旁觀者的冷靜。她把這種智慧形容為" 與雞蛋的相處 "。
因為照顧雞蛋跟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很像,不能握得太用力,否則它會破掉。也不能太忽略它,否則它不小心就被摔破。可以好好照顧一顆蛋的人,才可能好好處理一段關系。
無疑,她和丈夫都是會相處的人。她曾在書裡分享過自己和丈夫相處的日常。
當年兒子快要生了,她還沒找到保姆,結果焦慮導緻胡思亂想了很多,忍不住給丈夫傾訴自己很 " 憂郁 "。
結果丈夫站在書房門口,沒繼續追問她為啥憂郁,反而淡定的說了句:" 那你可以先幫我做中飯嗎?" 劉若英轉身去廚房做飯,結果負面的情緒随之煙消雲散。
後來她懂了:追問憂郁去探讨,并不一定能找到出口,反而不如轉換思維做件事,把自己帶出情緒怪圈。
在奶茶的微博裡,如今的工作和生活狀态自如切換。
不營業的時候,她順其自然在家學做菜。
不趕着節奏出成品,但成品往往驚豔。
這種慢工出細活的習慣,其實從她出道時就養成了。
二十多年前,她就習慣于一首歌花上 2-3 年的時間。因為得去生活、談戀愛、體驗,才能唱出自己的感同身受。
直到現在,她依然也會留意觀察身邊一切,細膩又調皮的記錄感悟,寫到歌裡和書裡。
這些年,她其實也怕變老,但在采訪裡直言更害怕自己變怪。
以前年輕時一個禮拜大吃大喝,真要減肥三天節食就能恢複,現在呢哪怕不敢松懈地堅持減重一個月,結果吃三天體重又會飙升回來。
可那又怎樣呢?人總是要面對生命自然的變化,何況有人易瘦體質有人易胖體質,最重要的是内心保持生命力和對萬事萬物的熱情與好奇心。
像惠英紅那樣 62 歲依然保持營業節奏,是一種活法。
劉若英這種佛系、與世無争的質樸歸真,也是一種活法。
人和人無需比較,心不老,眼睛就有光,有神采,有歲月奪不走的那份自信與笃定。
希望我們到這樣的年紀,也能擁有那份身心的自洽與靈魂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