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浩 + 劉德華。
這是春節檔最讓魚叔好奇的一對組合。
衆所周知,他們是電影圈一對著名的伯樂與千裏馬。
2006 年,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導演甯浩,獲得了劉德華發起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的扶持,拍攝了《瘋狂的石頭》。
從此,一炮而紅。
之後一頓輸出「瘋狂」系列,成爲國産喜劇電影的領軍人物。
他不是沒想過找劉德華拍戲,隻不過一直沒有遇到合适的契機。
直到前兩年,劉德華問甯浩:「我都從 40 多歲等到快 60 了,你還不拍我嗎?」
甯浩想是時候「報恩」了,于是構思出了這部新片。
抱着極大的好奇心觀看全片,魚叔感到十分驚喜。
它不同于以往「瘋狂」系列的躁動和沸騰,基調是冷峻而簡約的。
在一衆熱熱鬧鬧的春節檔喜劇片裏脫穎而出。
或者,這正是我們當下最稀缺的「優雅喜劇」——
《紅毯先生》
《紅毯先生》的劇情并不複雜。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講述娛樂圈人物的故事。
劉德華「本色出演」,扮演香港的天王巨星劉偉馳。
從影四十年,渴望獲得業界的認可,因爲再不拿獎就該退休了。
于是,決定與甯浩飾演的導演林浩,合作拍攝一部農村題材的現實主義影片,打算在國際電影節上拔得頭籌。
爲此,劉偉馳不惜一切代價,深入農村體驗生活。
但「天王變形記」很快就撲街了。
非但沒有得償所願,還導緻人設崩塌,引發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誕鬧劇 ...
一向聚焦小人物的甯浩,去拍天王巨星,會水土不服嗎?
魚叔可以很放心地說,拍喜劇是甯浩的強項。
他一如既往地擅長用錯位營造笑點。
比如,身份的錯位。
明星爲了拍戲到農村體驗生活,卻成爲了被圍觀的對象。
這就算了,還差點被村民毆打。
甯浩哪裏是「報恩」?「報仇」還差不多!
還有,年齡的錯位。
去 D 站拍攝短片,對年輕人的包袱一臉懵逼,完全狀況外。
把「666」說成「liao liao liao」,更搞不懂什麽是「老鐵,奧利給,元宇宙」。
更令人會心一笑的是,自己玩自己的梗。
劉偉馳從結婚到離婚都無人知曉,被妻子罵「影帝」。
這個梗甚至是劉德華本人自己加的。
做采訪前,悄悄把自己原本擺在側邊的海報挪到中間。
戲谑了娛樂圈明星的C 位之争。
頒獎典禮上,影帝入圍者紛紛表現出一副「我不在意的松弛感」。
當評委念出「劉偉馳」三個字的時候,他嗖的一聲從座位上彈了起來。
沒想到卻被主持人開涮,真正的獲獎者是大哥陳龍(成龍)。
大哥非常自信,甚至沒有來到現場。
好在劉偉馳機智,掏出口袋裏早已準備好的獲獎感言,高情商地化尴尬爲幽默。
戲裏戲外,每一個梗出來,都會引發觀衆一陣笑聲。
更多的梗就不劇透了,大家可以到電影裏看自己能挖出多少彩蛋。
這面娛樂圈哈哈鏡,着實讓人忍俊不禁。
但《紅毯先生》絕不止這麽簡單。
觀看這部影片之前,魚叔以爲它可能是一部偏向劉德華的傳記片。
看完才發現,充滿了甯浩對自己肆無忌憚的自嘲。
劉偉馳 = 劉德華 + 梁朝偉 + 周星馳,是一個明星集群,不是個人。
也因此,預期徹底颠覆。
《紅毯先生》更像一部甯浩自我剖析、深度自省的電影。
「選擇影視行業爲題材,就是以自嘲的态度對話觀衆。」
以業内人的視角,辛辣諷刺 208 娛樂圈亂象。
先是諷刺演員。
劉偉馳演不好農民,被導演嫌棄。
「咱演的是個農民啊!你體驗過生活嗎?去過農村嗎?」
劉偉馳一臉懵逼,導演這話在理啊。
怎麽開始體驗生活?從五星級酒店搬到三星級酒店。
保镖和工作人員護送左右,每個角落細細檢查有無攝像頭。
更絕的是,本想體驗農村生活,自己卻成了被體驗的對象。
村口站着 800 個圍觀群衆,手機攝像機一頓咔咔直拍。
大橫幅一拉,赫然寫着:
「熱烈歡迎藝術家劉偉馳先生莅臨考察。」
演員不靠譜,資方更不靠譜。
他們對電影故事不感興趣,隻對資本故事感興趣。
恨不得直接把電影變成廣告。
等等 ... 電影快拍完可産品沒做出來?
沒關系,隻要放個大大的 logo 就行,美其名曰:概念廣告。
光植入 logo 不夠,還要強塞演員。
甚至改台詞,對場面調度指手畫腳 …
你問導演怎麽不管事?
導演反問:「你比資方還專業嗎?按照資方說的來!」
一切當然都是金主爸爸說了算。
創飛導演、創飛演員、創飛資方 ...... 簡直是無差别創飛全世界。
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圈子,實際上充斥着敷衍了事的平庸之輩。
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話是「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而《紅毯先生》生動還原了這個現實。
有意思的是,撥開諷刺的外殼,《紅毯先生》充滿的是對現實的關懷。
溝通,是這部電影的内核。
劉偉馳就面臨着種種「溝通」困境。
他想拍現實題材電影,經紀人卻認爲上某音拍短視頻熱度來得更快。
他想拍父愛題材,但導演覺得不夠純粹,應該拍一部不摻雜感情的電影。
他想好好教育兒子,卻反被前妻抨擊,好父親人設不堪一擊 ...
如果溝通問題隻是劉偉馳一個人的,那隻是諷刺了虛僞自大的個人主義。
但電影越到後面,視角更廣闊,指向了更爲廣泛的「溝通」困處。
明星與粉絲、導演與資方、觀衆與公關 ...
往往一個矛盾還沒有解決,另一個矛盾又爆發了,無數矛盾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變成一個無解的局面。
他們不是不願溝通,而是「身份不同、年齡不同、性别不同」,對話根本進行不下去。
電影裏有一場戲非常有趣,導演稱替身出演即可,但劉偉馳堅持親自上陣。
他想借此,打造敬業人設。
卻沒料到,弄巧成拙,引發了軒然大波,被許多人抵制。
劉偉馳的價值觀瞬間崩塌。
如果說前面講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那麽這裏已經升級到新舊價值觀割裂的鴻溝。
曾經衆星捧月的天王巨星,可以因爲一件小事塌房,甚至被萬千網友網暴。
這不得不說是國産電影裏極富荒誕而又發人深思的一幕。
《紅毯先生》說的溝通問題到底有沒有解?
在商品經濟時代,人們已經習慣了基于估值和買賣的溝通方式。
正如電影裏演繹的,遇事不決,用錢解決。
這種效率至上的價值取向,往往讓溝通逐漸走向災難式的結局。
或許,帶着善意和包容,盡可能地理解對方的立場和處境,才是正解。
有時候看似聲量很大地觀點輸出,并不是溝通,隻是強行把想法塞到對方的腦子裏。
真正的溝通基于理解,而理解到來的那一刻,很可能反而是寂靜無聲的。
《紅毯先生》以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構成了這種「寂靜的留白」,非常引人遐想。
所以,這不是一部追求心理按摩的普通喜劇片。
而是通過荒誕的方式,引起人們共鳴和思考的優雅喜劇。
甯浩對于優雅的定義,就是不強迫觀衆,把選擇和思考的權利留給觀衆。
觸及真實,又讓人反觀自己的處境。
讓人看清生活的真相後又熱愛生活。
不裹挾,不單向的灌輸。
某種意義上,甯浩正在通過這部電影與觀衆進行了一個「溝通」。
拒絕煩躁的、飽腹感的叙事。
反以極簡的、互動式的交流。
這也給春節檔喜劇開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打開方式。
一直以來,國産電影不缺喜劇。
但缺少這樣優雅的高級的喜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