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角落裡的暗淡告别。在中文版《再見繪梨》的書腰上,寫着 " 在悲傷時,來一抹奇幻色彩吧!"。不同于《炎拳》和《電鋸人》這兩部一舉打響了自己知名度的少年漫畫,我們在《再見繪梨》裡看到的藤本樹,依然如《蓦今天君濤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再見繪梨》簡中版發售,我看到溫柔的藤本樹向暗淡說再見,歡迎閱讀~
與角落裡的暗淡告别。
在中文版《再見繪梨》的書腰上,寫着 " 在悲傷時,來一抹奇幻色彩吧!"。
不同于《炎拳》和《電鋸人》這兩部一舉打響了自己知名度的少年漫畫,我們在《再見繪梨》裡看到的藤本樹,依然如《蓦然回首》一樣 " 病情好轉 ",卻仍舊在每一頁都畫滿了自由。
如果要簡單的總結一下《再見繪梨》的故事,其實幾句話就能說清。
主角在重病母親的授意下,準備用手機拍下她臨終前的日子。它把這些片段剪成了電影,拿到文化祭上播出卻遭到了群嘲。灰心喪氣的他打算自殺,卻遇到了能欣賞他電影的女孩,兩人約定以這段失意的經曆為藍本,再拍出一部能感動所有人的電影。
漫畫裡充斥了大量模拟了 " 虛焦 "" 空鏡 " 和 " 畫外音 " 的形式
如果隻看這段隐去了結局的文字版劇情,那它無疑是個乏味的故事。但《再見繪梨》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它用故事裡 " 拍電影 " 的這個行為,将故事包裝在了故事裡,再把更大的故事用更大的禮盒裝起來,讓讀者也能遊離在故事中那片虛幻和真實的灰色地帶裡。
為了更好地實現這種效果,藤本樹放棄了可以稱之為現代漫畫柱石、賦予定格畫面動作感的成熟漫畫分鏡,轉而嘗試向電影分鏡語言裡的 " 故事闆 " 形式靠攏。
在整本漫畫的 200 頁内容裡,幾乎所有内容都是以每頁 4 格的寬幅畫面表現,全書隻有 9 處内容打破了這種形式。雖說這看上去是使用了電影語言,但因為它的非連貫性,仍然毫無疑問地散發着獨屬于漫畫的魅力。以一種接近漫畫起源的形式,對電影這種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做出了緻敬,并在二者模糊的邊界線上刻下了《再見繪梨》的故事。
不斷重複類似畫面的 " 無效鏡頭 " 形式,已是藤本樹常用來表現角色細膩情感的常用手段
藤本樹對電影的熱愛,大概是他除了 " 精神病人 " 外最為粉絲們所熟知的一個标簽。不管是《炎拳》裡末世還要拍電影的 " 導演 ",還是《電鋸人》裡随處可見的電影彩蛋,都能看出他對電影的真心喜歡和恐怖的閱片量。
如果按照一些類似題材的知名電影,如《搏擊俱樂部》《盜夢空間》或《蘭心大劇院》裡的拍攝技法和 " 坐标原則 ",确實能找到很多所謂 " 分割着戲裡戲外 " 的提示物。比如 9 處與衆不同的分鏡格式,或者 " 畫外音 " 的對話框樣式。
其中繪梨觀看《搏擊俱樂部》的畫面,就是 9 處破壞隊形的畫面之一
但就像藤本樹拒絕承認《蓦然回首》是根據他本人經曆改編的一樣,把《再見繪梨》裡哪些是表演哪些是真實都丁是丁卯是卯地解構分析個遍,其實可能也并不太重要。
《再見繪梨》裡,由死亡帶來的 " 悲痛 " 是故事裡重要的動機原點,但到了每個故事的最後,都會以 " 一抹奇幻的色彩 " 将它蓋過。逃離一切的爆炸,或者一個不斷輪回的吸血鬼,它們是否真的存在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這就是每一層的作者它看待世界的态度。
如果回憶注定有殘缺,他和他創造的他,還是希望能留下過往最美的樣子。這并不代表逃避,而是決定以何種方式回憶一個人,以何種方式看待這個世界,這才是一直被反複提起的奇幻色彩。
當我看完《再見繪梨》後,也開始思索這類能模糊邊界的奇幻是否也能在自己身邊找到。這時候,我突然感覺到,讓讀者也開始意識到現實裡 " 爆炸和吸血鬼 " 的存在,并開始尋找它,或許也是藤本樹想要看到的——這或許就是他畫出的第三道模糊的邊界線。形式的框架真的無法被打破嗎,或者說真的存在所謂的框架嗎,全看一部手機怎麼拍、一支畫筆怎麼畫吧。
看着手裡剛剛合上的《再見繪梨》,這份難忘的閱讀體驗和這些胡言亂語,沒準就可以是這摸奇幻的色彩——這正是蜷縮在現實的暗淡中,我們剛好需要的東西。
關于《再見繪梨》簡中版發售,我看到溫柔的藤本樹向暗淡說再見就介紹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君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