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風
在戰争年代,一個軍有多少人?
幾百人的情況有,幾千人的情況也有,甚至有的軍編制就是幾千人,不過一般而言的軍,都是會有小幾萬人的。
正常情況下,一個師會有萬人規模,那麽一個軍加上直屬隊的話應該在 3 萬人到 4 萬人之間。
不過在戰争年代的話,實際情況跟編制數往往不一樣,尤其是國軍部隊,會有相當大缺額的情況出現。
比如在抗日戰争中,一個編制上萬人的師,可能實際兵力就五六千人,戰鬥兵還要更少,可能隻有兩三千人。
這樣一個明面上的軍,實有兵力往往就連兩萬人都不到,實際戰鬥力至多相當于一個加強師。
對此,老蔣曾感慨道:
各級層層蒙蔽,至有一師之中缺額至 3000 人以上者亦相率視爲故常。平時領一師之饷,臨時不能作半師之用。
這還是老蔣了解到的情況,真正下去的話,缺額當然是要更嚴重的。
所以美軍在接觸到國軍的情況後,就認爲虛浮的編制嚴重不利于戰鬥力的發揮,魏德邁甚至建議隻要保留 50 個好的師即夠用。
這樣的師必須保證齊裝滿員,在兵額齊全的基礎上,再裝備美械,從而具備強大的戰鬥力。
最早編練的駐印軍部隊,一個師的實有兵力達到了 13000 人左右,大約相當于國内兩個師的實有員額;而且美式部隊的戰鬥兵比例多,輔助兵也多配武器,因此實際可參戰的兵員可能要相當于國内三個師之多。
這還僅僅是考慮到戰鬥兵的數量,如果再考慮到兵員質量、武器裝備以及後勤補給的因素,駐印軍一個師的實際戰鬥力,可能要相當于國内一個集團軍了。
對于這樣的部隊,老蔣自然是希望多多益善爲好。
所以在 1945 年初,在美國軍事顧問的介入下,搞出了一套三十四年甲種軍編制,其實就是俗稱的美械裝備軍。
在這種編制下,一個軍的實有兵力爲 38000 人,其中下轄的 3 個師每師兵力約 11000 人,其餘 5000 人爲軍部及直屬隊。
因爲它是按照美式部隊的思路打造的,所以配備的武器超多,甚至一個步兵連裏都要有 6 門六零炮。支援、輔助類的炮兵、工兵部隊也大量配備步槍、機槍等。
具體入選的軍,都是中央軍的精銳,如第 13 軍、第 18 軍、第 74 軍等。
不過即便是中央軍部隊,當時照樣是抓壯丁、吃空額,所以這些部隊本身也不滿編,不斷地補充兵力,同時又不斷地減員,以至于真正編齊 38000 人的軍都爲數寥寥。
而在編配過程中,日本就宣布投降了,此時國軍主力都在大西南,此後又着急向東北、華北、華東運兵,并接受日軍投降,所以軍隊整編進程就被耽擱了。
在遠距離的機動中,一些不願意離開本地的兵員也不斷逃亡,所以就使得即便是中央軍嫡系的美械軍,缺額不斷加大。
以第 73 軍爲例,該軍算是第 74 軍的 " 兄弟軍 ",同樣也是當時的美械軍編制。
到 1947 年初,這個軍運往山東的時候,其缺額甚至能擠出 3 個步兵團的建制來。所以抵達當地後,就用這 3 個團的缺額另外成立了一個礦警旅。
但是這個旅用的是山東本地兵員,所以它實際掌握在王耀武的手裏,第 73 軍并不能直接指揮。
到當年 2 月,第 73 軍參加萊蕪戰役時,該軍實際能動的兵員就隻剩下了 25000 人。
從 38000 人到 25000 人,兵力數可是下降到了原先的三分之二,以至于一個師其實隻有 7000 多人。
所以第 73 軍雖然在當時名義上沒有改爲整編師,但它的實力數也大概相當于裁減掉 3 個步兵團後的整編師了。
當然,國軍當時進行整編師調整,另外一個因素也是各部缺額較大,遂順水推舟改換名稱,壓實各部兵力數而已。
因此我們看當時各三旅六團制的整編師,基本上實有兵力都是 2 萬多人的級别。像整編第 74 師兵力超過 3 萬人,這是國府明令的超額配置結果。
事實上由于該部的減員問題,在孟良崮戰役時,這個師的兵力也是 2 萬多人;孟良崮戰役殲敵 3.2 萬餘人的戰果中,是包含了對整編第 25 師、第 83 師以及阻擊其他各部援軍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