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停産,辟謠;全員降薪,又辟謠;公司改名,繼續辟謠;CEO 離職,還辟謠。
哦,沒有完全辟謠,人家是沒離職,但也不當 CEO 了。

要說在今年,哪吒汽車真是風波不停,最近它又被供應商起訴拖欠貨款,就連大網紅周鴻祎也很久不帶它玩了。
這些事情,多少讓大家對哪吒的近況很是擔憂。
我知道你肯定會說哪吒這個名字起得就不好,不過吧,名字可能是個問題,但肯定不是主要問題。因爲就在 2022 年,哪吒一共賣了 15.2 萬輛,是新勢力裏的銷量第一名,把蔚小理都踩在腳下。

沒想到才兩年時間,現在銷量榜裏都快找不到它的名字了。

爲了搞清楚哪吒發生了什麽,脖子哥聯系到哪吒内部人士,了解了一些内幕信息,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吃瓜。

但相比蔚小理的光環,哪吒一開始就不太被人看好,因爲它的創始團隊幾乎全部來自傳統車企,資本不喜歡這樣的組合。
哪吒創始人方運舟原來是奇瑞新能源的副總經理,算是國内最早一批搞新能源車的。
剛剛撤職的 CEO 張勇,之前是方運舟在奇瑞的老同事,中間又去北汽新能源轉了一圈。還有其他高管,基本都來自北汽、一汽、奇瑞等車企。

這個設定讓它的融資非常困難, 2016 年還因爲缺錢,差點倒閉。
拿不到風險投資,最後哪吒選擇去拿地方政府的錢。但這錢也不好拿,代價是當地建廠并且出讓大量股份,中間有段時間,哪吒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一度都讓給投資人來當。

賣得太多就會讓管理層份額過少,這樣更難融資,因爲投資機構會覺得管理層和公司利益綁定不夠深。
後來周鴻祎來投資的時候,搞了個 0 元轉讓股權的騷操作,就是說因爲創始人團隊股份太少,這樣不好,需要讓他們來主導公司發展。

反正哪吒一直沒融到太多錢,在 2021 年之前,一共拿了不到 70 億元人民币。我們看下蔚來,光是在 2017 年這一年就拿了 16 億美金。
雖然資金沒那麽富裕,但哪吒也是認真造車的,很快就把車給搓出來了。而不像某些人拿了一堆錢,車子沒個影不說,最後人都溜到美國去了,還說什麽要當中美之間的橋梁。。。
在 2018 年,哪吒的第一款車 N01 來了,說實話沒啥特點,賣得也不咋滴, 2 個月隻賣了 1000 台。而且這車一半銷量是給了網約車這些 B 端用戶。

很多人認爲這和 CEO 張勇之前在北汽新能源的經曆有關,畢竟這位兄弟以前在那就是管銷售的,而北汽可是網約車大軍裏的主力。
也是因爲早期投靠了網約車,大家對它網約車的印象非常深,後面想摘都摘不掉。
不過好在接下來在 2020 年,哪吒接連出了哪吒 U 、 V 兩款車,有了明顯起色。
我們先看哪吒 U , 13.98 萬起售,入門版就有雙聯屏,中配給了座椅加熱,高配還有自動泊車。要知道當時的新能源起售價普遍在 15 萬元以上,這麽一比哪吒 U 算是有性價比的。

而哪吒 V 一出來,立馬就火了。
咋火的呢,其實就是走了一個 " 以大打小 " 的性價比路線,哪吒 V 這款車,車長 4 米,屬于小型 SUV ,但主力車型就賣 7-8 萬。
當時它這個價位的競品可都是長安奔奔這類微型車,一台 SUV 去打一群大号老頭樂,那還有啥可比的。
靠着這兩款小車,哪吒從 2020 年不過賣了 1.5 萬輛,到 2021 年飙到近 7 萬輛。
哪吒一下有了搞頭,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資,紅衣教主的 360 進來後緩解了一些資金壓力。
那會兒還有個事是,國漫電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 》爆火,讓哪吒更堅定了這個名字,本來車子是叫合衆 U 的,改成了哪吒 U 。

有爆款産品,蹭爆款 IP ,哪吒的自信心一下就上來了,當時市場上隔三差五就有它要 IPO 的消息。
現在回頭看,哪吒 U 、 V 能起來,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一是它的創始團隊都是汽車老兵,原來在主機廠本來做的就是這個價位的車,對卷性價比很有經驗。另一個更重要的,它車子出的早,趕上了藍海市場,那會兒蔚小理們都在卷高端車,傳統車企還在油改電,低端純電這塊市場是相對空白的,競争沒那麽激烈。
後面的産品,哪吒直接一個大飛躍,不搞低端車了,直接上到中高端車型。他們做了定位更高的山海平台,新平台第一款車是 20 萬的哪吒 S ,抛棄家用路線,變成了轎跑風格,想吸引吸引年輕人。

其實一開始它也沒想做太貴,但不巧趕上電池大漲價,加上又塞了剪刀門這種東西,成本實在打不住。
哪吒 S 起售價到了 19.98 萬,最高配四驅耀世版更是到了 34.18 萬。

其實如果單從性價比來看,哪吒 S 作爲一款 5 米長的車,配置并不差,激光雷達、高通 8155 、三塊屏這些都給到了。
但問題它原來隻出了一款 10 來萬的車,一下就幹到 20 萬,跨度有點大了。加上大家對它的認知,很多還停留在網約車階段上,誰願意掏 20 萬去買網約車啊?
去年,哪吒 S 單月最高才賣 2589 輛。

偏偏這個時候,哪吒在新平台的第二款車走了個更加冷門的賽道,哪吒 GT ,一台雙門四座電動跑車。

這類車型别說電車,就是油車裏也是個小衆到不能再小衆的細分市場,國内兩門跑車一年的量也就 2 萬台左右。
最後的結果,好消息是哪吒 GT 是 2023 年國内銷量最高的跑車,并且大幅領先第二名。
壞消息是也隻有 9010 輛,和張勇想的月銷 5000 的目标差遠了。

而且其他跑車都是高單價全球銷售,哪吒 GT 20 萬的價格本身單車利潤就少,靠着這點量肯定掙不到錢。
S 和 GT 兩款車接連撲街的同時,汽車價格戰也越來越猛,哪吒原來還能吃肉喝湯的 10 萬元市場,在比亞迪、五菱、吉利這些老廠進來後,也有點頂不住了。
2023 年,哪吒一共賣了 12.7 萬輛,同比下降 16% ,是主要新能源車企裏唯一一個下跌的品牌。

直到今年出了哪吒 L ,它才終于想明白要做點迎合消費者的車子了。
L 這車就是怎麽家用怎麽來,有大沙發配置,有冰箱,還有純電續航 310km 的增程版,價格也降回來了, 12.99 萬起售。

這車一出,哪吒立馬就公布了訂單量, 4 月上市,一個月訂單就破 30000 台。

看着很火爆對吧,但問題是它交不出車。
前面我們說了哪吒融資能力本就不強,從 2017 年來, 10 輪融資 228 億元。而中間這倆不掙錢的車,白白浪費了一堆票子。2021-2023 這三年,哪吒累計虧損 184 億元。
到了 2023 年底,哪吒的賬面現金不足 28.4 億元,非常緊張。

很多供應商一直收不到貨款,隻能向哪吒停供。
一個哪吒内部的高級經理告訴我: " 哪吒 L 一方面沒有這麽多訂單,另一方面就是确實産能受限,哪吒 L 本來計劃 2 月份年前就要上市的,就因爲在物料以及資金方面被拖到延遲交付。 "
在張勇的微博下面,一堆提不到車的人在催交付。

而就在哪吒 L 好不容易有點苗頭後,哪吒又把之前的 S 整了個獵裝版,還是奔着小衆市場來的。最後就是兩頭分散,兩款車都沒做好。
哪吒交不出車,就沒錢周轉,供應商收不到錢更不供貨,哪吒就更交不出車,這麽一下惡性循環,後頭壞消息就一個接着一個。
有哪吒内部人員說他是接到領導的口頭通知,工資從 9 月 1 日開始下降:
年薪 100 萬元以上的員工降薪 30% ;50-100 萬元的員工降 20% ;30-50 萬的降 10% ;30 萬以下降 5% 。
然後在 11 月 8 日,哪吒的供應商上市公司埃夫特發公告,哪吒欠它 4800 多萬,已經向法院起訴。緊接着,又有兩家上市公司東風科技和福石控股發了訴訟公告,哪吒分别欠這兩家 1273 萬和 5355 萬。

光這 3 家公司,哪吒已經欠了 1.1 億,我們了解到還有不少供應商也正在考慮要不要起訴。
一般來說,車企作爲甲方,都是先讓供應商幹活,再給人結賬,欠錢很正常。但供應商決定撕破臉上法庭,說明它真不想和這家車企合作下去了,而且擔心現在不去要錢,可能後面更要不到。
對于哪吒來說,它在今年 6 月向港交所遞交 IPO 申請,本來順利的話 6 個月内就能上市,如果上市成功,就有錢破局了。

這個臨門一腳的時候被追債,難受,太難受了,搞不好還會影響到上市計劃。
ok,梳理完哪吒的故事,發現沒有,它其實就是一個節骨眼兒沒跟上,然後立馬掉隊。
哪吒 V 踩在真空帶,火起來是應該的,而同時期的哪吒 U ,其實并沒有達到特别火爆的地步,最高月銷量不過 6000 餘台。很明顯,哪吒在 10 萬元的市場都還沒有站穩腳跟,但它卻急着立馬攀高,因爲他們認爲一直做 10 萬的車會受限,之前在奇瑞就有這個教訓。
但哪吒沖高卻挑了小賽道。在 GT 之前,有投資人建議哪吒做一台大衆一點的車,比如說搞個 SUV 多吃香,但人沒聽。
張勇說 " 隻做年輕炫酷的車 " 。

他對 GT 非常自信,希望成爲細分市場的爆款,還揚言要吊打那些 " 面子車 " 。

到了今年的哪吒 L ,如果它出生在 2022 年,很有可能會成爲爆款,可惜現在是 2024 。
哪吒的高層來自老牌主機廠,他們一開始就懂如何做平價車,但也深知大衆車型的競争有多激烈,利潤有多低,所以選了不那麽大衆的賽道沖高。
可是新勢力的競争太殘酷,有資本的傳統車企可以有試錯機會,可以試試小衆車型,但新勢力本來就沒啥錢,很容易就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現在已經是新勢力寒冬,前有高合破産,最近又有極越不好的消息。

起訴哪吒的那波公司裏,有替它做傳播的迪思公關,如果連宣傳費用也沒有了,那麽等待哪吒的這個負面漩渦,真不知道它要怎麽跳出了。
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明年車市隻會更卷。所以,祝哪吒好運吧。
不過這兩天也有消息,說哪吒開始逐漸啓動小批量複産,上百台海外訂單已下線拟發運。
而且在泰國國際車展中,哪吒還收到了兩千多份訂單,希望它能多堅持一會兒吧。
撰文:白日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