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越打越有錢?
今天是中國元宵節,同樣也是俄烏戰争兩周年整。
軍武菌的讀者,大都聽過法國小報評論拿破侖挺進巴黎的笑話,但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笑話又在歐洲上演了!
最近,在西方輿論界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英國媒體《經濟學人》發表了一篇寫俄羅斯經濟的文章:《弗拉基米爾 · 普京如果俄羅斯經濟的形勢正面臨着過熱風險》。
單單看這一篇文章沒啥特别的,但問題在于,前兩年的時候,《經濟學人》可不是這麽說的啊!
2022 年 3 月,《經濟學人》發文:《普京的俄羅斯碉堡正在崩潰》
2022 年 8 月:《爲何俄羅斯經濟持續超出人們的預料?》
2023 年 4 月:《俄羅斯經濟足夠打得起一場持久戰,但打不起一場高烈度戰争》
2023 年 12 月,《普京導緻俄羅斯經濟陷入了過熱風險》!
喂喂喂,說好俄羅斯經濟衰退,要崩潰呢?現在怎麽又變成經濟過熱了?法國小報這麽找補沒問題,可你是國際大媒體啊!你的節操呢?
其實吧,《經濟學人》的小編這麽寫,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實在是俄羅斯 2023 年的經濟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去年年初,摩根大通預測俄羅斯 2023 年的 GDP 增長幅度是 -1%。結果呢?俄聯邦統計局 2 月上旬發布的信息顯示,2023 年俄經濟增速達到 3.6%!
注意,這個 3.6% 和 2022 年的 GDP 增長還不一樣。2022 年俄羅斯的 GDP 實際上是降了 2.1%,隻不過因爲盧布升值才導緻俄羅斯 GDP 換算成美元後是正增長的。而這次的 3.6% 是以盧布計價,是實打實的正增長!
普京對這個數據的評價是:" 對俄羅斯經濟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标。國民生活平穩,經濟取得增長,總體來說我們做得不錯。"
很多人想不明白了,打仗明明是個花錢和損耗國力的買賣,還承受了西方國家的全面制裁,爲啥俄羅斯經濟越打越強?近兩年俄羅斯究竟發生了什麽?
也許,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找找原因。
戰争并沒有影響俄羅斯經濟基本盤
俄羅斯的經濟靠啥?能源。
其實從蘇聯時代,蘇聯經濟就相當依賴能源了。而蘇聯解體,也與 80 年代油價大跌造成的财政困難有很大關系。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曾經想實現多元化的發展,但奈何受困于寡頭、貪官和政争的泥沼,多元化經濟并沒有建立起來,隻能又回到靠賣油維持經濟的狀态,以至于俄羅斯被麥凱恩調侃爲 " 一個僞裝成國家的加油站 "。
這種狀态在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 " 資源陷阱 "。
因爲石油的豐厚收入帶來的不僅僅是财政上的依賴,更是心理上的依賴,既然賣油就能過得不錯,幹嘛還要苦哈哈地搞制造業?
的确,俄羅斯這麽幹是有底氣的,在俄羅斯廣袤的土地上,從東歐的伏爾加流域到中部的高加索,再到遠東邊疆的外海,都有豐富的能源産出,屬于老天爺把勺子怼到嘴裏喂飯吃。
所以就算西方國家拼命制裁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可是俄羅斯隻要有能源在手,就不怕這種制裁。
要知道,石油在國際貿易中有個類别叫大宗商品,大宗商品的供應量和需求量,都是大緻相等的。俄羅斯的石油份額占全世界的 13% 左右,如果西方真的禁止俄羅斯石油一滴也賣不出來,那麽剩下的 87% 石油,是無法滿足世界 100% 的需求的。
這樣一來,買不到石油的國家要麽出高價,要麽想辦法繞過制裁買石油。
比如在 2022 年,印度就當了一次二道販子,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倒個手再轉賣給歐洲,結果俄羅斯出口并沒有受到影響,歐洲自己買的油反而貴了。
歐洲國家一看這樣不行,就換了個辦法,2023 年,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石油實行了每桶 60 美元的價格上限,原本是想在削弱俄羅斯經濟的同時還能确保歐洲避免出現能源危機,但萬萬沒想到,規避這種限制的方法多得是!
比如,在印度、希臘、土耳其和中東國家,有大批大批的中介機構在利用 " 黑船 "(關閉了自動應答系統 AIS)的船隻往歐洲賣俄羅斯的油。
到後來,一些大的石油公司(比如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參與進來之後,甚至會直接雇傭一些小型油輪關閉 AIS 到俄羅斯港口去裝油,然後再在公海上裝到石油公司的大油輪上,這樣大油輪不關 AIS,就能得到便宜的俄羅斯油。
正如馬克思所說,隻要利潤夠高,就會有人冒險去做。
有人會問,那美國爲了維持制裁,難道不會化驗石油到底是不是俄羅斯油嗎?
的确可以,但也有破解手段。比如殼牌就曾聲明,自己已經停止在現貨市場購買俄羅斯石油,但是,如果混合的俄羅斯石油含量不超過 49.9%,就可以視作非俄羅斯産的石油并進行交易。
也就是說,隻要在俄油中摻一倍的中東石油,就能把俄油洗白!
所以,2023 年俄羅斯石油出口總量達到 2.4 億噸,與沒爆發戰争的 2021 年相比,出口量不僅沒減少,反而增加了 7%。
這些石油出口讓俄羅斯獲取了足夠的外彙收入,可以用來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商品,維持國内經濟運轉。
戰争需求成爲拉動經濟新引擎
經濟靠什麽來拉動?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是投資、消費、出口這 " 三駕馬車 "。
出口靠石油,這一點咱們已經說過了,另外兩駕馬車怎麽辦呢?羅斯福曾經給過我們答案。
1929 年的時候,美國經濟大蕭條,羅斯福爲了刺激經濟,實施了 " 羅斯福新政 ",簡單來說就是恢複赤字财政,然後拿着錢搞大基建大投資,工人們掙到錢,就有錢消費,有錢消費的人多了,經濟就起來了。
從本質上來說,俄羅斯現在玩的這一套和當年羅斯福新政沒太大區别,隻不過是把基建投資,變成了戰争投資而已。
爲了打赢俄烏戰争,俄羅斯軍費直線上升,2022 年俄羅斯軍費爲 863.7 億美元 , 比 2021 年增長 31%, 其軍費占 GDP 比重爲 4.06%。這還不夠,目前普京已經同意在 2024 年大幅度提高軍費,将 2024 年财政的 30% 用于軍費開支,約爲 1190 億美元,達到 GDP 的 6%,是自蘇聯解體以來的最高水平。
有了資金和軍隊訂單,俄羅斯軍工産業開始招募更多工人,生産力得到了提升。
俄羅斯副總理兼工業和貿易部部長曼圖羅夫在軍工會議上被普京大罵了一通之後,也開始認真幹活,對軍工行業進行了一次改革和洗牌,提升生産效率,改進裝備質量,于是俄羅斯軍工通過這一年多的時間,從衰退的境地中緩了過來,從無人機、炮彈到坦克生産,都已經完全能滿足戰争需求了。
軍工生産火爆,相關行業的工人工資增加,紛紛買房改善生活質量,和那些拿了撫恤金的家庭一起,構成了俄羅斯房地産繁榮的主力軍,導緻俄羅斯主要城市 2023 年的房價水平比 2020 年上漲了 55%。而産業鏈條超級長的房地産業一繁榮,對經濟的拉動是非常強勁的。
更重要的,是戰争投資對經濟的刺激。
戰争的消耗是個天文數字,彈藥什麽的就不說了,光維持前線 40 萬俄軍每天吃喝拉撒工資福利以及加班費、醫療費、撫恤金,每天就高達 3.3 億美元!
雖然每天要花 3.3 億美元,但其拉動的食品、服裝、機械以及陸地交通、航空物流等等産業,何止幾個 3.3 億美元?這些蛋糕,基本都被俄羅斯國内企業給吃進去了,這不就是國家投資麽?民衆得利麽?
所以,戰争持續,軍費增加,軍工(以及服務于軍事的民用品企業)吃飽,相關就業人員增加,收入增加,消費增加,房地産火爆,俄羅斯經濟不增長就怪了。
普京清洗寡頭階層後
釋放的經濟活力
我們都知道,寡頭經濟是俄羅斯的一大特色。
這件事其實不賴普京,普京接手的時候,葉利欽時代的七大寡頭已經控制了 50% 的國民财富,勢力甚至強大到了能左右政治。後來普京通過各種方式打擊了七大寡頭,其中 6 名逃亡國外或面臨司法審判,剩下的一個聰明寡頭阿布拉莫維奇自己申請去偏遠地區當州長,才逃過了一劫。
但是,這種打擊并不能改變寡頭把持經濟的本質,普京能做的,隻能說用一批相對聽話的寡頭,來取代舊寡頭。比如鋼鐵業巨頭利辛、工業大亨普羅霍羅夫,金融及石油業大亨弗裏德曼等等。
不過,這種寡頭經濟模式,本身仍是不健康的。
一方面是這些寡頭大多和西方國家做生意,吃的就是買辦飯,西方國家往往利用寡頭對俄羅斯内部進行滲透,危害國家安全。
另一方面是寡頭是一個巨大的分利集團,國家創造的财富,很大一部分被寡頭拿走了,然後轉移到國外買别墅和遊艇。
▲被扣押的寡頭的遊艇
這種情況普京能看到,想改變,但寡頭已經和國家經濟緊緊捆綁了,想取締也沒辦法。但萬萬沒想到,一場俄烏戰争改變了一切。
俄烏戰争爆發之後,西方對俄羅斯瘋狂制裁,其中就包括對俄羅斯寡頭的制裁,寡頭在戰争之後開始紛紛出逃境外。
看起來,這是在打擊俄羅斯,但事實上,是在幫普京的忙!大量寡頭逃亡,替普京徹底掌控國家經濟命脈掃清了障礙。
至于不願意走的寡頭,也以各種方式 " 消失 " 了,比如在自己聖彼得堡家中 " 上吊自殺 " 的俄氣高管亞曆山大 · 秋利亞科夫,死在自家車庫的億萬富翁米哈伊爾 · 沃特福德,死在諾夫哥羅德家中的醫療用品富翁瓦西裏 · 梅爾尼科夫,還有被歹徒全家滅門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前副行長阿瓦耶夫 ......
俄烏戰争爆發以來,已有十幾名俄羅斯寡頭在神秘的情況下死亡。
這樣就讓普京在不傷筋動骨的情況下,完成了經濟從寡頭集團剝離,通過各種手段把寡頭資産國有化,這樣一來,蛋糕少了一個分享者,俄羅斯政府就能吃的更多了。
同時,被寡頭控制的行業,也可以由國家出台政策進行改革,刺激投資和創業,增強經濟活力。
俄羅斯盡力解決了西方制裁
導緻的卡脖子問題
目前,在俄羅斯碩果僅存的能源工業和制造業當中,非常依賴來自西方的技術、零部件和設備。
比如俄石油開采和煉油設備其實高度依賴西方配件供應,在屢屢被烏克蘭無人機千裏偷襲後,已經嚴重影響了俄羅斯能源生産,以至于俄羅斯被迫減少了對非獨聯體國家的汽油出口,以補償煉油廠的 " 計劃外維修 "。
▲伏爾加格勒煉油廠被烏克蘭襲擊
再比如俄羅斯雖然能産汽車,但國産化率隻有可憐的 35%,被制裁後,西方車企退出俄羅斯,俄羅斯汽車産業馬上迎來了缺乏機械零件、工作崗位消失、技術人員流失的窘境。就連機床,很多也被遠程鎖死了。
經濟需要流動起來才有活力,當生産無法繼續,工人無法獲得工資,沒錢消費的時候,經濟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這個時候,俄羅斯隻能放棄對西方産品的迷戀,去找替代産品,但萬萬沒想到,一試,真香!
對于俄羅斯緊缺的鑽井設備,中國的 9000 米自動化石油鑽機開始供應俄羅斯,還針對俄羅斯的低溫環境,還專門開發了低溫車載鑽機、低溫軌道鑽機等系列産品。
有了這些設備,俄羅斯才有底氣靠着豐厚的石油資源,和西方周旋。
比如,俄羅斯以 1 盧布的價格(約合人民币 8 毛)從法國雷諾手中買下了在俄工廠後,馬上找到了中國江淮,開始自主生産 " 莫斯科人 " 國産汽車。
隻不過,雖然是 " 俄羅斯國産車 ",但這輛 " 莫斯科人 3" 卻和江淮 2021 年産的 SUV 思皓 X4 一模一樣,還有奇瑞在俄羅斯推出的歐夢達 S5 和奇瑞艾瑞澤 5 一模一樣,俄羅斯的電動車 Evolute 和東風風光 E3 一模一樣等等。
當然,這屬于中俄車企設計思路的 " 殊途同歸 ",絕對沒有 " 換标 " 一說,嗯嗯,絕對不是。
如今,類似的情況正發生在俄羅斯的各行各業。德國 Ifo 研究所經調查後表示,俄羅斯從中國進口了 61% 的受制裁産品,另有 14% 來自土耳其和亞美尼亞。
來自中國的技術和零部件,拯救了俄羅斯的能源業和制造業,讓俄羅斯經濟在制裁中重新獲得了激活。
隐憂
正是因爲以上這四個原因,目前俄羅斯經濟一片欣欣向榮,從食物到數碼産品,從家電到油料,從汽車業到房地産,幾乎所有行業的都是一派火爆局面,就連旅遊業也不例外。
當然,雖然俄羅斯的經濟看起來蒸蒸日上,但也存在隐憂。
那就是,戰争開支制造了巨大需求,但同樣也讓财政不堪重負。
2023 年俄羅斯年度預算中," 國防 " 和 " 國家安全和執法 " 支出增加了 40% 和 52%,達到近 9.4 萬億盧布,占預算支出總額的三分之一,社會政策支出也超支了 9.5%(主要是戰争撫恤和賠償)。這樣一來,導緻俄财政赤字約 2.9 萬億盧布,在俄羅斯難以在西方金融市場上發行融資債券的情況下,其中大部分虧空都要從國家福利基金中出。
可問題在于,俄羅斯國家福利基金現在也不多了。
如果戰争再持續幾年,等這筆錢花完,必然會造成社會動蕩,畢竟,俄羅斯曆史上一直有戰争帶來蕭條後發生社會變革的傳統。
也許,雖然眼前經濟數據還不錯,但俄羅斯也必須要考慮一下,這場持續了兩年的戰争該如何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