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塗彥平
設計 / 琚 佳
1978 年 8 月 3 日,一份由一機部、上海市政府聯合草拟的《關于引進轎車制造技術和改造上海轎車廠的報告》,被送到了國務院領導的辦公桌上。
當年,中國打開改革開放的大門,希冀迎接八方來客來華投資,引進轎車裝配線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彼時,轎車還沒有進入中國私人家庭,中國人均收入遠低于私人轎車普及的最低門檻。因此,面對中國建汽車裝配線的邀請,應者寥寥。
當時大衆汽車是極少數對中國發出肯定信号的生産商之一。在推動大衆與中國合資合作的事情上,卡爾 · 哈恩博士是一個關鍵人物。1982 年,剛剛出任大衆汽車集團第七任董事長的哈恩,面臨兩個需要盡快批示的項目,其中之一就是大衆與上海的合作。
最初,與上海的合作項目在大衆汽車内部并不受歡迎。哈恩後來回憶道," 在董事會上,關于中國市場的議題遭遇了幾乎一口同聲的反對,讓我也多次反思這個決定是不是正确。長達半年多的争論讓大衆内部對于中國市場意見極其分裂,絕大多數管理層都通過不同渠道表達了反對之音。"
此後,中德雙方進行了多次會談。多方推動下,大衆汽車集團最終與中國建立起深厚的合作夥伴關系。
1984 年 10 月 10 日,上海大衆合營合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
1984 年 10 月 10 日,中國汽車工業公司、上海汽拖公司、中國銀行上海信托咨詢公司法人代表饒斌、蔣濤、周夢熊同聯邦德國大衆汽車公司法人代表哈恩和施密特在合營合同上簽了字,宣布成立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中德投資比例各占 50%,合同期爲 25 年。中德汽車産業波瀾壯闊的合資合作曆程由此拉開序幕。
時光荏苒,40 年過去了,上汽大衆一路見證了中國汽車産業的變革與發展,也身在其中推動了中國汽車産業的崛起。
2024 年 11 月 26 日,中德雙方在上海簽署協議,将上汽大衆的合資期延長至 2040 年。▼
2024 年 11 月 26 日,在上汽大衆 40 周年之際,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與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 CEO 貝瑞德在上海簽署延長合資協議,将上汽大衆的合資期延長至 2040 年。
在過去 40 年合資合作深厚情誼的基礎上,帶着對未來的憧憬,上汽和大衆再次把手握在一起,共同開啓了合資 2.0 時代。
國民車見證國人美好生活
" 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當時這句經典廣告語火遍神州。作爲合資老三樣之一的桑塔納,在中國私家車進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83 年 4 月 11 日,第一輛上海桑塔納轎車駛下流水線。▼
1983 年 4 月 11 日,第一輛桑塔納轎車在上海汽車廠組裝成功。爲什麽第一輛轎車選了桑塔納?
據說,當時中方在挑選合資轎車的方案時,同時對比了同級别的奧迪 80 等多款車型,綜合判斷下,無論是外形設計、空間大小,還是技術實力、車身結構的安全性等,桑塔納都是最優之選。
後來桑塔納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也直接印證了中方的獨到眼光。桑塔納曆經多年不衰,成爲車壇常青樹。到了 1992 年 1 月,桑塔納累計産量就達到 10 萬輛。到了 1998 年 2 月,桑塔納産量達到 100 萬輛,在當年的媒體評選中,獲評 " 我喜愛的國産轎車 "。
1992 年 1 月 28 日,慶祝上海桑塔納轎車累計生産 10 萬輛。▼
從引入第一輛轎車桑塔納,到帕薩特、Polo、朗逸、途觀家族,再到新能源時代的 ID. 家族,上汽大衆爲中國市場貢獻了不少經典的國民車。
可以說,大衆汽車就是中國消費者最大衆化的購車選擇。
初中同學的爸爸一輛桑塔納開了 20 年,木質方向盤至今仍很有質感。老家姑父去年買了台二手車,一輛銀色的大衆 Polo。在南方生活的表哥第一輛車是朗逸,至今仍在服役。今年身邊一位朋友要買電動車,看了一圈最後選了大衆 ID.3。
上汽大衆幾代國民車承載着多少中國人的寶貴記憶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遵循 " 在中國、爲中國 " 的理念,上汽大衆緻力于本土化開發,洞察中國消費者的行爲習慣和偏好,推出的産品能恰到好處地滿足中國汽車市場獨有的需求。
帕薩特的加長,就是上汽大衆捕捉到了中國消費者對于大尺寸的喜愛,所以引進帕薩特後就将軸距加長了 10 厘米。
2002 年推出的 Polo 則鎖定個人和家庭用車場景,深受年輕人喜愛,它還是國産車中第一輛國際同步車型。
2008 年推出的國民家轎朗逸則是上汽大衆推出的第一款全新自主設計和開發的量産車,也是德國大衆全球産品戰略中爲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而精心打造的一款全新産品,上市之後長期穩居 A 級家轎市場頭把交椅。
在國内 SUV 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的前夜,2010 年,上汽大衆推出了經典 SUV 途觀。
在中國汽車市場向電動化轉型之時,上汽大衆又順勢而爲推出基于全新 MEB 平台打造的 ID 系列産品。
上汽大衆 40 年累計産銷 2800 萬輛,能夠打造出多款深受國民喜愛的車型,絕非偶然。它對細分市場的精準識别與掌控,正是基于它對中國用戶的深度理解之上,所以每走一步,都能恰好踩在消費者需求的點上。
爲中國汽車工業奠基
如果要總結上汽大衆 40 年合資最大的成果,莫過于它奠定了中國汽車工業現代化發展的基石,推動了中國汽車現代化産業鏈的快速成長。
當時,上汽大衆專門從德國大衆聘請了 20 多位退休工程師,對零部件生産進行培訓、指導,并嚴格遵守德方的 " 六道關口 " ——即入門關、首件樣品關、工裝樣品關、質量保證體系關、批量供貨關和正式供貨關。
有了德方标準保駕護航,上汽大衆後續的生産始終以打造最爲結實耐造的産品爲第一原則。
上汽大衆的質量管理體系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成型。1995 年 11 月 -1997 年 12 月,上汽大衆相繼通過 ISO9001 質量體系認證及 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爲國内汽車行業第一家通過該認證的單位。
可以說,上汽大衆早早就接軌全球,建立起了中國乘用車的質量标準。
除了産品标準接軌德國,上汽大衆還建立起一套與德國大衆一脈相承的管理體系,引入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給中國汽車工業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經營理念。
上汽大衆有汽車界的 " 黃埔軍校 " 之稱,目前爲止,許多國有民營車企的領導層中,幾乎都有上汽大衆的血液。所以,它對國内汽車人才的培養也功不可沒。
上汽大衆對中國汽車工業的重大貢獻還包括和零部件企業共同成長,培育了中國汽車零部件産業鏈發展土壤。
當時基于桑塔納國産化,上汽大衆爲中國零部件企業了提供技術和資金的反哺。
1988 年 7 月 1 日,上海桑塔納轎車國産化共同體成立大會。▼
1988 年設立的 " 國産化基金 " 解決了零部件企業引進技術、設備的經費問題。同年,105 家零部件配套企業、6 所高校、7 家科研院所的成員共同成立了 " 桑塔納共同體 "。當時每賣出一台桑塔納,就抽出 2.8 萬元利潤,組建了累計金額幾十億元的 " 桑塔納基金 ",用于扶持配件生産企業。
大批零部件企業在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下,脫胎換骨,逐漸具備了有接軌國際标準的生産制造、開發乃至後來的設計與創新能力,除了服務上汽大衆,也開始服務起其他整車制造商。
上汽大衆中德合作夥伴共同建立了 400 多家高質量的零部件企業,它們也成爲了中國汽車零部件體系的核心,爲國内汽車産業發展打下基礎。
當時的情況是,零部件質量隻要被上汽大衆認可,其他廠家就直接采購," 上汽大衆認可 " 就等同于 " 免檢 "。這直接加快了後來汽車企業的國産化進程與國際化進程。
作爲合資模式的先行者,上汽大衆積累了寶貴的合資經驗。早在 1990 年代初,上汽大衆就以本土化爲基礎,設計、研發更适合中國消費者的全新車型,在實現國産化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自研水平。
中國汽車産業經曆幾輪轉變,很多品牌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裏,但上汽大衆穿過風雨仍然堅韌如初,是合資企業中不折不扣的常青樹。因此,有人将其稱爲完整觀察中國現代汽車産業 40 年發展的最佳樣本。
走出合資第二曲線
2024 年,上汽大衆迎來 40 周年的裏程碑時刻。而眼下汽車行業的生态環境與 40 年前相比已經迥然不同,内卷看不到盡頭,合資已落在下風。
當此之時,上汽大衆沒有自亂陣腳,而是在産品端、營銷端、戰略端多維度動作頻頻,走出了合資第二曲線。
在産品投放上,上汽大衆在油、電、混三個賽道都有所布局,在新能源賽道和傳統能源賽道全力以赴研發新産品。在戰略上,上汽大衆繼續貫徹 " 促油車、穩電車、上奧迪 " 九字方針。
燃油時代正在向新能源時代加速轉型,上汽大衆仍然是很多人心中合資的先鋒。上汽大衆堅持 " 油電同進 "" 油電同智 " 雙策略,在堅固基盤的同時,豐富産品矩陣,滿足更多用戶差異化需求。
2024 年 6 月 27 日,上海,上汽大衆新能源技術合作簽約。▼
今年 6 月 27 日,大衆汽車集團、上汽集團、大衆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上汽大衆在上海簽署多項有關上汽大衆新産品項目的技術合作協議。
内容包括在中國開發三款插電混動車型的框架合作協議及系列相關協議,以及兩款純電車型的技術合作協議,中德雙方共同爲合資企業 " 技術賦能 ",開啓合資合作全新篇章。
5 個月後的 11 月 26 日,中德雙方又簽署延長合資協議,将上汽大衆的合資期延長至 2040 年。
貝瑞德表示:" 基于新的合作協議,我們将爲上汽大衆在新興技術領域注入更多研發資源,從而更爲深入地融入中國産業生态系統,充分發揮本地創新能力。由此,我們将能更有針對性地爲中國客戶打造專屬産品,從而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占據領先地位。"
王曉秋也表達了 " 志合者不以山海爲遠 "," 面對全球汽車行業電動化方興未艾,智能化席卷而來的發展趨勢,中外雙方更應攜手共進、技術共創,加快凝聚創新力量,引領全球綠色發展。"
唱衰合資之聲四起之際,定力顯得格外重要。
合資下半場,不再是單向的技術引進,而是雙向奔赴、美美與共。簡單地說,就是充分發揮合資雙方的優勢,将中方在中國市場培養起來的技術能力與德方的體系優勢結合起來,打造适合當下時代的汽車生态圈,基于中國用戶用車場景,提供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産品。
期待這家中德合資車企,在新汽車時代繼續書寫合資新篇章,就像 1985 年 10 月 28 日哈恩博士視察公司時種植的那棵塔松一樣,永遠長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