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晚,我最期待的節目就是小品,除去期待演員們花樣百出的包袱段子,還有他們身上不容忽視的 CP 感。
看過十幾年春晚,我有種越來越強烈的感受,那就是:好好嗑啊!
如果 CP 感能夠量化,春晚舞台一定濃度超标。
所謂的小品 CP,指春晚舞台上配合默契的小品搭檔,他們或許年齡差異巨大,性别不同,但隻要站在春晚舞台上,就會讓觀衆移不開眼。
就像你無法習慣有宋丹丹登場的春晚舞台上沒有趙本山;你也無法想象有沈騰出場的小品節目裡沒有馬麗。
如果偶像劇男女主的 CP 感,藏在對視、壁咚和浪漫背景音樂的氛圍裡,那麼春晚小品搭檔的 CP 感就是:永遠互怼,永遠看不順眼,卻也永遠能接住彼此的話茬兒。
春晚舞台有多熱鬧,這些小品金牌搭檔就有多令人懷念。
初代 CP,開天辟地
1983 年,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彼時 " 小品 " 對中國人來說,還是個陌生的概念。
最接近這種形式的表演是一場啞劇,節目名為《吃雞》,表演者王景愚用肢體語言和誇張表情逗得觀衆捧腹大笑。
一年後,來自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兩位男演員,在春晚舞台上組成了一對搭檔,憑借精湛的無實物吃面條表演,一吞咽一吸溜,靠肢體、語言和聲音的演繹,觀衆們笑得前仰後合。
即便你并不出生在那個年代,他們的名字你也一定耳熟能詳——陳佩斯和朱時茂。
自此往後,不上升價值、純粹搞笑逗樂的小品登上了春晚舞台。而開創春晚小品先河的這兩位演員,也成為春晚小品的初代 CP,支棱起往後十幾年春晚小品的半壁江山。
那些年,他們攜手出演了《吃面條》以及續集小品《拍電影》,把演員大冬天穿背心上陣的顫抖演得惟妙惟肖,觀衆們隔着電視機都冷得一激靈。
1986 年的小品《羊肉串》和 1989 年的《胡椒面》,朱時茂和陳佩斯将小商販和城管、鄉下人和知識分子的反差與對立,用喜劇的方式塑造出來,靠劇情的張力博得滿堂彩。
朱時茂陳佩斯合作的最經典的一部作品,還得屬兩人在 1990 年春晚上演的《主角與配角》。當朱時茂攔着陳佩斯,讓他不要搶戲時,陳佩斯的經典台詞 " 你管得了我,你還管得了觀衆愛看誰嗎 " 成為時代金句。
至于表演中 " 皇軍托我給您帶個話 "" 你小子也叛變啦 " 等台詞,至今還能在 B 站的視頻彈幕裡頻頻刷到,成為年輕人愛用的口頭禅。
對于朱時茂和陳佩斯而言,轉折點發生在 1998 年。最初,陳佩斯以 " 創作理念不合 " 為由,退出央視春晚。
一年之後,陳佩斯和朱時茂因為版權問題,又将央視告上法庭,他們最終赢得了官司。但這對初代 CP 也徹底告别了春晚小品舞台。
朱陳 CP 逐漸落幕的同時,另一對春晚搭檔以不可小觑的速度從春晚舞台上崛起。
1988 年,評劇演員趙麗蓉跨界登上了春晚小品舞台。四年之後,這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攜手另一位小品演員鞏漢林,開啟了長達數年的春晚搭檔生涯。
人們印象最深的一段,或許是小品《媽媽的今天》,趙麗蓉帶着唐山口音的台詞," 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頭,五步一招手,然後接着趟啊趟着走!"
這句經典台詞成了那一年全國人民争相模仿的順口溜。
此後幾年間,趙麗蓉和鞏漢林默契合作的《打工奇遇》《功夫令》《老将出馬》挑起春晚小品界的大梁,多次獲得了全國觀衆最喜歡的節目小品一等獎。
1999 年春晚的《老将出馬》,趙麗蓉當時年過七十,得了肺癌,是她最後一次出現在春晚舞台上,兩人扮演迎接外國客人的兩位單位主任,趙麗蓉身患重病,依然取得了近乎炸場的效果:
" 點頭 yes 搖頭 no,來是 come 去是 go,要打招呼喊哈喽,哈喽哈喽哈哈喽!"
洗腦的英文發音,成功帶偏無數年輕人,至今你都能在喜劇舞台上見到操着一口唐山口音的年輕人。
可惜的是,第二年七月,趙麗蓉因病離世,這對春晚舞台的金牌搭檔也因此落幕。
無論是朱時茂陳佩斯,還是趙麗蓉鞏漢林,當人們提起這兩對初代 CP 時,多少有些惋惜,那些誕生于世紀末、擁有強烈時代特色的小品視頻彈幕上,如今隻剩下滿屏的 " 爺青回 "。
隻要爬牆速度足夠快,塌房就追不上我
初代經典小品 CP 之後,此後十數年,春晚小品走向了 CP 大亂炖時代。
" 我連臉都不要了拿什麼搶戲啊 " 和 " 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 逐漸成為時代的眼淚,趙本山和蔡明各自的 CP 宇宙倒成了春晚舞台的兩大亮點。
其實,趙本山的 CP 宇宙從上世紀 90 年代就開始活躍了。
1990 年,趙本山帶來他在春晚舞台上的開山之作《相親》。這個人帶着他标志性的深藍色帽子,開啟了春晚舞台上龐大的趙本山宇宙。
往後将近二十年,趙本山搭檔了黃曉娟、高秀敏、範偉、宋丹丹等人,幾乎從未間斷地在春晚上 " 刷臉 "。
從 1990 年到 2011 年,趙本山的 CP 宇宙可以用一句話總結:
鐵打的趙本山,流水的搭檔們。
1999 年,陳佩斯、朱時茂與央視決裂的一年,也是趙麗蓉和鞏漢林最後一次合作的那年,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橫空出世——《昨天 · 今天 · 明天》。
這部由趙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合作的小品,打開了春晚小品的新時代。
我叫白雲。我叫黑土。
我七十一。我七十五。
這是我老公。這是我老母。
對仗工整的順口溜,直到今天都是被年輕人拿來玩爆梗,你在街頭随便拉一個人,說出上句,他就能給你接上下句。
甚至雙 11 時人們愛用的 " 薅羊毛 " 這個詞,也是出自這一經典小品。毫不誇張地說:現在我們玩的語言 " 梗 ",都是當年的春晚小品玩剩下的。
趙本山像是春晚舞台上的大男主,搭檔範偉、高秀敏演出的《賣拐》三部曲,開啟三年 " 大忽悠 " 生涯,小品中的金句 " 一雙好腿我能給他忽悠瘸了 "" 要啥自行車 " 至今令人津津樂道。
他跟老搭檔宋丹丹表演的《策劃》,讓 " 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 " 成為全國通用的順口溜。那些年,趙本山的高光時刻竟從未停過。
誠然,趙本山的金牌搭檔宋丹丹在春晚舞台也貢獻了無數名場面,但真要說有哪位女性小品演員的 CP 宇宙能與趙本山媲美,還得是蔡明。
蔡明在春晚舞台上演過的角色豐富度無人能及。她 1991 年初次登上春晚,和鞏漢林搭檔出演小品《陌生人》,蔡明穿着粉嫩的小裙子,演了一個從鄉下來探親的年輕女孩。
鞏漢林在她的春晚搭檔中隻是匆匆路過,兩年後,蔡明 CP 宇宙迎來了真正的主角(之一)——郭達。
兩人攜手搭檔十多年,早在 1996 年,就迎來了搭檔階段的第一個小高峰《機器人趣話》。
蔡明飾演的機器人放到今天來看,頗具賽博朋克風,據說為了演好機器人,她兩個月沒吃一粒米,好在,這個機器人也成了她在春晚舞台上的經典形象之一。
似乎每當蔡明出現在春晚舞台,都能讓人眼前一亮,她挑選的角色鮮少與從前重複,時而演粉嫩的小姑娘,時而扮成讓人又愛又恨的毒舌老太太。
2013 年的小品《想跳就跳》,蔡明就扮成了一位毒舌老太太,此時她的固定搭檔已經從郭達變成了潘長江,台詞依然經典:
"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麼聊齋啊。"
" 惡心他媽給惡心開門,惡心到家了。"
辛辣的小品台詞,二人怼天怼地的表演,聽得觀衆直呼過瘾。
而她與潘長江的組合,也漸漸深入人心,讓兩人接連多年在春晚舞台上搭檔演出,成了固定搭檔。
回想趙本山和蔡明開啟的春晚 CP 宇宙,雖然被調侃為 "CP 大亂炖 ",但他們與每位搭檔的合作演出,都堪稱熒幕經典,讓觀衆感受到了不同階段小品的魅力。
春晚小品的本質就是嗑 CP
無論是初代春晚小品 CP,還是趙本山和蔡明各自的 CP 宇宙,如今來看,都成了有些遙遠的古早回憶。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近十年,春晚小品演員逐漸呈現年輕化的特點,不少年輕喜劇演員在春晚舞台大放異彩,一代又一代新的春晚 CP 也随之誕生。
比如開心麻花的沈騰和馬麗,兩人登上春晚的第二年,就以 " 打敗你的不是天真,而是無鞋(邪)" 的金句,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對新晉春晚搭檔。
這股新興力量在某種程度上,代表着春晚小品格局的變化。對于傳統的春晚小品節目來說,劇本講究規整,每個笑點前都會設計好足夠的層層鋪墊。
而開心麻花正是打破了這種規整感,猝不及防地給你抖個包袱,笑點來得意料之外,又于情理之中。開心麻花團隊是近幾年的春晚常客,代表着一股新興的無厘頭風格登上了春晚舞台。
2014 年,小品《扶不扶》直擊人們關心的社會熱點,說的是好心小夥郝建扶起大媽卻引起誤會的故事;2019 年的春晚小品《占位子》,沈騰馬麗飾演的家長們,又因争搶孩子在教室的座位引發笑果。
同樣吸睛的小品搭檔還有賈玲與張小斐,自 2018 年起,兩人共同在春晚上帶來小品《真假老師》,賈玲一段 " 這放寒假了,寒假作業不往家裡拿,開學交啥啊,焦頭爛額啊 " 引起了全國家長的共鳴。
往後幾年間,她們還同台演出了《啼笑皆非》《婆婆媽媽》《一波三折》等多出作品,讓這對春晚搭檔成功出圈,也為後來《你好李煥英》的現象級成功埋下伏筆。
現實中,兩人相識于微末,多年來互相照顧扶持,也讓不少人在春晚舞台外,感歎自己這次嗑到了真正的友情。
有人說,看春晚小品的本質就是嗑 CP,初聽或許有些突兀,但細想便會發覺其合理性。
我們看春晚小品時,故事的編排固然重要,但更關注的其實是搭檔間的默契。
我們懷念穿着大紅毛衣的老太太趙麗蓉時,也會懷念梳着油頭,一臉精明的鞏漢林;
我們懷念永遠戴深藍帽子、穿深藍棉襖的趙本山時,忘不了穿紅背心扮老太太的宋丹丹 ……
他們和搭檔們間的舞台默契,共同成就了一場場精彩演出,他們的舞台形象也成了我們腦海裡的春晚記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6 年,趙本山和宋丹丹、崔永元合作《說事兒》時,節目一開始,趙本山原本出現了一處失誤,他忘記了拿本該帶上場的包,包裡有後續需要用到的重要道具。
幸好宋丹丹及時引開了鏡頭,讓趙本山從側面把包拿上來,才化解僵局。
直到幾年後,宋丹丹接受采訪時,這段春晚往事才被曝光。此前,竟沒有一個觀衆看出這則小品裡的失誤。
或許這些小品搭檔在舞台上相互配合的時刻,才真正體現了喜劇演員的情感張力。
人們之所以嗑春晚 CP,是因為我們在春晚中看到的,不僅是演員們的喜怒哀樂,也有我們自己的春節記憶。
因此,我們被小品搭檔們的相聚分離而牽動着情緒。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他們可能像你鄰居家兇巴巴的奶奶,可能像樓下總揣着手看人下棋的大爺,可能像隔壁每到深夜就吵架的夫妻,可能像跳廣場舞跳得最歡的那個阿姨。
讓你時不時會懷念,又時不時會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