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情人節,田樸珺在微博跟小紅書平台曬了一束紅燒肉玫瑰。
小紅書筆記的封面是她與王石的合影。
兩張照片幾行字,信息量挺大的。首先王石應該沒打玻尿酸沒拉皮,之前網傳的王石整容圖片,單純就是磨皮濾鏡的效果。
第二," 笨笨的紅燒肉 " 修成正果,可以宣示主權了。
在微博留言區,田小姐鄭重回複網友:" 十年 "。其實 11 年都滿了,非要少說一年,很不獨立女性啊
還是給半路上車的夥伴科普一下 " 紅燒肉梗 "。
2012 年 1 月 29 日,田樸珺在微博曬出一鍋東西,配文 " 終于吃到笨笨的紅燒肉了,太好吃了!一口氣吃了半鍋!"
當時田樸珺的微博還沒多少粉絲,網名叫 " 哈瓦娜呐 "。
同年 10 月,王石與田樸珺的戀情曝光,同時曝光的還有他與原配離婚的消息。" 笨笨的紅燒肉 " 也被挖出來是王石做給田樸珺的,而田樸珺竟然管著名企業家王石叫笨笨。
王石比田樸珺年長 30 歲,戀情曝光那年,一個 61 歲,已婚已育,一個 30 歲,未婚未育。但因爲兩人身份差異巨大,加之男權社會慣性思維使然,沒有人質疑田樸珺爲什麽喜歡王石,而是紛紛質疑老王到底看上田小姐什麽了。
同屬于地産大佬的張欣(潘石屹太太),發微博調侃:" 王總戀愛了,網上一大堆爲我操心的網友,讓我一定管好老潘。啧,怎麽沒人爲老潘擔心呢?哼,性别歧視!"
果然真話總是藏在玩笑裏,張欣說得好啊。
" 紅燒肉梗 " 過分特立獨行,因此一直伴随着這場忘年戀的起起伏伏。
如今小田同學已經成了王太,在國外的一個頒獎禮現場,王石親口說 " 感謝我的太太田樸珺 "。
王石的二胎女兒大約是 2019-2020 年出生的,一直沒有對外公布。不過有網友目睹兩人抱着女兒逛街,田樸珺的微博也有迹可循,對于演員出身的公衆人物," 胖了 14 斤 " 是足夠讓人聯想了。
按這個時間推算,小田生孩子時差不多 40 歲了。懷胎十月以及生育中面臨的不舒服甚至痛苦,再有錢的女人還是要獨自面對。從這個角度,單純說田樸珺占了多大便宜,的确有失公允,頂多就是 " 食得鹹魚抵得渴 "。
曬完紅燒肉玫瑰花,田樸珺還曬了一段視頻。
首先在視頻裏,田樸珺說王石脫下來的襪子,永遠是這裏一隻、那裏一隻,從來不把兩隻襪子放在一起。
這是一面小鏡子,照出的是企業家在生活中平凡、或者說不那麽美好的一面。
其次在拍攝中,田樸珺需要不斷引導王石。有個鏡頭甚至被網友毒舌評價 " 給老王做康複治療 "。
這個視頻看完,有點理解爲什麽小田同學總是擰巴着一股勁兒,特别害怕别人說她靠王石。
應該是她覺得自己在這場感情中同樣付出了很多,但人們永遠說她 " 撈 "、" 占便宜 ",她有苦難言,隻能一次次梗着脖子說,我靠自己。
你可以明顯感覺到兩人的年齡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帶來的面對新事物時的反應。
王石 47 歲開始登山,60 歲出國留學,62 歲開始玩皮劃艇,在同齡人中,不僅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有着超強的學習能力。但即便這樣,30 歲的年齡差也肉眼可見地會帶來一些生活的不便。
說田小姐占多大便宜,我覺得未必,隻能說冷暖自知。
她也許無數午夜夢回也會想到自己的另一條路。在認識王石之前,田樸珺已經在地産界做了上十年,兩人相識也是另一位大佬馮侖牽的線。如果沒有老王,小田可能是小富,靠自己生活無憂是不成問題,遇到了老王,她有更多資源,同時也要照顧老人,迎接非議。
哪一種人生更好?很難下定論。
如果是我,會覺得照顧老人、生活在某人的帽子之下,會比較難一點。因爲财富的累加帶來的幸福感是遞減的。從 1 萬到 100 萬這個過程是狂喜,100 萬到 1000 萬是喜悅,1000 萬到 1 個億,你會發現賺再多錢也隻能睡一張床、住一套房、吃三頓飯。
遇到王石時的田樸珺應該至少處于千萬的級别,畢竟她當時所處的圈子,無論做演員還賣爛尾樓,都太好賺了。
田樸珺到底是不是第三者,網友多有猜測,但當事人從未回複。
可以肯定的是網友非常 care,但前任王太非常不 care,不然以她的能量,動動輿論是很容易的。
設身處地想想,前任王太其實是好命的女人。王石把青春獻給了她,老了又不用她照顧;兩人育有一個女兒,王太悉心陪伴她成長,母女感情應該不錯。王石公開說過,人生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在童年時多陪女兒。
兩人離婚時,女兒已經成年。單親媽媽跟女兒在一起的幸福感,通常遠遠超過與成年兒子在一起。
田樸珺在挨罵、生育、照顧老人,前任王太卻過上了輕松愉快的生活,開始第二個少女時代,換誰可能都難免有 " 有苦說不出 " 的擰巴。
但擰巴歸擰巴,路還是自己選的。
當然,這個選擇是雙向的。
田樸珺恰逢其時地出現在老王想要改變人生、開啓第二次青春的當口,在那個路口,新晉王太即使不是小田,也會是小趙小王小李。
在王石自傳《我的改變》扉頁上,王石寫道:我的很多人生轉變,都是 57 歲之後發生的。
王石屬于身體力行将一輩子活成幾輩子的人,這樣的人非常勵志,但也必然非常自我。作爲他自己,活得非常爽;但跟他生活在一起的人,未必。
一個人如果不自我,人生就會有許多牽絆,很難活成王石這樣。
經濟學家張維迎評價他:" 王石是天生的領袖人物。他個性張揚,以自我爲中心,我行我素,追求與衆不同,不循規蹈矩。他有強烈的征服欲和表現欲,喜歡冒險和挑戰,甚至願意冒着死亡的危險證明‘我能,你不能’。"
王石 60 歲選擇去國外讀書,哈佛、劍橋、牛津、希伯來都呆過,他不是一年隻去一個月的那種玩票式的讀書,而是回歸學生時代式的勤學苦讀。
包括此前他九死一生的登山,一次登山從集訓到登頂通常三五個月不等。這些對于自我的重塑,很難說對家庭沒有影響,或者說對太太是公平的。
王石去哈佛讀書,馮侖介紹田樸珺給他認識,聽上去頗有幾分特殊年代,分配年輕姑娘照顧老領導的味道。
田樸珺自己陳述初相識王石請吃飯,前三次老王都不帶錢包,大家猜測這是考驗小田會不會貪财。如果真是這樣,這道題可太有年代感了,像田樸珺這樣的 80 後應該可以輕松過關。
借今年情人節的這束紅燒肉玫瑰花與采訪視頻,回頭審視 " 王田戀 ",田樸珺對 " 獨立女性 " 的執着可能有自己的道理。
嫁給年長自己 30 歲的男性、照顧了老領導,能不能抛頭露面、借對方的名氣幹點事業?這樣做是不是就不獨立?
這個問題就跟全職太太是不是獨立女性一樣難以回答。
如果說家務是一件有社會價值的勞動,應該按勞付酬,全職太太當然算獨立女性,她們同樣是通過自己的雙手謀生活,同時爲社會、爲人類做貢獻。
田樸珺的失誤,可能不是她堅持認爲自己是獨立女性,而是咬牙說出我絕不靠男人。
靠男人有什麽錯呢?畢竟男人也靠你。你照顧他的生活,他爲你貼金,這不就是傳說中勢均力敵的感情嗎。
畢竟遠觀一位比自己年長 30 歲的企業家,與跟他生活在一起還是完全不同。遠觀的時候,他活在完美的片段裏;生活在一起,你必須接納他的一切,尤其是缺點。
而一個人往往優點越突出,缺點也就越突出。所謂有個性,就是優點紅彤彤,缺點黑黢黢。
我經常看網上有年輕姑娘讨論,說誰會不心動呢,畢竟他是王石;進而又引出田樸珺配不上王石的言論。這些姑娘,可能自己都沒有覺察到正在 " 厭女拜男 "。
抛開田小姐先天沒有路人緣這個問題不談,單說婚嫁,男人娶比自己年輕 30 歲的女生爲妻,是高攀了,不要因爲他們有錢有權就無止境地擡高他們的身價,他們所獲得的錢權,隻有一部分是因爲個人能力,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社會給了男性這個性别更多的便利。
時間過得真快,一個陳年八卦追下來,追八卦的女孩們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媽媽。
隔段時間去關注一下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八卦事件的男女主,看看狂風過後,他們的生活,是很有意思的事。
最終總會發現,生活是自己的,旁人的讨厭或者喜歡都動搖不了生活的本質。這個發現也給了我 " 讓人讨厭 " 的勇氣,這種勇氣在女孩身上是無比可貴的。因爲我們活在一個女孩的評價體系僅僅是 " 你要可愛、你要讨人喜歡 " 的世界。
每個人,尤其女孩,要勇敢地去做自己,而不是去做一個讓很多人喜歡的人。
田小姐被那麽多人讨厭,依然堅持出現在公衆面前,其實挺好,如果再坦蕩一點,會更好。
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瘾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