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astland
頭圖|視覺中國
2024 年前三季,上汽集團(SH:600104)營收 4304.8 億、同比下降 17.7%;扣非淨利潤 10.5 億、同比下降 88.9%;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 186.9 億、同比下降 11.4%;
2024 年 1-10 月,上汽集團累計銷售 305 萬輛,較比亞迪(SZ:002594)少 20 萬輛,大概率将失去保持 18 年的 " 中國車企銷量冠軍 "。
2024 年 11 月 29 日,上交所公告成分股調整結果,上汽集團被調出上證 50 指數樣本。
盡管業績很難看,但仍有下行空間,隻有積極變革才能早日擺脫厄運。
失去年度銷量冠軍
2018 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創紀錄的 705 萬輛,至此已連續 13 年保持國内第一。
2018 年,上汽集團總銷量達 705 萬輛、同比增長 1.8%;
2019 年、2020 年銷量跌幅均超過兩位數;2020 年銷量爲 560 萬輛;
2021 年 -2023 年,連續 " 陰跌 ";
2023 年銷量爲 502 萬輛,仍保持全國第一。
進入 2024 年,銷量跌幅擴大:前 10 個月共計 305 萬輛、同比下跌 21.1%;
上汽集團的 " 桂冠 " 将被比亞迪奪走。進入 2024 年,上汽的領先優勢逐季減少,終于在 Q3 被超越:
2024 年 Q1,上汽、比亞迪銷量分别爲 83.4 萬輛、62.6 萬輛,上汽領先 33.2%;
2024 年 Q2,上汽、比亞迪銷量分别爲 99.3 萬輛、98.7 萬輛,上汽領先 0.6%;
2024 年 Q3,上汽、比亞迪銷量分别爲 82.2 萬輛、113.4 萬輛,上汽落後 27.5%;
其實,早在 6 月上汽單月銷量已被超越——與比亞迪相差 4.1 萬輛;
到 9 月末,年内累計銷量又被超越——上汽累計銷售 265 萬輛,較比亞迪少 98 輛;
2024 年 1-11 月,比亞迪累計銷售 376 萬輛,上汽累計銷售 353 萬輛。上汽落後近 23 萬輛,大概率失去保持 18 年的全國銷量冠軍。
" 上氣不接下氣 "
從 2018 年起,上汽銷量走勢可以用 " 上氣不接下氣 " 六個字概括:合資燃油車日漸式微,自主新能源車未能補位。
2021 年,上汽集團總銷量 546.4 萬輛、較 2018 年峰值下降。其中:
上汽大衆銷量 125 萬輛、較 2018 年下降 40%;
上汽通用銷量 133 萬輛、較 2018 年下降 32.4%;
上汽通用五菱銷量 167 萬輛、較 2018 年下降 20%;
隻有乘用車争氣,2021 年銷量超過 80 萬、較 2018 年增長 14.1%。
2021 年之後,上汽集團旗下品牌出現分化:
上汽大衆
銷量下滑比較溫和,2023 年銷量 121.5 萬,較 2021 年下降 2.2%;2024 年前 10 個月銷量 88.6 萬、較 2021 年同期下降 8.7%;
上汽通用
銷量下滑比上汽大衆迅猛,2023 年銷量 100 萬、較 2021 年下降 24.8%;2024 年前 10 個月銷量 31.5 萬、同比下降 61.1%,較 2021 年同期下降 69.6%。
上汽通用五菱
銷量低位徘徊。2023 年銷量 140 萬、較 2021 年下降 15.5%;2024 年前 10 個月銷量 98 萬、同比下降 5.85%,較 2021 年同期下降 21.6%。
上汽乘用車
銷量增長的唯一品牌。2023 年銷量 98.6 萬、較 2021 年增長 23.1%;2024 年前 10 個月銷量 55.6 萬、同比下降 25.3%,較 2021 年同期下降 6.3%。
2023 年,上汽新能源車銷量達 112 萬輛,較 2020 年增加 80.3 萬輛,但傳統燃油車少賣 138 萬輛。
2024 年 1-10 月,新能源車銷量達 90.5 萬輛,較 2023 年同期增長 15.2 萬輛,但傳統燃油車少賣 97 萬輛,導緻總銷量下降 82 萬輛,同比降幅超過 21%。
2024 年 1-10 月,上汽燃油車銷量達 215 萬輛,全年約 250 萬輛。體量仍然很大,下跌空間寬廣。
燃油車銷量幾十萬、上百萬地跌,新能源車增量根本 " 接不住 "," 青黃不接 " 的局面難以扭轉。
盈利能力驟降
1)主要品牌營收、銷售單價
上汽集團旗下最主要的控股 / 參股公司有五家: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華域汽車(零部件)、上汽财務。其中前三家主業汽車生産、銷售。
2018 年,上汽大衆營收 2593 億,銷量 206.5 萬輛,均價 12.6 萬元 / 輛;
2019 年,上汽大衆營收下降 9%,至 2360 億,銷量 200.2 萬輛,均價 11.8 萬元 / 輛;
2020 年,上汽大衆營收下降 27%,至 1745 億,銷量 150.5 萬輛,均價 11.6 萬元 / 輛;
2021 年,上汽大衆營收再降 8.7%,至 1592 億,銷量 124 萬輛,均價 12.8 萬元 / 輛;
2022 年,上汽大衆營收小幅反彈到 1647 億;2023 年再度向下,跌至 1403 億;
2024 年 H1,上汽大衆營收 650 億,銷量 51.2 萬輛、同比上升 1.75%,均價 12.7 萬元 / 輛;
上汽大衆暫時穩住陣腳,上汽通用卻繃不住了:
2018 年,上汽通用營收 2244 億,銷量 197 萬輛,均價 11.4 萬元 / 輛;
2019 年,上汽通用營收下降 16.3%,至 1878 億,銷量 160 萬輛,均價 11.7 萬元 / 輛;
2020 年,上汽通用營收下降 5.6%;
2021 年,上汽通用營收微增 2.8%、至 1823 億;銷量 133 萬輛,均價提高到 13.7 萬元 / 輛;似有止跌回穩苗頭
不料 2022 年營收下降 10.7%,銷量下降 12.1%,但均價提高到 13.9 萬元 / 輛;
2023 年,上汽通用營收再降 10.8%,銷量下降 14.5%;
2024 年 H1,上汽通用營收、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幅度分别爲 48.4%、69.6%!
2018 年,五菱營收 1014 億,銷量高達 207 萬輛,均價 4.9 萬元 / 輛;
2019 年,五菱營收下降 15.5%,至 857 億,銷量降至 166 萬輛,均價 5.2 萬元 / 輛;
2020 年,五菱營收降到 729 億;銷量 160 萬輛,均價 4.6 萬元 / 輛;
2021 年、2022 年,五菱營收連續濕和上長。2022 年,營收、銷量分别爲 811 億、160 萬輛;
2023 年,五菱營收、銷量均出現 " 破位 " 下降——營收 760 億、銷量 140 萬輛,均價 5.4 萬元 / 輛;
2024 年 H1,五菱營收、銷量顯著回升——營收 330 億、同比增長 22%;銷量 57 萬輛、同比增長 9.6%,均價提高到 5.8 萬元 / 輛;
三大整車業務子公司沒一個 " 能打 ",華域汽車、上汽财務逐漸成爲利潤的主要來源。
2)單車淨利潤跳水
2018 年,上汽大衆歸母淨利潤 280 億,單車淨利潤 1.36 萬元 / 輛;
2019 年,上汽大衆歸母淨利潤 200 億,單車淨利潤 1 萬元 / 輛;
2020 年,上汽大衆歸母淨利潤 155 億,單車淨利潤 1.03 萬元 / 輛;
2021 年,上汽大衆歸母淨利潤 102 億,單車淨利潤降至 8200 元 / 輛;
2022 年,上汽大衆歸母淨利潤 87.3 億,單車淨利潤降至 6600 元 / 輛;
2023 年,上汽大衆歸母淨利潤 31.3 億,單車淨利潤降到 2600 元 / 輛;較 2018 年下降 81%!
2024 年 H1,上汽大衆歸母淨利潤僅 8.6 億,單車淨利潤不到 1700;
2018 年,上汽通用歸母淨利潤 156 億,單車淨利潤 7900 元 / 輛;
2019 年,上汽通用歸母淨利潤 110 億,單車淨利潤 6850 元 / 輛;
2020 年,上汽通用歸母淨利潤 41 億,單車淨利潤暴跌到 2800 元 / 輛;
2021 年,上汽通用歸母淨利潤 72.6 億,單車淨利潤回升至 5450 元 / 輛;
2022 年,上汽能用歸母淨利潤 55.8 億,單車淨利潤不到 4800 元 / 輛;
2023 年,上汽通用歸母淨利潤 25.4 億,單車淨利潤 2500 元 / 輛;較 2018 年下降 68%!
2024 年 H1,上汽通用淨虧損 22.7 億,單車虧損超過 1 萬元 / 輛!
2018 年,上汽通用五菱歸母淨利潤 41.9 億,單車淨利潤超過 2000 元 / 輛;
2019 年,上汽通用五菱歸母淨利潤 17 億,單車淨利潤超過 1000 元 / 輛;
2020 年,上汽通用五菱歸母淨利潤僅 1.4 億,單車淨利潤跌至 90 元 / 輛;
2021 年,上汽通用五菱歸母淨利潤 11.3 億,單車淨利潤 680 元 / 輛;
2022 年,上汽通用五菱歸母淨利潤 14.6 億,單車淨利潤 910 元 / 輛;
2023 年,上汽通用五菱歸母淨利潤 9.3 億,單車淨利潤 660 元 / 輛;較 2018 年下降 67%!
2024 年 H1,上汽通用五菱淨利潤 9728 萬,單車淨利潤 171 元 / 輛!
與 2018 年峰值相比,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銷量分别下跌 41.2%、49.2%、32.3%;單車淨利潤分别下降 81%、68%、67.2%。
3)" 副業 " 成主要利潤來源
2018 年,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歸母淨利潤分别爲 280 億、156 億、42 億;
2023 年,上汽大衆歸母淨利潤僅爲 31.3 億;上汽通用歸母淨利潤 25.4 億;上汽通用五菱歸母淨利潤 9.3 億;三大品牌淨利潤合計 66 億;
2023 年,華域汽車(零部件)歸母淨利潤 72 億、上汽财務公司歸母淨利潤 57 億,超越整車業務成爲主要利潤來源。
錯過好時機
用旗下合資企業貢獻的利潤,培養自主品牌,這是上汽、廣汽、長安們的共同策略。
2014 年 -2019 年,聯營 / 合營公司貢獻的 " 投資收益 " 達 1660 億,期間扣非淨利潤總額 1705 億,僅比投資收益高 45 億。若剔除零部件、汽車金融業務,自主品牌根本沒賺錢。
近幾年,聯營 / 合營公司貢獻的投資收益大幅減少。2023 年跌至 107 億,2024 年 H1 隻有區區 10 億元。
五年(2014 年 -2019 年)拿到合資企業 " 進貢 " 的 1660 億,上汽集團沒能抓住機遇把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做大做強,錯過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比亞迪卻在艱難竭蹶中走來,奪走上汽的 " 桂冠 "。
在汽車制造這樣重要的領域,公有制企業不僅不能缺位,至少占 20%-30% 以上的市場份額。# 不能再少了 #
上汽集團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龍頭,雖然失去銷冠,未來必有一席之地,希望早日看到困境反轉。
*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你對當前的投資市場有哪些疑惑?
目前作者 Eastland 的粉絲群正在招募中,他可謂是财報解讀方面的專家,本篇是他第 1036 篇上市公司的分析文章,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加入彤師粉絲群,與他直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