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家的關注焦點應該都集中在春節檔電影上,所以對春節檔的測評照例發在今天推送的頭條。
劇方面,本周擡上的新劇分别是央八黃金檔的《南來北往》和次黃檔《大唐狄公案》,咱們就聊聊這兩部。
《南來北往》
2.6 央八黃金檔開播,桃獨播
鄭曉龍執導、高滿堂編劇、白敬亭、丁勇岱、金晨等主演,年代情感群像劇,《南來北往》。
故事以一對乘警師徒的相處爲主線,圍繞列車上的大事小情,和鐵路局家屬院裏的家長裏短展開,主打一個年代群戲煙火氣。
看了幾集,基本判斷是可追,能看,但還沒有捕捉到什麽格外突出的亮眼之處。實際上高滿堂的絕大多數劇本水準都比較穩定,人物塑造、群戲刻畫和戲劇沖突上都有保障,純粹的電視劇可能會因爲一些下沉情節在豆瓣遭遇低分,平台劇的話評價會更好一些。但要到《山海情》那種口碑,恐怕要看運氣。
可以追的點,當然是劇集努力營造的濃郁煙火氣。70 年代末的綠皮火車就是社會縮影,社會各界、人生百态都能濃縮在小小車廂裏,可寫的故事太多,做戲的空間非常廣闊。
同時,機務段雖然固定,但乘客來來回回,這既能保證每個故事的新鮮度,又能用機務組裏固定角色在各單元故事裏的成長來留住觀衆。再加上鐵路大院裏街坊鄰居的日常戲份提升固定角色的熟悉度,可以說搭起來了這個故事框架,劇就已經成了一半。
但也不是非追不可的原因,落在另一半的完成度上。
一是主角這對師徒的化學反應普普通通。丁勇岱是坐十年冤獄平反歸來的老乘警,白敬亭是警校畢業年輕氣盛的新乘警,兩個人在成爲師徒前有過交手的恩怨,師父和白敬亭父親之間也有過陳年恩怨,從設定上是非常有看點的人物關系,但白敬亭的能力在那擺着,師徒間對手戲榫不上,效果就很雞肋。
二是看到目前,每個小故事給觀衆的刺激點并不多。無論是抓扒騙拐還是抓逃票,幫助乘客還是懲治犯罪,每個小故事篇幅都不太長,有的還穿插打散,一波三折的可看性不是沒有,觸動人心的東西就少一些,流暢但看完什麽留不下什麽。
三是車廂故事和大院故事之間的穿插有些散漫。兩邊都被當成重點的話,兩邊就都得不到充分展開,效果就會顯得流水賬。
最後是年代感的問題。我在微博上說,美術上它有國産年代劇嶄嶄新的通病,實際上,它置景的問題要大于其他國産年劇,因爲觀衆對綠皮火車的車廂裏應該是什麽樣過于熟悉。如今這個鮮亮的、做舊不明顯的、相對整潔的、隻是人多的車廂,真實感可信度是不足的。
同時,角色談吐和爲人處世的習慣也實在不像 78 年,時間點設置和劇情氛圍根本對不上,本來不太想苛求這件事,本質一個主旋律劇,dddd。咱台詞也不能太當代吧?
然後還要額外說說口音問題。之前寫的時候就說,我終于理解了成都人看《故鄉别來無恙》的别扭感。陳建斌老師在《黑土無言》裏四不像的東北口音,是前期劇情留不住我的緻命點。在《南來北往》,這個問題也相當嚴重。
白敬亭有東北話指導,這讓他在一些發音吐字上比《黑土》裏自己瞎琢磨的陳建斌強點,比如他說 " 這位同志包兒丢了 " 的時候,就是通過徹底打開口腔加重 " 包 " 的發音、延長兒化音的尾音,出來了比較正宗的東北味,但絕大多數時候,他的東北口音一聽就是現學的,本地觀衆和對東北話熟悉的觀衆絕對會有很強的别扭感。再加上他本人台詞水平本來就不大行,疊加奇怪的東北口音,讓本就不富裕的清晰度雪上加霜。
努力是應該鼓勵的,但在語言上要效果好,普通的努力顯然還不夠。
白敬亭的演技表現有沒有比偶像劇裏有所提升呢?當然也有。可惜偶像演員進這種組不下死功夫就肯定墊底。
白敬亭這個角色前期不讨喜沒錯,用東北話說,他是那種典型因爲有點小本事所以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年輕人,心高氣傲愛擡杠,動不動就怼兩句。但如果演技到位自帶喜感,就能潤滑一二,給出年輕氣盛的嘚瑟感而不是沒禮貌沒教養,但他演出來的效果就是純粹的硬碰硬,再加上他那演所有角色都自帶的隐隐不耐煩的氣質,非常容易讓人對角色反感加倍。和丁勇岱的對手戲都不是碾壓的問題了,簡直是被降維打擊。
至于金晨那就不用講,穩定地輸出模式化的表現,臉和演技都違和,演啥都一樣。但好在她比白敬亭戲份少,倆人趕客程度等同。
當然,這些都是以愛奇藝 " 開年劇王 " 标準去審視,難免嚴苛一些。整體而言,《南來北往》肯定是看得進去的水準之上的年代劇。
豆瓣未出分
個人評分:6.5-7 分
适合人群:i 家長裏短年代戲、i 群戲、i 白敬亭、i 金晨、i 老戲骨聚集、i 高滿堂
不适合人群:受不了老戲骨和偶像演員差距太大的、流水賬不想看的、對東北口音敏感的、對年代劇真實性要求高的。
結論:倒是适合過年期間和家裏人一起看
《大唐狄公案》
2.6 央八次黃檔開播,優酷獨播
李雲亮(劇《風聲》)執導、京榆編劇、周一圍、王麗坤、鍾楚曦等主演,根據《狄公案》改編的古裝探案懸疑劇《大唐狄公案》。
說實話,我按照百度百科打出來 " 古裝探案懸疑劇 " 這幾個字的時候,一邊打一邊嗤之以鼻。這劇稱得上陣容強大,宣傳聲勢也很好大,從制作到宣傳都肉眼可見地沒少花錢,但誰能想到,它這前幾集是這麽個展開方式呢?
我的感覺是,它和優酷以前一部重磅懸疑劇《重生》類似,是棄類型元素于不顧,非常任性的那一類。
《重生》是鍾愛人物内心獨白,從男一男二到男三,動不動就來一段。
《大唐狄公案》呢,是鍾愛政治權謀,從第一個案子就不顧破案節奏,張嘉譯沒完沒了分析政治形勢營造政治驚悚,然後周一圍飾演的年輕狄仁傑也不分時間地點來點人生感慨道一道内心滄桑,觀衆就在這種節奏裏昏昏欲睡,很難給它第二個案子的機會。
我不是說,懸疑探案不能與政治權謀、人生百味相結合,但請你講究方式方法。你第一個案子才剛剛開展,觀衆對出場人物都還沒認全,觀衆對主角技能還沒有認知,你就開始急吼吼地開啓權謀線,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觀衆沖着 " 狄仁傑 " 三個字走進來,是要看懸疑斷案的,你當然可以把權謀可以做暗線在後半程起出來,增加劇集厚度,但沒有一開始就在權謀裏插破案的吧?
至于與《重生》如出一轍的抒情就更要命了,不是不讓你抒情,但剛一開篇,觀衆對主要角色沒有産生認同感,更談不上情感鏈接,你這會兒抒情,還說不出什麽有見地的新鮮的東西來,這不楞嗎?觀衆能不尬嗎?
主創雙管齊下的任性操作後,觀衆是什麽觀感呢:該破案的主角正事兒是一點沒幹,幾個人物磨磨唧唧磨磨蹭蹭好幾天,情節散稱一坨幹沙子,那誰能不困啊?
第一個案子限期十天,結果你們左一天用來分析朝政,右一天用來感歎人生多艱,搞得觀衆比主角主創都更着急更把 ddl 當回事兒,這不合适吧?
就這麽搞了四五集後,劇情才開始逐漸進入正常探案節奏,但探案上也拍得無滋無味,非常平淡,就連我恐怕很難給它第三個案子的機會。
比較起來,我雖然對《唐詭》諸多挑剔認爲它被高估,但起碼有一點《唐詭》做得非常好——人家堅定按類型元素走,你想看懸疑探案它就給你整懸疑探案,甭管推理層面有沒有問題、揭曉的答案合理不合理,起碼類型不跑偏。
《大唐狄公案》就,操之過急,想要太多,最後啥也抓不住。
至于什麽變魔術啊置景假啊,在這樣的劇情面前,都算不上大問題了。
自焚也不用玩這麽花吧?
個人評分:5.5,基本類型受衆都滿足不了,給不了及格分
适合人群:i 周一圍、i 政治權謀解釋一切、失眠症患者
不适合人群:純懸疑受衆、節奏慢就去死一死星人、好好破案别來裝 x 要求者
結論:整體而言,我不理解 ……
另外《少爺與我》收官,單元劇中有的讓我很喜歡,但也有幾集讓我尴尬,大家觀看時注意挑選。
本周豆瓣開分與重要分數變化:
《祈今朝》收官,降至 4.9
《19 層》降至 6.8
《我們的翻譯官》降至 6.7
《大江大河 3》降至 8.1
《神隐》降至 6.0
那麽本周就是這樣,有緣下下周見!
最後祝大家龍年大吉,福祿雙全!
我去躺我的春節假期了,休息久一點,有緣下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