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誰懂啊?
有一天,居然能看到妝發精緻的女愛豆,做出下列動作 …
還特實誠地保持了整整五分鍾!
别說觀衆瞳孔地震了,秦昊看了的第一反應就是合照打卡留念
——擱在整個綜藝界,都是非常炸裂的程度。
友情提示,千萬别随意模仿,有朋友在三人的幫忙下嘗試,也是哀嚎一片的。
有一說一,類似名場面,同一檔節目裏還貢獻了不少。
有這般的底色打基礎,節目又在另一條路上走出了點不一樣的色彩——
有趣有愛,還順便治好了本人上班一天的精神内耗;
「中速綜藝」的味兒,找對了。
都說綜藝續集難做,最新一季《極限挑戰寶藏行》還在堅持整活。
有趣自然是一切的前提。
最新一期的收官之旅,當萌新張藝凡一臉天真地期待和秦昊組隊 …
頗有經驗的返場玩家魏大勳,立刻送上三連預警:不要靠近昊哥,會變得不幸。
這出跌宕起伏的《王者玩家曆險記》,便已經拉開帷幕——
要知道,拿破侖都有滑鐵盧的一天,秦 · 老謀深算大魔王 · 昊這回是一出場就選錯,爲接下來的三起三落埋下伏筆。
這一輪的賽制也簡單,兩人一組,分成三隊,進行幾輪比拼。
被「剩」下的秦昊,和他的忠犬弟弟王子異,第一回合便等來了一艘空船。
别問,問就是工具被另一隊的楊超越光明正大順走了。
好在昊哥穩如老狗,在哪兒摔倒,就在哪兒故技重施。
老狐狸立馬盯上了距離最近的第三支小隊,趁萌新張藝凡不備,探出身子 …
說時遲,那時快。
這場友好「借」槳,在秦昊被抓包的瞬間,立馬演變成了貼臉拔河的武力比拼。
一頓操作猛如虎,秦昊最終喜提零收獲。
不過秦昊的低谷也沒有維持太久,整個場子又一次被打亂盤活了
——沒别的,玩的就是心跳。
整個遊戲環節正是一本活脫脫的《逆向思維》教科書: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可能被螃蟹鉗子夾傷。
你看孟鶴堂小隊,明明第一個抵達任務現場,最後連着喝了四十杯鹽水,目送其他對手來了又走。
這倆倒黴蛋,也從最初的痛苦面具,
到後來的一片淡然 …… 味覺當場宣布提前下班。
當然咯,節目組面前衆人平等。中途實現超車的秦昊,也沒能開心多久。
誰叫他在三輛車裏挑中了寶寶巴士呢?
說好聽的叫電動車,其實還不如自個兒用腳蹬的速度。
最後,哥又一次眼睜睜看着其他隊伍縱情超車。
接連兩輪的失利,讓原本最忠誠的擁趸都閃了腰,肉眼可見的蔫了。
但事實證明,昊哥這智商水平,不用擔心。
一到比拼腦力的占格遊戲,便能充分利用節目設置的小陷阱順利翻盤。
反之也一樣。孟鶴堂一個碎嘴引導,就被他一語點破小九九。
反超都是分分鍾的事兒。
見狀,其餘四個大聰明就地結成消昊聯盟:你有智商,我們有黑魔法。
在接下來的小遊戲裏,自認爲洞悉人性、穩操勝券的秦昊,三秒鍾完成了冰火兩極的體驗。
至于他的笑容也不算消失,隻是轉移到了另外四人的臉上。
不過,這看似勝局已定的 2vs4,也把秦昊的好勝心徹底激活了:
我的字典裏,沒有輸這個字。最多是不赢,但是絕對不會輸。
至此,本老觀衆也悟了:謎底如何,還未可知。
作爲寶藏大魔王的秦昊,嘴上說着要躺平,但總是用明的,暗的,腦力的,體力的,各種方式赢得勝利。
哥表示,自個兒氣哭小姑娘的風評已經打出去了。
再加上神操作不斷的節目組,最終之旅肯定少不了添磚加瓦——
既盤活了節目,也熱鬧了觀衆,在自然流淌之中讓看客身心愉悅。
如果說娛樂色彩是負責招攬的 A 面,引人留下的 B 面還是另一種景——
比競技性綜藝少一分 " 打打殺殺 ",多一分雲淡風輕。
騎行比拼之中,穿梭在杉樹林間,咱似乎也能隔着屏幕回憶起自然氧吧的清新。
遊船結束之後,又同衆嘉賓一起 get 了冷知識:
原來河道中間的小島「避潮墩」,也如綠色所代表的希望,曾被古人視作救命符。
鬥智鬥勇的間隙,還能放緩腳步,來觀賞一場大雁起飛的盛況。
噢,對了,中間還混進了一隻大鵝。
這種平衡競技感和治愈慢綜的氣質,是傳承,也少不了創新。
從第一季的三區三州,到第二季的綠水青山,這季《極限挑戰寶藏行》則把視角對準了國家公園。
在衆人皆可踏足遊玩的土地,上演了一出生動鮮活的沉浸式體驗——
第一站便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從親密接觸小虎崽、體驗一日志願者開始,再到隔着護欄與群虎相望,最終深入森林腹地。在這片住着食物鏈頂端動物的栖息地,探索的過程也猶如翻看一本探險日記。
寶藏團也遊過海南,但并非是衆所周知,因而人頭擁擠的沙灘;
而是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裏,在頂天的母生樹下,感受雨林生存法則帶來的震撼。
還有以紅茶聞名的武夷山。
這兒更揭開了不爲大衆所熟知的寶藏,是遼闊的自然風光,延綿至今的朱子文化,及其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這期的崇明島,也在一路向東的深度體驗之中,解鎖了濕地的另一種打卡方式。
映入眼中的水、鳥、樹木,都是在用一種非文字的形式,對話過往,續寫曆史
——整個尋寶的過程,更像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原來世上有一種鳥類可以連續八天八夜,不吃不喝,從阿拉斯加飛到新西蘭,不論地球輪轉,它們世代如此。
黃楊樹都在書上學過,可又有幾個人知道,它原來用另一種方式庇護過世代衆人?從清代開始,便被用于固堤防沙。
當 " 植物界大熊貓 " 和 " 鳥中活化石 ",都以一種格外舒展與自然的姿态出現在這片青山綠水之間。
僅僅隻是靜靜待着,也足夠喚起看客的情緒。
而這片看似普通的濕地,既能滋養生物,又能充當城市的腎,還作爲一本流動的史書,記載着數十種典型的地質遺迹。
畢竟,它們都曾默默消失,如今得以逐漸回歸。
而回歸的本身,便是這季節目最終指向的「寶藏」——
如何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
見天地,見衆生,最後見自己。
除開天地美景,這一季也刻畫了許多普通但不平凡的先行者。
諸如這一期的朱維佳,他是野羽環境保育志願者小隊發起人,曾救活 330 多隻鳥。
在此之前,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是在轉移老虎時被咬穿胳膊,還繼續從事保護東北虎工作 33 年的保育員。
先建立直觀的認知,才有可能産生保護的意識;
行動之間,有沖在一線的先行者,也有融入日常的跟随者。
而後者,不就是屏幕前無數被觸動的我們嗎?
這一季的《寶藏行》便扛起了一道橋梁的重任——
" 中速綜藝 " 的兼容,不止在于形式的更新,更在于趣味性和價值輸出的有機結合。
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觀衆有時間靜下心來關注山水與人文,了解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的真正意義。
而最好的反饋,大概就是我等大衆也油然生出一股擁抱大自然的親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