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人在網上曬出陽性的抗原,聲稱 " 二陽 " 了。
距離去年底的疫情高峰馬上 5 個月了,很多人擔心的下一波疫情高峰是否已在路上?感染過了,如今還需要接種疫苗嗎?
4 月 22 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況。
在官方報告中,還看不出第二波新冠流行的來臨。
4 月 7 日 -4 月 20 日,全國發熱門診的就診人數呈現下降趨勢,4 月 20 日爲 23.6 萬人次,較 2022 年 12 月 23 日的峰值期下降了 91.8%。
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于 2023 年 1 月 5 日達到峰值 162.5 萬人,随後持續下降;4 月 20 日下降至 3929 例,較峰值減少了 99.8%。
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變化情況。(數據來源于 31 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
近期,被命名爲 " 大角星 " 的新冠變異株 XBB.1.16 正在一些國家形成傳播。
截至 4 月 18 日,全球至少有 33 個國家或地區報告了 XBB.1.16 變異株 3647 條(例),主要來自印度(63.4%)、美國(10.9%)和新加坡(6.9%),其流行都出現了快速增長趨勢。目前已成爲印度主要流行株。
2022 年 12 月 17 日,在美國洛杉矶的一處疫苗接種點,醫護人員給一名兒童接種新冠疫苗。新華社發
雖然 " 大角星 " 引發了全球關注,但在我國,該毒株還未形成傳播優勢。
4 月 21 日,國家疾控局回應稱,由于亞洲部分國家流行 XBB.1.16,我國近期輸入病例中 XBB.1.16 的占比有所增加,但仍維持極低水平。
中疾控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主要流行株仍爲 BA.5.2 及其亞分支(構成比 65.4%)和 BF.7 及其亞分支(構成比 32.8%)。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難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建議,大家不必恐慌,之後可能會出現新一輪感染小高峰,但鑒于許多人已建立起免疫屏障,新一輪疾病流行傳播的速度和規模不會像之前那樣 " 快 " 和 " 大 "。
4 月 20 日下午,在由上海市免疫學會與 Frontiers 期刊中國區共同承辦的 " 感染免疫高峰論壇(2023 年度)" 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上海)主任、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做了題爲《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講。
他介紹,數據顯示,如果新冠病毒發生變異,6 個月後會慢慢出現二次感染,一般規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變異有效突破了人體爲對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會形成感染高峰。
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台灣、日本、新加坡、美國、英國)均出現了兩波新冠疫情。
張文宏解釋,二次感染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過的人免疫力逐漸衰減,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據監測數據,目前中國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況都是後者。
張文宏還表示," 如果在 XBB 以後,沒有新的病毒變異株出現,那麽這一波的感染可能從此就慢慢遠去,我們一直會看到低水平的、反複存在的 epidemic(流行病),如果在 XBB 以後,又不斷有新的變異株出現,那麽又會有一波新的感染。但毒力最強的毒株在哪裏,我們不知道。" 因此,中國正在積極監測。" 一方面監測有沒有新的變異株進入,另一方面監測新的變異株造成的重症程度是否更高。"
部分網友對再度 " 中招 " 表示擔憂。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李鋒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後,人體内可以産生高水平病毒抗體,但随時間延長,高水平抗體會自然降低,面對新的突變株時,這種保護就很容易被逃逸。
另外,不同人的病毒抗體水平不同,抗體水平本身就比較低的人,随着時間推移,變得比較容易二次感染。
" 病毒能否傳開,更多是看黏膜抗體的水平。"李鋒說,奧密克戎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而人體内的黏膜免疫,能起到阻斷病毒傳播的作用。黏膜抗體高,血液裏的抗體即便降下去,病毒在人群中傳播也會沒那麽快。
彭劼也提到,免疫力低下、過度勞累以及有基礎疾病的人,容易二次感染新冠。不過,現在離上次感染高峰僅過去四個多月," 很多人還有較強的免疫力 "。因此他認爲短期内不會出現大規模感染的情況。
另外,專家們認爲,就算是二次感染,症狀也大概率會比首次感染輕。
李鋒比喻——首次感染後,我們身體所形成的免疫記憶具有一種 " 照妖鏡 " 的能力,在二次感染發生時,即使病毒發生變異,免疫系統也可以迅速識别病毒,無需調動全身的 " 資源 " 去對病毒 " 狂轟濫炸 ",避免 " 免疫風暴 " 發生,表現出來就是會症狀更輕。
彭劼建議,市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防護:
一是在密閉的公共場所,比如飛機、地鐵、長途車等場所,戴好口罩。堅持勤洗手等衛生習慣。當前廣東處于雨季,病原易滋生,除了防範新冠感染,還要防範甲流等其他傳染病。
二是對于醫護人員、特殊人群(教師等),還有未全程接種疫苗的人,尤其是在一輪感染高峰中沒有測出來被感染的,要做好疫苗接種。
三是藥品方面,臨床研判這次不會再出現大規模感染高峰,醫院儲備的藥品能滿足大家就醫需要,建議個人不用囤積藥品,有症狀到醫院開藥即可。
來源:正觀新聞
SFC
本期編輯 劉巷 實習生 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