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雷科技 leitech
日前,Redmi 宣布定檔 12 月 27 日召開 K60 系列發布會,即将升任小米集團總裁的盧偉冰随後在微博發布公告稱,K60 系列将取消電競版,「2023 年,你已不再需要一部電競手機。」
圖 / 微博截圖
在此之前,Redmi 連續推出了 K40 遊戲增強版和 K50 電競版。
而在預熱海報中,Redmi 更直接地表示,K 系列取消「電競版」之後,将以更強性能和更狠旗艦體驗超越電競手機,矛頭直指同期發布的紅魔 8 Pro 系列「電競手機」。
紅魔也不甘示弱,在回擊海報中調侃「電競版手機≠電競手機」,「糾正」盧偉冰對 2023 年告别電競手機的判斷。
圖 / 紅魔
電競版手機和電競手機當然有區别,比如 K50 電競版是在 K50 基礎上衍生發展出來,在産品設計上必然要受 K50 在産品定義的限制。與之相對,以紅魔手機為代表的電競手機,在最初的産品定義階段就能相對開放地思考、确立遊戲手機的設計和用戶體驗。換句話說,電競手機更放得開,在設計上也更加大膽。
但不管如何,兩家手機品牌如此互怼,除了是要在新品預熱階段造勢,卻也暴露了當下電競手機,或者說遊戲手機的尴尬境地。一個事實是,進入 2022 年,遊戲手機的聲量和市場關注度持續下滑,黑鲨的賣身傳聞以及騰訊的擱置收購也将對遊戲手機的質疑推向了高峰。
不過,從手機廠商到消費者,對遊戲體驗的宣傳和重視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還在強化。
從入門到放棄
黑鲨手機創始人吳世敏講過,黑鲨融資階段他曾陪小米創始人雷軍坐高鐵從杭州回北京,一路聊完後,雷軍不僅給了 1100 萬的種子輪投資,還對黑鲨開放了小米的供應鍊資源,得以讓黑鲨在還沒有任何訂單的情況下,就能以較低成本拿到優質的配件和材料。
2019 年 3 月 18 日,「親兒子」紅米和「幹兒子」黑鲨同一天舉辦新品發布會,雷軍一個也不想錯過,下午接晚上,奔波在北京為兩場新機發布會站台造勢。在微博上,雷軍也為黑鲨多次免費打廣告,足見雷軍當時對黑鲨以及遊戲手機品類的重視。
不隻是小米,在經曆 2017 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首次下滑之後,手機廠商們急切地想要找到新的增長曲線,而手遊市場的爆發也帶來了遊戲手機的新故事。于是我們看到了在功能機時代誕生的遊戲手機又重新回來了,小米孵化了黑鲨,vivo 推出子品牌 iQOO 主打遊戲體驗,努比亞推出紅魔,雷蛇、華碩 ROG 和聯想拯救者等電競品牌也有了自己的遊戲手機。
硬件品牌之外,京東和騰訊也看到了遊戲手機的「機會」。京東除了向遊戲手機傾斜大量的曝光資源,将遊戲手機列為 2018 年「五大戰略之首」,還制定了一套遊戲手機标準,包括 CPU、存儲規格、重量、電池等。騰訊也聯合 ROG 和黑鲨推出過多款遊戲手機,其中騰訊往往在軟件,尤其是遊戲引擎調教上扮演重要角色。
但從 2018 年黑鲨首款遊戲手機發布以來,四年了,當初看好遊戲手機賽道的選手所剩無幾,重視程度更是不可同日。盧偉冰曾透露,2021 年中國遊戲手機出貨量僅在 170 萬台左右。就算在年初傳出騰訊有意收購黑鲨,也是由于黑鲨在 VR 方向的探索而非遊戲手機。
對比之下,僅在今年上半年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就超過了 110 萬台,并以 70% 的同比增幅加速擴張。從時間上來看,國内折疊屏手機市場從去年年底 OPPO Find N 發布到今年 4 月 vivo 推出 X Fold,正在迎來一個新的爆發階段。
銷量當然不是絕對的,但遊戲手機從開始的爆火到四年後的今天,真正的買單者還是屈指可數,這就足以澆滅所有人的熱情。反倒是摘掉遊戲手機帽子的 iQOO 混得最好,根據 CINNO Research 的數據,iQOO 在今年第三季度銷量約為 365 萬台,既有背靠 vivo 這個大平台的因素,也是 iQOO 自身在産品定位上的成功。
或許這也說明了,遊戲手機的問題并不在于主打遊戲。
遊戲體驗是真需求
今年年初,一加新任中國區負責人李傑在開年動員信中宣布,一加手機未來的發展重心将是「打造遊戲體驗第一的性能旗艦」。
一加贊助電競賽事,圖 / 微博截圖
如果說遊戲手機是不是僞需求依然還存在争議,但遊戲體驗的真需求卻是無可辯駁的。僅中國手遊用戶就有 6 億,其中超過 2 億用戶平均每天的遊戲時長都在一個半小時以上,足以産生更垂直和更專業的遊戲體驗需求,比如更持久的高性能表現、更沉浸的聲音和震感體驗等。
尤其是在過去兩年,一方面是高通接連發布的骁龍 888 和骁龍 8 Gen 1,在旗艦機的性能輸出和發熱上帶來了一定挑戰;另一方面是以畫面和建模質量見長的《原神》在手遊玩家群體中大火,對手機的性能、功耗、發熱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些都直接導緻廠商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在堆散熱,包括一系列散熱配件。但随着高通懸崖勒馬從三星 4nm 工藝換用台積電工藝,進而推出骁龍 8+ Gen 1,《原神》也不再是旗艦機在性能上的挑戰。
事實上,盧偉冰不是最近這幾天才斷言電競手機的「死局」,本月初就指出小米 13 在《原神》上已經跑出電競手機都沒有的超清畫質和流暢體驗,并給出自己的判斷:「2023 年你已不需要一部電競手機,電競手機注定要消亡!」
盡管号稱告别電競手機,但遊戲體驗還是 Redmi 的重點。宣傳上,K60 系列主打的「狂暴引擎」就主要針對消費者的遊戲場景,甚至在 K60 Pro 上還配備了 5000mm ² —— K 系列史上最大—— VC 均熱闆。
另一邊,作為 Redmi 直接競争對手的 iQOO,雖然早早就脫掉了「遊戲手機」的帽子,外觀設計上也更接近主流旗艦,但 iQOO 11 系列的宣傳口号還是很「遊戲」——「未來電競,悅享操控」,包括在介紹上,iQOO 11 也更着重遊戲方面的用戶體驗。
遊戲手機不行了,遊戲體驗依然是王道,至少 Redmi、iQOO 和一加都這麼認為,它們背後都站了今天最主要的國産手機廠商。
被主流收編的命運?
「相比常規旗艦手機,遊戲手機有什麼不同嗎?」
對遊戲手機來說,這始終是一個靈魂拷問,尤其在遊戲手機定價并無優勢的情況下。實際上,這個「拷問」潛藏了兩個問題,一是遊戲手機和常規旗艦機的區别,二是遊戲手機的區别帶給玩家的價值。
遊戲體驗最基礎也最核心的性能上,高通和聯發科兩家決定了包括遊戲手機在内的旗艦機很難拉開明顯性能差距,大家在 SoC、閃存、儲存配置上都是旗艦級。甚至到最新的紅魔 8 上,VC 均熱闆的面積也被 K60 Pro 超越了,屏幕規格和素質上更不占優勢。
遊戲手機能夠打出差異化的「牌」,更多集中在音效、震感、散熱以及肩鍵等更為垂直和小衆的體驗上,代價是一定程度上放棄了更輕薄的尺寸和機身内部集成度。
「百度貼吧之父」俞均在産品上有一個著名的論斷:用戶價值 = 新體驗 - 舊體驗 - 替換成本。且不提從常規旗艦到遊戲手機在心理層面的替換成本,遊戲手機的「新體驗」在大衆範圍内顯然并沒有超過常規旗艦的「舊體驗」,甚至更弱。
但如果遊戲手機隻是面對發燒級的手遊玩家群體——盡管很懷疑這個群體的規模,也要面對手機行業的規模效應問題,盧偉冰就曾指出手機行業的特點是「要麼垂類變大,要麼就消失」。
而翻開手機行業的曆史,從長續航手機、拍照手機到音樂手機、美顔手機,這些「特長」手機無一不走向消亡,其特點最終被主流手機收編,現在來看,遊戲手機似乎也沒有找到逃脫這種命運的關鍵鑰匙。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