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汽車像素
iCAR 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遲到的選手,需要迅速打開規模,按經驗來說,增程是最有效的産品。
汽車像素獨家了解到,奇瑞新能源計劃在 iCAR 03T 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增程版本,另外還有一款新車 iCAR 05,預計在明年底推出。
新車節奏繃得很緊,iCAR 的體系能力經受考驗。今年上半年,奇瑞公布了 iCAR 團隊一項重要改變,引入小米生态鏈上知名的蘇峻團隊來負責産品。
科技企業的用戶思維、快節奏,與奇瑞工程師體系下的穩健流程之間,矛盾難以避免。
01.兩種價值選擇
預熱了近三個季度的 iCAR V23,在本月初量産了。
一位接近奇瑞的負責人告訴我們,按工廠計劃,iCAR 四期工廠日産量在近期可以突破 350 輛,這裏面包括三個産品,iCAR 03、iCAR 03T 和本月即将上市的 V23。後兩個産品都有智米蘇峻團隊的參與。
進入汽車行業之前,智米是小米生态鏈中的知名公司,米鏈的空調、空氣淨化器等家電爆款産品,集中出自智米之手,蘇峻是智米的 CEO,也是最大的産品經理。智米團隊擅長工業設計,熟悉互聯網營銷,這些是奇瑞所缺乏的。
iCAR 03 是奇瑞新能源獨立開發的産品,也是 iCAR 品牌的首款車。那時蘇峻團隊和奇瑞之間的合作還沒有開始。2023 年,同樣想做車的蘇峻團隊融入奇瑞新能源,開始主管 iCAR 的産品。
蘇峻團隊在 03 的基礎上重新做了造型設計,推出 03T。下一款車 V23,設計幾乎全部由蘇峻團隊完成,奇瑞新能源負責工程化,這也是蘇峻團隊(下稱 iCAR 北京團隊)融入奇瑞新能源後,雙方推出的首款全新車型。
▍蘇峻團隊設計的 one box 新車
奇瑞擅長工程能力,有嚴格的品質管控流程,在汽車行業中被稱爲 " 理工男 "。兩個造車中的偏科生在合作中取長補短,挑戰的是價值觀的磨合。
我們了解到,即便 V23 已如期量産,但項目執行中,一直有延期的風險。一位接近 iCAR 制造體系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如果嚴格按照奇瑞的标準,截至今年 12 月初,V23 到宣布量産,依然沒有完全走完 PP 階段的全部流程。
新車的投産流程中,PP 階段是量産(SOP)前的最後一個階段,新車在這個階段,要完成從小批量的預生産到初期量産之間的跨越,解決掉所有的工藝問題,包括潛在的問題。
一位接近奇瑞股份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奇瑞的 PP 環節較爲嚴格,設置了大約八個節點,這也是國際車企通行的做法。
我們了解到,今年 10 月底到 11 月初,V23 進入了 PP 階段的第五個節點,直到一個月後的 12 月初,仍然沒有全部通過。
如果嚴格按照這套規範來執行,前一個節點通過後,才能進入下一個。爲了搶速度,V23 沒有完全按照節點推進,過去一個月中,V23 提前完成了很多後續節點的工作,比如制定作業指導規範,這使得暫時繞過沒有通過的節點,提前進入量産變得可能。
新能源車的節奏快,很多品牌的很多産品,都在開發流程上做了減法。這種變化有一定合理性,因爲新能源車的複雜程度比燃油車已大大降低,但更多是爲了适應競争環境。原本新産品三到四年的開發周期,在新能源車時代被縮短到一到兩年内,技術叠代變快,産品更新速度同樣變快了,開發周期過長的車,會在競争中處于劣勢。
奇瑞的風格不是這樣。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曾在德系合資車企一汽 - 大衆任職,從奇瑞創立早期開始,質量被放在了這家車企的核心位置,很多标準參考德系。一個案例是,奇瑞是國内最早一批通過 ISO/TS 16949 等幾項質量認證的車企。後來的成長中,質量成了奇瑞體系的基因,也是組織慣性。
一位接近奇瑞股份的負責人告訴我們,V23 在 SOP 之前的 AUDIT 評審中,暴露出了不少問題。AUDIT 是一套嚴苛的質量評審,同樣起源于德國。這套标準會從視覺、觸摸、淋雨、噪音等五個維度,模仿用戶視角進行評審,最後綜合計算分數。
碰到這種情況,奇瑞通常會在商品化之前解決問題,有必要甚至可以推遲時間節點。新組成的團隊不希望這麽做,一些問題被推遲到後面的環節,至今還在解決中。
02.用戶思維更重要?
與奇瑞的工程師基因不同,iCAR 北京團隊更重視用戶。質量是汽車産品的基礎,這也是中國汽車産業已經實現了的部分。大家都有,無法成爲競争中的勝負手,行業缺的是好的産品思維,是将好設計實現的能力。
我們獨家了解到,V23 上市後,iCAR 将在明年迎來下一個産品大年。全新産品有 iCAR 05,預計也會在上半年亮相,年底上市。另外 iCAR 還規劃了一款增程車,會在 03T 的基礎上開發,這是奇瑞新能源的首款增程車。
今年北京車展,iCAR 北京團隊還發布了另一款原創新車 X25。密集的新産品,需要節奏變快。我們了解到,iCAR 05 在今年 9 月前後才做好設計,最晚在 10 月初,已經交給奇瑞的工程團隊,要求是挑戰明年量産(SOP),最晚不晚于明年 10 月。
一位接近 iCAR 的負責人告訴我們,新車 05 是 iCAR 早在蘇峻團隊融入之前規劃好的車型,現在由北京團隊重新做了設計,新車 " 更漂亮 "。
iCAR 北京團隊的爆款策略中,最重要的是産品力。推出 iCAR 品牌之前,奇瑞新能源的主銷産品是小螞蟻、QQ 冰淇淩,兩款車對标昔日 " 神車 " 五菱宏光 MINI EV 的區間,主要面向下沉市場。
03 是 iCAR 品牌的第一款車,不再是小型電動車,進入了緊湊級純電 SUV 的主流市場。但 iCAR 03 主打性價比,這是很多傳統車企最熟悉的打法,主要消費人群仍然在低線城市。
雖然 V23 與 03 都是緊湊級純電 SUV,價格區間相仿,但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産品。
▍ iCAR V23
蘇峻曾在多個場合下表達過,V23 的設計初衷是給年輕人造一台 " 大玩具 ",消費人群主要面對一線、新一線城市,強調可玩性,而非性價比。這體現在産品設計的很多選擇上,比如 V23 配備了 19 寸、21 寸兩種輪毂,爲的是更酷的整車姿态。而 iCAR 03 的輪毂尺寸是 18 寸,更重視經濟性。
V23 的可玩性體現在很多方面,全車留了至少 24 處可拓展的标準改裝接口,遍及輪眉、前艙蓋、後備箱蓋和車内,可以無損進行很多改裝,比如前機蓋防空燈、車頂燈等。在車内,V23 同樣配備了很多支架接口,用戶可以自由組合平闆、GoPro。
這些設計方便了目标用戶,副作用是提高了量産(SOP)前的難度,如果要繼續通過傳統的質量評測标準,需要花更多功夫。
一位接近 iCAR 制造體系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對于這些有巧思的設計,主管設計的 iCAR 北京團隊很少放棄,不願意改。
用戶做出了選擇。今年 11 月底 V23 開啓預售,預售價 11 萬 -15 萬元。開啓 8 小時内,收獲了 3.1 萬的訂單量。
03.iCAR 更像新勢力了
傳統車企強在流程管理,嚴密的流程,圍繞品質和效率而建立,這是德系、日系車在過去數十年中強大的原因,也是國内自主品牌追逐的目标。
國内造車新勢力在此基礎上做了改變,讓營銷和研發變得更緊密,最成功的代表是華爲、理想施行的 IPMS(集成産品開發和銷售),這套流程将營銷和研發團隊,在幾個關鍵環節上 " 互鎖 ",目的之一是讓整個體系更高效,做出的産品更接近用戶。
iCAR 北京團隊融入後,奇瑞新能源需要在兩種思維之中,重新尋找平衡。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一些熟悉奇瑞新能源的員工告訴我們,公司變得更像新勢力了。産品更像,營銷也更像。
早在今年 4 月北京車展之前,V23 已經開始預熱。12 月量産上市前,V23 的話題需要延續近 8 個月。靠傳統車企成體系、成規模的傳統營銷路數來維持,成本高,效果很難評估。爲了延續這款車的熱度,iCAR 北京團隊在線上策劃了很多營銷,定期在各社交媒體、視頻平台上放出話題,放出影音物料,這是更貼近用戶的營銷打法。
iCAR 某銷售區域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奇瑞新能源會要求經銷商參與發布 V23 的視頻,考核細緻到發布的數量。同樣做出改變的還有奇瑞新能源的諸位高管,奇瑞新能源總經理章玉紅開始在社交媒體上露面,更直接的面對用戶,更頻繁提及 V23。
這是 iCAR 北京團隊爆款策略的一部分,也是奇瑞新能源沒有系統嘗試過的營銷打法。一位接近奇瑞新能源的負責人告訴我們,V23 是奇瑞新能源第一款在上市前獲得現在這樣熱度的新車。要實現這一點,研發和制造,需要與營銷環節在節奏和節點上拉近距離,密切配合。
爲了配合 iCAR 的産品節奏,奇瑞新能源将小螞蟻等舊産品挪到了河北工廠,蕪湖工廠全部用作 iCAR 産品的生産。後融入的 iCAR 北京團隊,事實上已經獲得了對産品的話語權,在營銷決策中也發揮重要作用。
奇瑞新能源密集改良了渠道。我們了解到,iCAR 已經在全國建立起接近 300 家門店,爲了符合 V23 的銷售要求,上市之前,奇瑞新能源開始對各大區的經銷商進行培訓。此外,iCAR 還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鋪設了很多新店,與新勢力一樣,iCAR 還在更接近消費者的商超内鋪設了體驗店。
奇瑞新能源内部探讨過建立類似新造車的直營模式,但目前 iCAR 的渠道主力仍是經銷商,這樣做的好處是成本低,劣勢是速度,增加了提供統一、标準化用戶服務的難度。
但奇瑞的耐心也不是無限的。奇瑞很多個品牌都在轉型,比如高端化的星途、星途星紀元,奇瑞汽車旗下的奇瑞、捷途等,iCAR 隻是其中之一。一位接近奇瑞股份的負責人告訴我們,現在奇瑞新能源對 iCAR 北京團隊的配合度是很高的,與之相應,奇瑞對 iCAR 的期待也很高。
2024 年 2 月底發布 iCAR 03 時,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提出了 " 雙一萬 " 的目标,即單月銷量達到一萬輛、單車利潤達到一萬元。今年 10 月,iCAR 03 和 03T 兩款車月銷量的總和是 5644 輛,其中 03 貢獻了大部分。更好看但更貴的 03T,并沒有用銷量證明自己的競争力。
V23 是 iCAR 北京團隊的一場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