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華沣大客戶銷售 Author 徐繼軍
作者 | 徐繼軍(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副總裁、高級合夥人,華沣管理研究院院長)
來源 | 華沣大客戶銷售,管理智慧
咨詢合作 | 13699120588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引言:
大客戶銷售要想最後能夠赢得訂單,必然首先赢得客戶的認可。要想赢得客戶認可,必須滿足三個基礎條件:爲客戶創造價值、滿足客戶期望、赢得客戶信任。但是,要具體怎麽做,才能達成目标?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的策略和方法?這是這篇文章重點要回答的問題。
無論大客戶經理是想從客戶那裏獲得一筆大額投資、赢得一個工程合同、拿下一個管理咨詢項目,還是想要銷售給大客戶一套管理軟件、一台醫療設備、一台重型機械、一批生産物資、一批辦公用品、一份保單;不管企業銷售給客戶的産品和服務多麽高大上,或者是多麽價廉親民,要想最終赢得訂單、完成銷售,都必須首先與客戶建立起良好的客戶關系,赢得客戶認可。
赢得客戶認可是赢得訂單的基礎和前提,這是大客戶銷售的第一定理。
那麽,對企業大客戶經理而言,要想赢得客戶認可,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爲客戶創造價值;
第二個條件:滿足客戶期望;
第三個條件:赢得客戶信任。
創造價值
什麽是客戶價值?
客戶價值,就是客戶需求被滿足的感覺。雖然客戶價值有很多量化評價的方法,但客戶價值本質上是客戶主觀上的綜合感受。
心理學中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叫 " 錨定效應 " ( Anchoring Effect ) ,是說當人們對某件事的好壞做評估的時候,其實并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好與壞,一切都是相對的,關鍵看你如何定位基點。基點就像船錨一樣。基點确定了,評價體系也就定了,好壞也就評定出來了。
在購買決策過程中," 錨定效應 " 随處可見、不勝枚舉。因此,同樣的産品和服務,有的客戶需求可能是節約時間,有的客戶需求可能是節省成本,有些客戶需求可能是質量過硬,有的客戶要求穩定性高,有些客戶要求是彈性更強,應該說客戶需求各不相同。
通常情況下,客戶對産品和服務的價值要求,是既要又要還要,很難用單一指标去衡量,客戶自己可能也很難說得清楚,其結果往往需要通過非常複雜的評估和決策程序,比如評标程序,才能在客戶内部達成關于産品或服務價值評價結果的共識。
所以,要想爲客戶創造價值,首先需要通過紮實的商業情報工作,完成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具體到每個客戶,對價值的定義各不相同,但是客戶價值最終指向的方向确是相對一緻的,無非就是更高的質量、更低的價格、更快的速度、更穩定的交付、更好的體驗感等等,萬變不離其宗。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這些價值目标之間很可能是互斥的。企業自身資源禀賦和核心優勢各不相同、産品服務特征各不相同,這就意味着,企業隻能滿足部分客戶,而不是全部客戶。這客觀上就要求企業做出明确的戰略選擇。
我們可以将客戶價值分爲基礎價值(硬收益)和附加價值(軟收益)兩個部分。如下圖所示:
1、基礎價值(硬收益)
基礎價值就是産品服務直接帶給客戶的價值,這也是企業和客戶關注的核心内容。客戶價值中的基礎價值通常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産品質量。也就是說,産品服務的功能性指标要能夠達到客戶的要求。這是客戶購買産品服務最爲剛性的價值訴求。基本功能性指标門檻,通常沒有讨論空間。在滿足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産品質量也有高低之分。但是,産品質量越高通常就需要客戶付出更高的成本。這種更高的質量是否必要,取決于客戶的選擇,并不一定對客戶都有價值。
任正非曾經說過:我們把煤炭洗白,這對客戶沒産生任何價值。同樣的道理,我們把一個産品做的很複雜,耗費了很大的精力,而用戶根本不去用,那麽一樣是沒有價值的。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讓客戶認可你的價值比創造價值更重要。
第二,産品價格。通常所說的物美價廉,翻譯成通俗的說法,就是 " 既要質量好,又要價格便宜 ",實際上這兩個指标本身是互斥的,往往很難兼顧。不同客戶在質量與價格之間的決策導向是不同的。最爲常見的情況是,同等産品質量的前提下,看誰的價格更便宜。少數情況下,也有客戶會看同等産品價值,即相對固定的客戶預算前提下,看誰的産品質量更好。
對于一些價格比較高的産品,通常采用的做法是想辦法降低客戶的支付壓力。例如,有一家空氣淨化器公司爲客戶提供免費安裝空氣淨化器并免費使用 15 天的服務,客戶滿意再付款;如果不滿意,公司會把機器拿走。使用完 15 天之後,如果客戶買單有壓力,也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讓客戶一邊使用機器,一邊分期付款。
第三,産品交期。在産品質量和産品價格組合确定之後,産品交期就成爲了最重要的客戶價值。通常來講,客戶要求的産品交期越短,對企業壓力越大。爲了保障及時交付,企業往往需要具備非常巨大的生産能力,或者保持比較高的庫存水平,這些對于企業而言都是不可忽視的成本。要提高産品交期水平,企業除了增加資源投入給予基礎能力保障之外,通過供應鏈管理能力提升進行效率挖潛,是更值得推薦的做法。
第四,供應鏈穩定性。此項客戶價值越來越被客戶所關注,因爲在很多企業的競争戰略中,供應鏈已經成爲企業競争優勢的重要來源,是企業的重要 " 器官 ",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商業模式創新層數不窮、社會分工合作已經非常普遍的情況下。新冠疫情對中國世界工廠地位造成明顯沖擊的原因之一,就是來自于世界各地的客戶對中國供應鏈穩定性的擔憂。穩定性是赢得客戶信任的重要保障。
第五,供應鏈彈性。市場競争變得越來越激烈,市場環境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所有企業都必須要打起精神應對市場的風雲變幻、應對客戶的三心二意。在這種情況下,小批量、多批次生産就成爲了越來越重要的交付能力,必須予以不斷強化。與之相對應的,企業也勢必會将這種壓力傳遞給自己上遊的供應商。
總體而言,企業爲客戶創造的基礎價值指向是比較明确和穩定的。當然,企業要在這五個相對互斥的指标方面都做到擁有競争優勢,是非常巨大的挑戰,也沒有必要。正确的做法,是要根據自己的戰略定位,選擇符合自身競争戰略的基礎價值指标組合。
2、附加價值(軟收益)
企業僅僅爲客戶提供基礎價值夠不夠呢?
在稀缺時代,供不應求,完全沒有問題。但在豐饒時代,供過于求,客戶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大,競争變得越來越立體化了。這種情況下,除了提供産品服務的基礎價值之外,企業還需要提供能夠令客戶滿意的附加價值,通過爲客戶創造各種 " 小驚喜 ",來赢得客戶認可。
企業爲客戶提供的附加價值,通常包括以下三大類:
第一,顧問價值。常言說 " 買的沒有賣的精 ",企業相對于客戶而言,在自己的産品服務領域天然更具專業性。這種專業性,完全可以轉變成爲提供客戶的附加價值。向客戶提供顧問價值,投入小産出高,卻可以增強自身的競争優勢,是非常值得推薦的銷售策略。
通常而言,客戶需求并不等于解決方案本身。顧問價值,更多體現在解決方案的優劣方面。比如,客戶想把一批從 A 地運到 B 地,這是客戶需求。但是,具體用卡車、用火車還是用水運,這是解決方案。如果企業爲客戶提供的是 " 從需求到方案 ",那麽企業的角色是專家顧問,是客戶的合作夥伴。如果企業爲客戶提供的是 " 從需求到發貨 ",那麽企業的角色是供應商,是被客戶選擇的對象。二者在客戶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顯然差别巨大。
客戶需求中已經确定的已知條件,大家都看得到。但是,需求中往往隐藏着連客戶自己都說不清楚或者沒有意識到的内容,就需要大客戶經理去分析、去判斷、去界定。比如,客戶作爲建築環境系統方面的小白,去找供應商說 " 我想買中央空調 "。這個時候,供應商首先應該還原客戶需求爲 " 控制冷熱 ",然後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建築特征、使用場景、預算額度等)提供對客戶最佳的建議。很可能最後給出的建議,是建議客戶購買分布式空調系統。這個時候供應商扮演的就是專家顧問角色,客戶此時的還價意識往往會減弱,防禦心理也會明顯減弱。
在最深入、最完整的信任關系中,顧問與客戶之間不存在任何界限,業務問題與個人問題甚少彼此隔絕。信任關系兩端的雙方對彼此知根知底,明白自己在對方經營和管理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品牌價值。在大客戶銷售過程中,品牌往往發揮着非常關鍵的影響力,顯著影響着客戶的購買決策。這也是品牌價值的直觀體現。
大客戶購買的産品或服務,通常不是用于一次性消費,而是用于投資或生産。所以,大客戶對購買産品服務的價值評估,并不僅限于産品服務本身的價值,而且會非常關注所購買産品服務未來的價值創造和使用風險。所以,大客戶對所購買産品服務的評價維度會更加複雜。品牌代表着經過大量市場檢驗得到的産品服務質量背書,本身代表着質量水平。品牌可以幫助客戶明顯降低決策難度、降低決策風險。
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場景,客戶甯可選擇産品價格更高、交付條件相對更不友好的大品牌供應商,而放棄選擇性價比更好、交付條件更優的無品牌或者小品牌供應商。這實際上來自于客戶的理性選擇。
阿那亞位于秦皇島北戴河新區,2013 年初建成時,是一個被 " 判死刑 " 的文旅地産項目。但是後來,這個項目實現了兩個可以在地産界獨步天下的數字:90% 的複購率和 90% 的轉介紹率。阿那亞是怎麽做到這一點的呢,四個字:用戶驅動。隻要業主提出投訴,不管這個要求多麽無理,阿那亞都會及時響應、想辦法去解決。比如有個大姐,投訴晚上的路燈太亮,晃得她睡不着覺。但路燈是串聯的,不能單獨關一個,但是又得給客戶解決問題,怎麽辦?最後客服隻好把她家窗前的那個路燈燈泡給擰下來。有意思的是後來發生的事情,這個投訴的大姐從此成了最熱心的業主,爲他們轉介紹賣了不下 20 套房子。
做企業的第一件事,當然就是要把賬算清楚,投入産出是多少,成本收益是多少。但阿那亞的創始人馬寅說,在阿那亞的模式裏,恰恰沒有任何公式可以算清這筆賬:我花很高的成本滿足了客戶的訴求,這筆錢也許能賺回來也許不能,而且,什麽時候賺回來?能賺回來多少?也不知道,因爲它中間的轉換器是人心。如果非要等算清楚了再行動,那也就沒有今天的阿那亞了。
所以,打造企業品牌形象,提升企業品牌勢能,增強企業市場競争力的同時,其實也爲客戶提供了品牌價值。
第三,服務體驗。歸根到底,大客戶銷售過程中,企業面對的都是具體的一個又一個的人。是人就有感受和情緒。企業的大客戶經理及相關人員,在面對客戶方面相關人員時,如果對客戶方面相關人員的感受和情緒産生積極影響,獲得對方的認可,也會對銷售效果産生顯著影響。
服務體驗涉及到的内容非常龐雜和細緻。可以對幾個方面予以特别關注:其一,是企業大客戶經理及相關人員的個人形象和言談舉止。恪守時間、職業着裝、專業表現、積極态度、穩定情緒等等都是服務體驗的首要來源。其二,是産品服務交付的儀式感。無論是這種儀式感是刻意爲之,還是潤物細無聲,公正規範的文件、産品美觀的外觀、前後一緻的承諾,都會讓客戶更加确信 " 這是一次正确選擇 ",并不斷強化這種心理投射。其三,是适當營造的稀缺感。如果前兩個方面是 " 推動 ",那麽稀缺感就是 " 拉動 "。" 物以稀爲貴 ",在産品服務呈現和交付階段适當營造 " 稀缺感 ",提高客戶的期待值,可以拉高客戶對産品價值的評估。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适度 " 是非常關鍵又很難量化的指标。就像啤酒一樣,不能沒有泡沫,但如果泡沫過多,結果卻可能會事與願違。應用之妙存乎一心,需要在大客戶銷售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和校準。
滿足期望
客戶期望,并不等于客戶需求。如果一定要做定義的話,客戶期望就相當于客戶需求和客戶需求之上附加的 " 泡沫 "。
前面提到的阿那亞,今天已經成爲了傳播價值觀的文化品牌。過往,很多度假房,人來了以後發現衛生還得自己做,孩子還得自己看,飯也得自己做。等什麽都忙活好了,第二天也該走了,完全沒有度假的感覺。
所以馬寅和他的團隊想到了建一個食堂,過來度假的人可以不用在家做飯;成立兒童托管中心,幫忙照顧孩子;設立管家服務的團隊,做衛生或者其他的家政服務,都能滿足:有年輕父母需要一進門就給孩子溫奶 ,阿那亞的研發團隊就思考,在進門處犧牲一部分面積作爲行李安置空間,并配以插座,業主進來後,可以方便地将行李打開,趕快插上溫奶器,而不是将行李随意放在地上,蹲在某處插座旁尴尬操作……很多人去食堂吃完一頓飯,就把房子買了。越是看似一些生活中雞毛蒜皮的事,意義越大。
就像神秘莫測的 " 我的閨蜜說 " 一樣,客戶期望的來源,往往也很複雜。可能源于客戶方的企業政策,可能源于當事人的個人偏好,可能來源于某位關鍵相關人的提議,可能來源于某個偶發新聞事件,可能源于某種地域文化特征,可能來源于某種行業陋習,甚至來源于大客戶經理不經意之間的培養。
但不可否認的是,客戶方面的當事人,最終做出判斷和決策的依據,往往不完全是理性的客戶需求,而是帶有感性特征的客戶期望。所以,客戶期望是雙方合作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不能忽視,而且需要予以特别關注和應對。
大客戶經理對客戶期望的識别和理解,直接關系到雙方合作關系能否成立,或者能否保持穩定。
客戶的期望會不斷發生變化。比如,大客戶經理爲了獲取訂單,給了客戶一個很大的折扣,那麽客戶就很有可能認爲這種做法是标準做法,從而在未來交易中期待類似或者更多的折扣。比如,企業對客戶方面某位關鍵人物提供了熱情招待和節日拜訪,往往一段時間後就成爲了 " 約定俗成 ",這位關鍵人物對此也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期待。
客戶的期望需要鑒别和管理,而管理客戶期望的基礎是明确客戶的期望。
以管理咨詢服務爲例,就經常會碰到管理客戶期望的問題。我們知道企業管理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需要長期循序漸進才會有明顯的成效,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管理咨詢機構經常可以碰到一些客戶,就期望管理咨詢專家在很短的時間内改變内部團隊能力和狀态、取得明顯的業績提升。那該怎麽辦呢?我們可以通過對客戶期望分層描述的方式,完成客戶期望管理。具體如下表所示:
表:管理咨詢行業客戶預期管理示例
有人按照客戶期望将客戶分成四大類,可以給希望識别和管理客戶期望的企業一些參考:
第一種,增長動機客戶。此類客戶的期望就是希望通過購買産品服務讓自己變得更好。面對此類客戶,企業在提供産品服務的方案時,需要對客戶的需求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認真細緻地面對客戶提出的每個建議和要求,最好能夠邀請客戶方的關鍵人員提出具體建議,甚至深度參與方案制定的過程。與客戶的共創共建,是最終赢得客戶認可的關鍵策略。
第二種,脫困動機客戶。此類客戶的期望就還是希望通過購買産品服務幫助自己擺脫困境。此類客戶往往不怎麽關心方案,關鍵看最終結果。相對于增長動機客戶需要勇闖輝煌、勇于探索的勁頭,脫困動機客戶則表現出對安全和可靠更高的期待。面對此類客戶,不要隻強調自身解決方案有多厲害,而是将重點放在展示企業過往解決此類并取得成功的經驗,讓客戶有安全感。
第三種,平衡動機客戶。此類客戶既沒有增長動機客戶的進取心,也沒有脫困動機客戶的焦慮感,四平八穩,歲月靜好,感覺似乎是無欲無求。用美好未來牽引,或者用深挖痛點激發,都可能無功而返。這類客戶表現出極強的 " 風險厭惡 " 特點。面對此類客戶,短期内可能難以有效切入,而是要保持互動,等待打破平衡的機會出現。
第四種,自負動機客戶。此類客戶自我感覺很好,業務發展欣欣向榮,内部管理井井有條,往往是行業标杆,甚至有些獨孤求敗的感覺。此類客戶最主要的動機在于,未來是否能夠繼續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來自未來的機會和壓力,往往是打動此類客戶的切入點。
建立信任
信任是客戶對企業或者大客戶經理關于未來承諾的信心。信任的建立通常來自于過往合作曆史的印象積累。
信任是合作關系成立的基礎。客戶對大客戶經理及其所在公司的信任與否,直接決定了雙方合作關系的質量,或者能否建立合作關系。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影響到建立信任的關鍵特質,大部分都是可以通過改變認知、專門訓練得到。其中,有幾點關鍵結論值得企業特别關注:
第一,大客戶經理關系重大。
在建立信任的過程中,已經有研究可以證明:
客戶對大客戶經理的感覺基本代表了對其所在企業的感覺,二者是很難區分開來的;
客戶對大客戶經理的信任,有助于增強客戶對其所在企業的信任。
美國著名推銷員喬 · 吉拉德(Joe Girard)曾經總結出了 "250 定律 "。他認爲每一位客戶身後,大約有 250 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名客戶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 250 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客戶,也就意味着得罪了 250 個人。而在這個信息快速流通的互聯網時代,如果你得罪了一名客戶,影響的遠遠不止 250 個人。所以,對于品牌來說,最有價值的資産,就是在客戶中的口碑。這種第三方的良好評價,将會促進更多的客戶選擇相信該品牌并爲它買單。
這意味着,企業要赢得客戶信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客戶經理本人的表現。
第二,與大客戶建立信任需要足夠的時間。
建立信任确實需要時間,這是基本規律。
這意味着兩個方面:一方面,大客戶經理作爲企業與大客戶之間的關系界面,必須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否則無法有足夠的時間積累,使得信任的建立缺乏基礎。另一方面,大客戶經理需要通過時間,向客戶證明自己值得信任。
第三,大客戶經理需要表現出相應的特質。
能夠赢得客戶信任的大客戶經理,需要深刻理解并且照顧到客戶利益,需要具備突出的專業能力,需要具備可靠的特質,還需要可愛的特質。
有研究證明,在建立關系的早期階段,大客戶銷售經理的專業能力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善于傾聽、善于表達、熟悉業務,顯然有利于打開局面;随着雙方逐漸熟悉,可靠變得越來越重要,能夠履行諾言成爲關系走向深入的基礎;當雙方關系繼續深化,能否準确理解和把握客戶需要和期望,就變得至關重要;因此,可靠這項特質在雙方關系各個階段都很重要。
當然,客戶對企業的信任度與客戶對供應商服務能力的認知度直接相關。我們服務客戶的能力越強,經驗越豐富,成功案例越多,客戶就對我們越信任。信任度的建立也不能僅僅依靠銷售人員孤軍作戰,而是要充分借助組織層面力量,讓銷售人員能夠借勢更好地推動與加速客戶信任度的建立。
喜歡這篇文章
請爲我點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