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關鍵部件之一,芯片在車輛硬件配置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随着技術進步,汽車芯片持續升級,其叠代速度明顯快于整車更新步伐。對于老款車型而言,所搭載的舊款芯片無法滿足系統升級需求,甚至還可能引發車機卡頓、死機等一系列故障。爲了緩解用戶 " 換車趕不上換芯 " 的焦慮,部分車企推出了付費芯片升級服務。
車企爲何會推出芯片升級服務?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極氪便針對旗下極氪 001 車型推出過芯片升級服務,将原車的高通骁龍 820A 車機芯片免費更換爲當時主流的高通骁龍 8155 芯片,實現 CPU 和 GPU 性能全面提升。近日,小鵬、零跑和星途也紛紛發布芯片升級計劃,将座艙芯片升級爲當下段位最高的高通骁龍 8295P 芯片,同時增加更多的功能,吸引大量用戶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座艙芯片,部分車企還推出了智駕芯片升級方案,升級後的車輛可支持高階智能駕駛功能。
這些車企之所以推出芯片升級服務主要是基于軟件更新來考慮。随着 AI 大模型、高階智駕等功能加速上車,對于芯片算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芯片叠代的速度又非常快,這就導緻很多新車在上市後不久就面臨性能落後的情況。在汽車智能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單純依靠 OTA 的軟件升級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用車需求。以城市 NOA 爲例,一些老車主雖然可以通過 OTA 升級到最新的系統,但由于芯片算力不足,進而無法正常享受到這類高階智駕功能。據車質網數據顯示,近幾年有不少車主抱怨購買車輛後,廠家長期不推送 OTA 升級,嚴重影響使用體驗。據了解,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在于這些車輛雖然帶有 OTA 功能,但交付時的硬件配置卻難以支撐軟件升級,廠家對此也無能爲力。
據相關統計顯示,43% 的國内車主平均 3 年就會換車,5 年内換車的比例更是達到了 60% 以上,換車周期較幾年前明顯縮短。通常來說,汽車更換周期一般在 5-8 年,很多車主在車輛遠未達到正常使用壽命的情況下就選擇換車,并非全都是因爲車輛的核心零部件,如發動機、變速箱或電動機等出現了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車輛無法正常使用車企不斷推出新功能。
芯片升級并非一蹴而就

由于車載娛樂系統集成度相當高,常用的座艙芯片往往與 MCU、内存、電源管理芯片等電子元件排布在一整塊主闆上,因此給汽車更換芯片,實際上是更換了搭載芯片的整個 " 域控制器 "。以小鵬汽車爲例,近期推出的芯片煥新活動僅研發費用就需要約 900 萬元,這其中不單單隻是芯片的價格,還包括 " 域控制器 " 元件更換的價格以及更換其他相關硬件的費用,并且在更換芯片後還要進行軟件适配、車輛測試和驗證,以及提供售後服務等,巨額的投入将考驗車企對于成本的控制。
之所以說更換芯片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工程,原因在于升級芯片過程中,研發和測試所占的比重較大,難度不亞于開發一款新車,車企将面臨硬件和軟件多個方面的技術挑戰。不同車輛在硬件和軟件方面存在差異,可能導緻升級後的芯片與原車系統不兼容,需要車企在更換芯片前進行充分的技術評估。而當更換芯片後,還要考慮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等軟件層面的适配情況,需要進行詳細的測試和驗證,以确保其能夠在保證穩定的情況下充分發揮性能。
相比于企業自身的技術問題,車主的對于芯片升級的接受度也尤爲重要。一方面,部分車主對于付費升級的模式接受度較低,認爲車企應該免費提供升級服務;另一方面,部分有意願進行芯片升級的車主也持觀望态度,畢竟更換芯片的同時也會對整車電氣架構和電路系統進行改動,擔心升級後會出現系統不穩定,或引發其他一些新問題。因此,如何打消車主的顧慮,提升對于芯片升級的接受度,也是車企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歸根結底,車企推出芯片升級是爲了服務于車主,如果車主都不買賬,那就失去了價值。
車企受益、用戶滿意 芯片升級可實現雙赢
就芯片升級本身來說,無論對于車企還是消費者,都有着積極意義,可以說會形成一種雙赢的局面。
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方面,芯片升級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一些老款車型存在的車機系統卡頓、反應遲鈍等問題,并可以通過 OTA 進行持續升級,延長車輛使用年限。另一方面,通過芯片升級,還可以爲車主省去換購新車所需的高昂費用,保障車輛能跟上汽車技術發展的節奏,享受到最新的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功能,全面提升用車體驗。此外,經過芯片升級後的車輛,在二手市場上往往具有相對更高的保值率。這意味着用戶在未來換車時,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回報。
對于車企而言,首先,提供芯片升級服務就意味着車輛具備升級硬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可以支持車主持續享受到更多汽車新功能。這樣一來,就會賦予車輛本身更多的附加值,吸引潛在客戶的關注,提升産品市場競争力。
其次,提供芯片升級服務,體現了車企對老車主的重視和關懷,有助于增強車主與品牌之間的情感聯系,提高其對品牌的忠誠度和認同感。老車主在享受到升級帶來的更好體驗後,不僅會更願意繼續選擇該品牌的後續産品,還可能會在其社交圈子分享芯片升級後的體驗,無形中幫助車企進行了口碑傳播,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車企提供芯片升級服務不但可以爲車主帶來更新的用車體驗,也給車企提供了新的盈利點,有望構建出新的商業模式。目前,已經有車企開始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以星途爲例,近期針對旗下星紀元 ET 車型推出付費升級活動,限時權益價 4999 元,座艙芯片由高通骁龍 8155 升級至高通骁龍 8295P,并且運行内存提升至 24GB,存儲内存提升至 256GB。
芯片升級或成趨勢 車企應重視産品設計與服務保障
可以預見的是,付費芯片升級未來或将成爲行業流行趨勢。建議車企在進行整車産品研發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硬件升級的重要性,提供更多的軟硬件冗餘設計,爲日後的芯片升級留出足夠的空間。随着車輛軟硬件冗餘設計的不斷成熟,車企也可以考慮重新規劃整車叠代周期,通過更換芯片延長老款車型的生命周期,适當降低改款頻率,以避免出現 " 背刺 " 老車主的情況,對于品牌口碑塑造也有積極作用。
另外,由于目前車企在進行硬件布局時,集成度較高,很難做到單一硬件的 " 即插即用 ",往往會牽扯到很多與其有關聯的其它硬件。這樣一來,升級的成本就會變得更高,最終無可避免地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建議車企未來在規劃諸如芯片等硬件時,能夠采用獨立的結構設計,并形成标準化,讓硬件升級變得更加簡便。就好比家用電腦升級一樣,換個 CPU 或者增加内存條就能夠顯著提升運行性能,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車主的接受度,還可有效降低升級的成本。
再有就是,車機在進行芯片等硬件升級時,需要考慮到整車質保的問題。一般來說,更換後芯片将享有獨立的質保期,這個質保期可能與原車質保期不同。如果更換芯片涉及對車輛原有電子系統或控制系統的改動,且這些改動導緻其他部件出現故障,那麽可能會影響原車質保的有效性。這也是部分用戶對于更換芯片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議車企在進行硬件升級前應明确質保範圍、維修或更換條件等細節問題,并主動告知用戶。有助于用戶在更換芯片時做出理性的決策,保障其合法權益,避免後續可能出現的維保糾紛。
總結:
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脫離硬件進行軟件升級不僅會受到兼容性和性能的限制,還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風險。在技術支持和市場需求推動下,一股以芯片爲代表的車輛硬件升級風潮正在悄然興起,有望成爲車企提升市場競争力和用戶滿意度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