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隻要連了網,全世界都是《狂飙》。
高鐵刷,微博熱搜,抖音片段。
甚至逛個淘寶,也能刷到老高最愛。
劇的熱度更是一騎絕塵,襯得别的劇仿佛沒播。
圖源:雲合數據
雖然大結局了,但去頭尾可食的蝦系風味,還是讓不少人前仆後繼地加入追劇大軍。
嗯,肉叔雖然又氣又恨地追完了,一想起《狂飙》,還是忍不住吞口水。
對,口水。
衆所周知,《狂飙》,AKA《狂吃》。
如果《狂飙》是一出橫跨21年,展現黑傘如何紮根這座二線小城,并根系繁茂壯大的人間浮世繪。
那飯桌,無疑是使其鮮活的一筆重彩。
這場戲,國産劇終于拍對。
01
《狂飙》的飯桌,廣東地區人民肯定非常親切。
故事發生的地點雖是架空設定的京海,但取景自廣東台山、江門、開平一帶,加上主演張頌文也是廣東人,除了親切的粵語和閩南語,飯桌也有濃濃的粵味。
開場,就是高啟強衣錦還鄉,在老家辦村宴。
這村宴,非粵語區的觀衆看了可能會有點摸不着頭腦,這一大盆是啥?
盆菜。
最面上擺放也有講究,硬菜六個(數字吉利)+預示着花開富貴的西藍花
在廣東,凡有大場面,必吃盆菜。
别看這大盆雜七雜八,講究得很。
這一大盆,裡頭有三層,底層放吸味的蘿蔔、支竹、油豆腐等,第二層是主菜焖豬肉,最面上那層就是撐場面的雞鴨蝦鮑魚海參等硬菜。
當然了,《狂飙》的飯桌,還是以日常居多。
比如街邊随處可見的軟糯腸粉。
在廣州待了快7年的肉叔表示,沒放醬油是真的不能忍,不過導演組也解釋了醬油不放是因為怕演員弄髒妝發。
看起來很鮮的豬腳竹升面。
哥哥還是疼老弟,面裡不多的豬腳肉還要挑出來給弟弟
看着一定很貴的海鮮打邊爐。
下面這個可能是海鮮粥
以及打工人最愛的幹炒牛河。
都是廣式風味。
當然了,最最鮮明的,還要屬第三篇章出現次數最多的福祿茶樓。
這應該是個吃早茶和宵夜的地方,高啟強在茶樓正廳謙和堂還有個專台。
強哥包絕對大台
隻要不用出去應酬,或者需要跟自己人以及安欣見面,高啟強能在這解決一天的飯。
早上,有時是一碗生滾粥(一周就一次油條)。
用預先煮好的白粥加新鮮肉料以及切碎的菜心、生菜粒一鍋鍋滾熟,配上一壺咕嘟咕嘟一直煮着的茶。
有時是一桌蝦餃啊、馬蹄糕啊這些早茶點心。
中午麼,早茶就吃到中午了,隻要在福祿茶樓,肉叔就沒咋見他們吃過中飯。(沒記錯的話,僅有的一次還被殺手攪黃了)
晚飯或半夜,還有味美又養生的砂鍋粥、糯米雞……
安欣:來一次貧一月
除了日常餐桌,時不時當邊角料,出現在畫面或者演員台詞中的湯,也是一大特色。
當然了,說飯桌,繞不過去對安高有重要意義的大年夜的餃子。
雖然大家覺得,在南方城市大年夜吃餃子太違和,肉叔覺得,導演的回應不如張頌文在收官小作文裡,給"高啟強"的人物小傳裡溫馨。
圖源:南方人物周刊
阿盛上個月說,他的班主任是北方人,冬至那天請他和幾個同學去家裡包餃子,說北方的餃子特别好吃,餃子皮是自己手擀的,不是我們市場那種機器壓出來的,煮完特别彈牙。阿盛還說,北方年三十的年夜飯也會包餃子,這次回來要給我一展手藝,這小子,從小腦子就好使,什麼都是看一遍就會。我也有信心,今年我這桌飯菜一定能震驚他。今年京海特别冷,看完春晚,我還想再煮一碗湯圓給小蘭吃,她喜歡花生芝麻餡的。
——張頌文微博
《狂飙》的飯桌,給劇打下了結實的地基。
如此,搭建起來的,就會是一座日常、有煙火氣且可信可感的城市。
花這麼多功夫在吃上,是導演徐紀周有意為之。
掃黑除惡,是現實奇觀,但要拍得與曾經已有的類型劇不同,就得着重"現實",得有人物,能讓觀衆相信這就是真實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有共情,有同感。
肉叔得說,讓角色好好吃飯,于一部現代劇,隻是基本。
《狂飙》能脫穎而出在于,他們都在吃飯,又都不止吃飯。
02
聊起人情世故時,有一個地方總是被拿出來舉例,飯桌。
在中國的飯桌上,如何碰杯,如何舉筷,如何夾菜,甚至如何敬酒,都有門道。
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的名詞,中國式飯局。
曆史典故裡,那些關鍵事件,就有不少發生在飯桌,比如鴻門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曹操煮酒探劉備……
飯桌,導演徐紀周是有心要拍實,拍好。
中國人情社會正常的生活狀态就是有事情了坐下來談,在飯桌上解決問題。吃飯永遠不是為了吃飯,吃飯永遠有其他目的。
目的不一樣,吃法不一樣,表一層淺一層的意思也不一樣。
這是中國人情社會的交往交流方式,但大家看的都是吃飯之外的玄機。
新京報 |專訪《狂飙》導演徐紀周,解碼戲裡戲外,新京報
所以《狂飙》的每一頓飯,都吃得不單純。
初階的,鞏固人物。
清廉正直的指導組跟着安欣吃街邊腸粉,AA。
這種人來人往的小攤位,也是警察接頭的好地方。
中階的吃戲,既貢獻笑點,又推動劇情。
混進監獄當卧底的安欣,怎麼最快引發混亂,又能和瘋驢子有直接交集。
搶飯呗。
安欣作為新進來的小弟,碗裡僅有的幾片肉全都被其他人"借花獻佛式"地送給大哥。
安欣呢,一勺一勺扣回,連"老大"瘋驢子的也不放過。
用自己的辦法,成功立住了"憨小夥"人設,又激怒了養尊處優慣了的老大。
高啟強第三篇章裡,低着頭一個人坐在大排檔吃砂鍋粥,被見過一次面的小年輕熱心戲谑,接着被浩浩蕩蕩十幾個馬仔小弟迎上豪車。
肉叔強烈建議加入國劇"霸總出場"名場面。
當然,這場戲,"反轉"隻是最弱的功能,它被放在2021年開頭,并非偶然。
彼時,高和高的強勝集團,已經完成隐身。
從黑老大洗成了外表無害的良民大叔,藏匿于日光之下。
而這,也是《狂飙》吃戲的高階所在。
小小一方的飯桌,何嘗不是映照京海局勢(安&高情勢)的沙盤。
03
肉叔看到過一個說法,安欣這個角色,受制于正派,所以血肉薄。在劇裡,我們沒有見到過安的家,沒見他好好吃過一頓飯。
反而,高啟強就生動享受多了。
确實有道理,但肉叔覺得,如此對比,恰恰反映出二人所執。
安欣,沒有生活,雙商在線,卻硬逼自己斬斷人情。
高啟強,狠厲狡猾,卻需要一張羊皮保命。
前者要實現目标,要無情;後者要壯大洗白,得會做人情。
人情越潤物細無聲,那把暗傘就越堅實。
所以,我們形容不出安的飯桌,高啟強的飯桌卻花樣百出。
富麗堂皇但冰冷的"讨好"。
一條魚就能讓他臉上出現殺意。
一頓空調房裡熱氣騰騰的火鍋,就能收服異己。
聽話的,活;不聽話的,"熟"。
面對指導組,高發出最不動聲色的示威,靠一盒飯就搞定。
高啟強愛吃,更會吃。
但他,又絕不隻是飯桌上的饕餮。
高是九十年代國有體制逐步瓦解後下崗潮的一員,是被時代浪潮淘剩下的沙子。被時運丢棄過,因而為人魚肉的底層,不得不懂得投機。
最體認"富貴險中求",一旦有機會,便咬牙賭一把。
高啟強就是一個典型的機會主義者,嘗到一點權錢的滋味後,胃口便收不住了,越吃越大。
04
如果說,安欣生活上的單薄是遺憾,那高啟強的飯桌,對其某種程度是種彌補。
全劇最重中之重的吃飯戲,都在高啟強與安欣這對雙雄上。
細膩描摹兩人是如何從警民/朋友關系,走到警黑/敵人關系。
高啟強與安欣過半的見面,都在吃。
有了警察局的餃子之交,也為了高能在菜市場不被為難,安欣和高啟強成了明面上的朋友。
初次坐一起吃飯,就是在菜場裡的炒粉檔。
隻是注意畫面前景,炒面時的爐火在構圖上似乎幾近燒到飯桌,燒到高啟強身上——
暗示名為"權力"的欲火已經掩不住了。
也正是這頓飯,安欣對高啟強的教誨,無意卻又注定的,滋養出了另一個他。
和他交好,給他推薦《孫子兵法》。
從他與安欣坐在一張餐桌上的那會起,市場裡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曾經欺淩他的小龍小虎,全都看向他。
他們的眼神滿是各種情緒的含混,好奇的、羨慕的、畏懼的。
這把明牌的傘,卻播下一顆貪婪的種子。
第9集,豬腳面首次登場。
p.s. 導演采訪裡說道,還是張頌文提議的要拍豬腳面,因為"吃豬腳面有(廣東的)辨識度"。
這是第一次出現兩人對立,各占畫幅兩邊的局面。
此時高啟強身上已疑點重重,安欣初斷他牽涉徐雷的命案。
高啟強還是像之前那樣,為安欣擦桌子,擦筷子。
此時高啟盛、唐小虎,其他有作案嫌疑的都已經被帶去警局問話。
唯獨安欣破例,先以朋友的身份,跟高啟強吃飯,勸他說出實情。
但已經把替罪羊和口供都串好了的他,不急不慢,連豬腳都記得拿起來嗦一下湯汁,再啃幹淨那骨頭上的肉。
安欣問什麼,他都對答如流。
甚至在猜到局勢已經倒向自己這邊,他慢悠悠地再要了一碗豬腳面。
顯然,已是反客為主。
安欣給他下最後通牒,讓他一分鐘内招供。
高啟強卻鎮定地擡頭看了眼牆上的神像,接着埋頭吃面。
那是關羽武财神像,代表着忠義與招财。
隻是高啟強要獻忠的,不是安欣所代表的法治秩序,而是反面——
講人情的"黑"道。
這一刻,兩人日後徹底的分道揚镳,昭然若見。
略顯貪婪地再吃多一口面
第二次豬腳面。
走上黑道後的高啟強久違地跟安欣吃飯。
這回他們各吃各的,高啟強不再為他擦桌子筷子,安欣也不再幫他添勺辣椒。
高也體面地吃之前要擦擦筷子
這碗面吃得極快。
安欣也不再聽他唠家常,單刀直入地查案問話,完事一句也不願多說就起身離開。
連飯錢都提前付好
多年後安欣曾問過高啟強:你這麼想跟我一起吃飯呢?
他頓了一下,回:想。
隻是想吃飯嗎?
其實是想做朋友。
可悲的是,哪怕在最初,他們都算不得是純粹的朋友。
故事進入第三篇章後,他們見面的地點,成了高有專桌的茶樓。
在逼仄的炒粉檔,肉叔覺得,他們之間還存有"惺惺相惜"的一點友誼之光。
如今,最豪氣的大圓桌,促成了全劇中兩人最遠的距離。
正反打鏡頭裡,一桌子食物的隔擋,愈發加劇了他們的距離感。
他們仿佛老友般叙舊,卻再無情可言。
還是要說回餃子。
頭尾呼應,串起二人"一枚硬币卻互為正反"的宿命感。
就在大結局當晚,餃子直接爆上熱搜第一。
故事開頭他們在拘留所相遇的感動,宛如才發生在昨日。
還是新手警察的安欣,熱心善良,想法子讓被扣在局裡的高啟強與家人"隔牆"吃上年夜飯。
那時的高啟強感激地向他舉杯:安警官,新年快樂!
最後一集,安欣再一次給他帶餃子。
探監室裡,他們之間橫亘着一道越不過的檻,以及面前有一根根鐵杆阻隔。
離得很遠。
直到安欣說給他送餃子來了。
鐵杆消失,他們越過這道"法"的檻,打破了物理的,心理的隔閡。
距離,消失了。
兩人回到最初的坦誠。
-如果倒退20年,我會不會給高啟強吃這頓餃子?
我張嘴就說:打死我都不會的
-你會的
差點就成了的朋友。
糾葛二十年的貓鼠。
彼此人生軌迹交疊,自此巨變的可憐人。
命運狂飙之下,沒有赢家。
本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