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季雨)現如今,"AI 換臉 " 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隻需一張照片,經過 App 的合成處理,就能瞬間成為另一個人,但 "AI 換臉 " 一直缺少專門的法律法規對其約束。近日,《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發布,改變了這一局面。《規定》明确,提供智能對話、合成人聲、人臉生成、沉浸式拟真場景等生成或顯著改變信息内容功能的服務的,應當進行顯著标識,避免公衆混淆或者誤認。12 月 14 日,現代快報記者對現存的 AI 換臉市場進行了調查。
△換臉 App 界面
規定
國家三部門聯合發布,規定 "AI 換臉 " 應有顯著标識
近年來,深度合成技術快速發展,在服務用戶需求、改進用戶體驗的同時,也被一些不法人員用于制作、複制、發布、傳播違法和不良信息,诋毀、貶損他人名譽、榮譽,仿冒他人身份實施詐騙等,影響傳播秩序和社會秩序,損害人民群衆合法權益,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12 月 11 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明确了深度合成數據和技術管理規範,要求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和技術支持者加強訓練數據管理和技術管理,保障數據安全,不得非法處理個人信息,定期審核、評估、驗證算法機制機理。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對使用其服務生成或編輯的信息内容,應當添加不影響使用的标識。
不僅如此,《規定》還提到,提供智能對話、合成人聲、人臉生成、沉浸式拟真場景等生成或者顯著改變信息内容功能的服務的,應當進行顯著标識,避免公衆混淆或者誤認。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采用技術手段删除、篡改、隐匿相關标識。
調查
仍有 App 無标識肆意換臉,整個換臉過程不到 10 秒鐘
"AI 換臉 " 有了 " 緊箍咒 ",網友們認為,《規定》的出台是應對科技時代來臨的一條必要舉措。他們紛紛在網絡上各抒己見," 支持!AI 配音騙了多少中老年人 "" 屬于是嚴重侵權了,特别是那種拿别人的臉來惡搞诋毀的 "" 利用 AI 技術違法亂紀坑蒙拐騙者必須嚴懲!"……
△記者換臉後的畫面
12 月 14 日,現代快報記者對現存的 AI 換臉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仍有 App 無标識肆意換臉。記者下載了應用市場内 7 款可 "AI 換臉 " 的 App,并逐一進行了測試。記者選取自己的一張正面照,在這些 App 裡進行視頻換臉。在這 7 款 App 中,有 2 款必須進行充值升級為 VIP 才可使用,另外 5 款皆可以免費使用。在可免費使用的 "AI 換臉 "App 中,有 3 款可直接輸出無任何标識版本的換臉視頻。
△換臉 App 界面
這幾款 App 設置有不同風格的模闆,包含有明星、網紅、素人等,使用者可以挑選自己心儀的模闆,既可直接換臉。整個 "AI 換臉 " 過程不到 10 秒鐘,一個或性感迷人,或可愛呆萌的換臉視頻便誕生了。在測試中,這些換臉視頻不論是從清晰度還是逼真度來說,都非常高。
案例
江蘇小夥陷 "AI 換臉 " 騙局,被騙 11 萬後才發覺不對勁
國家三部門之所以給 "AI 換臉 " 立規矩,歸根究底還是因為近年來有關 "AI 換臉 " 騙局層出不窮。
2021 年年初,來自東北的小李和媽媽來到南京旅遊。這時,她的大學同學小王通過 QQ 聯系了她,并說自己的表姐生病住院了,急需用錢。小王通過一段四五秒鐘的視頻通話,打消了小李的疑慮,掃描對方傳來的二維碼将 3000 元錢轉了出去。
不過令小李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如此謹慎,還是上當了。對此,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五老村派出所民警張子旭判斷,小李看到的小王那段視頻,很可能就是犯罪分子得到了小王的一些信息,比如她的面部照片,通過 AI 換臉技術,找一段在醫院裡的視頻,把小王的臉切到醫院實際拍視頻的那個人臉上。
同年,江蘇常州的一個 90 後小夥子,明知可能遇到了裸聊騙局,但出于好奇,他想看看騙子的套路,結果好奇害死貓,隻因露了一下臉,就被騙子的 "AI 換臉技術 " 給坑了。
騙子 " 精心 " 制做了一段他的 " 裸聊視頻 ",把僞造的 " 裸聊視頻 " 發給小夥後,又附上了他的手機通訊錄。在騙子威逼之下,小夥隻能答應對方的轉賬要求。直到 11 萬元全部轉走,騙子才罷休。
律師
在法律層面,國家正在逐步完善相關的監管體系
在實際生活中,科技的發展加上 " 僞造 " 合成技術的升級換代,這讓 " 人臉 " 保護形成巨大挑戰。
江蘇漫修(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衡曉春表示,2021 年 11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2021 年 1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行,對 AI 換臉方面的法律問題,作了具體的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僞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可見,在法律層面,國家正在逐步完善相關的監管體系,以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維護群衆人格尊嚴。"
衡曉春提醒大家,網友們不要輕易向他人或 App 提供自己的人臉、指紋等個人生物信息,不過度在社交平台分享清晰可見的動圖或視頻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一旦發現有異常,及時報警。
(圖片來源 App 頁面截圖 編輯 陳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