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于露)近日,南京大學文學院珍藏的一本《難民回憶錄》引發廣泛關注,手稿寫作于 1938 年,作者吳雁秋為南京大屠殺親曆者。在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前夕,南京大屠殺再添史料今天伊人飄雪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南京大屠殺親曆者回憶錄手稿首度公開,快報記者對話手稿發現者,歡迎閱讀~
現代快報訊(記者 于露)近日,南京大學文學院珍藏的一本《難民回憶錄》引發廣泛關注,手稿寫作于 1938 年,作者吳雁秋為南京大屠殺親曆者。在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前夕,南京大屠殺再添史料新證。
△《難民回憶錄》封面
△《難民回憶錄》首頁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難民回憶錄》手稿全文 19137 字,由 1937 年 8 月 15 日侵華日軍飛機投彈日起,至 1938 年 3 月 24 日止,以七個半月的南京——六合——南京流亡經過為本,記述了期間種種遭遇、見聞和感想,最後署 " 雁秋記廿七年三月于五間廳住宅 "。
△《難民回憶錄》尾頁
手稿的發現者,南京大學文學院圖書館館長黃靜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整理、考證,在《文學研究》(2022 年 10 月版)刊發學術論文《< 難民回憶錄 > 的文史價值刍議》。12 月 11 日,現代快報記者聯系采訪了黃靜,聽她講述珍本背後的故事。
現代快報:您是何時發現《難民回憶錄》的?
黃靜:我是南京大學文學院圖書館工作人員,每隔幾年,我們館都會對特藏庫進行盤點,确認圖書是否在館,保存是否完好等,這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因為卡片目錄不太方便讀者檢索,2021 年冬天,在将目錄數字化的過程中,為了增加更多可供檢索的信息,我翻到了這本手稿。
看到 " 民國廿七年八月 ",也就是說 1938 年的 8 月,我是從現當代文學專業畢業的,對這個年代比較敏感,就多翻了幾頁内容。因為要繼續工作,本身頁數也不多,我就用手機拍了下來,工作之餘慢慢做閱讀和整理的工作。
手稿讀下來後,我發現這是親曆者的日記體回憶錄,從 1937 年的 11 月下旬開始有正式的具體日期記錄,非常貼近南京大屠殺的時間,這個價值是不需要多想的。
現代快報:您做了哪些案頭工作?手稿的作者吳雁秋是誰?
黃靜:做研究要有務實的态度,在發現手稿後我首先整理了文字。手稿是繁體字,豎排,沒有标點,我就先進行了整理,給它斷句,将特别明顯的錯誤與地名做了一些标識,整理成方便大家閱讀的版本。
第二步就是考證手稿的真實性和作者身份。作者太不出名了,在任何地方檢索不到這個人,手稿中記載的劉天囚等人反而可以找到,因此在考證作者時,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春節都沒有過好,一直在琢磨這件事。後來我從材料出發,分析作者曾經任職的法院,翻《司法公報》,不過也沒有結果,大概職位比較低。峰回路轉,第二年開春,我在南大圖書館新的數據庫中,檢索到吳雁秋在法院任實習書記官的職務。确認有這個人的時候,很欣喜,他留下這麼一份手稿在這裡,現在形象終于逐漸完整起來。此外,我在張憲文老師主編的《南京大屠殺史料集(72 卷)》中,也找到了吳雁秋作為保長收集侵華日軍證據的記錄。
第三步,我分析了手稿的史料價值,包括史學價值、文學價值,乃至社會學、教育學價值。
現代快報:手稿中,令您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哪些片段?
黃靜:作者在手稿中提及自己在南京 -- 六合多次往返,中間有一次回來,他的母親向他講述了面對日軍的一個場面。這其實是幸存者的一段口述史,關于陷城後日軍掠殺平民的記錄:" 母告我汝等過江之翌日,在汝處看門,南京陷落,日兵挨戶檢查,進門時有一兵因言語隔閡無法傳達,該兵酒後手持刺刀向我索錢,我用手表示身上沒有錢,該兵氣忿之下用力一推,将我推倒地下,險遭非命。未逾片時對門與隔璧(壁)被該兵用刺刀接連戳死,兩人當時血流如注,屍身橫倒地下已多日,經地方人收殓擡埋。日兵兇惡毒辣,言之曆曆可畏。"
還有作者在回南京的路上看到的場景," 所見公路兩旁房屋破壞,無一完整,田間死屍壘壘,或卧或仰,曬得黑而發赤,群犬争食。" 這是南京大屠殺之後的一個記錄,讓我印象深刻。
現代快報:在整理、考證手稿研究的過程中,哪些地方讓您特别感觸?
黃靜:我以前沒有從事過相關研究,日常工作是比較枯燥的圖書采編、整理、上架。同時正在讀博士,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始了這項研究工作,期間大量閱讀與南京大屠殺相關的文字,其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館長朱成山論文中的一句話讓我十分有感觸,"30 多萬不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中國人的生命,這些死難者的背後是一個個曾經溫暖的家庭。"
這句話也讓我感受到這本回憶錄的價值,30 多萬是什麼樣的概念?是刻在牆上的名字,是名字背後的家庭,所以《回憶錄》的作者在手稿裡其實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活生生的家庭,所有的曆史記錄,不單單是冰冷的資料,這與我原來對曆史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現代快報:請講述一下這本手稿的價值。
黃靜:就像我在論文中提到的,創作動機往往決定了其存史的價值。書寫方式則更多體現寫作者的個人能力和修養。從戰争史料價值來看,作者吳雁秋是普通難民身份,因避難六合,回憶錄本身對南京剛淪陷時日軍在南京所作暴行的直接描述不多,但隔着長江聽聞的三天轟炸聲,江水飄紅,沿途屍體,茶館所見所聞,這一路的流亡曆程同樣給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戰争逃難現場和災後民衆慘境。
《難民回憶錄》作者吳雁秋自認 " 不能不将暴日慘殺真實情形披露以留我子孫參考于後 ",可見動機所在,彰顯了為國存史、教育後人的曆史責任感。同時,他的回憶記叙的行文特色及文學性,亦足證了該書稿的曆史人文内涵。從多方面來看,《難民回憶錄》的史料價值都應待重視和利用。
現代快報:聽說這份手稿将被影印?
黃靜:是的,上世紀 80 年代,這份手稿就在南京大學文學院了。因為目錄卡片上隻有 " 回憶錄 "" 吳雁秋 " 這幾個字,沒有太多師生關注。手稿現在保存得非常完整,但作者本人自己肯定翻過很多回,因為裡面有些文字是校過的,有标注和增删的痕迹,還有一些後來的思考在裡面。
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将到來,在這樣的特殊曆史節點,《難民回憶錄》也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學院希望将手稿影印,我整理的手稿也很快就要在《媒介批評》上全文刊發,以後可能會和原文影印一起出版,這樣也能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曆史。
我最早做考證工作時,還有一些未解決的疑問,所以遲遲沒發,想能更完善一點,但導師告訴我研究是無窮盡的,就是一個不斷發現不斷完善的過程。我接受媒體采訪,也是想讓更多人看到這份手稿,尤其是作者的後代看到,我想知道他後來怎麼樣了,或者他後代生活得怎麼樣了。
關于南京大屠殺親曆者回憶錄手稿首度公開,快報記者對話手稿發現者就介紹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伊人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