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傑瑞 · 卡普蘭 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與倫理學教授
來源 | 中歐商業評論,管理智慧
咨詢合作 | 13699120588
編者按:
現在沒有釘馬掌的人了,
但有了替換輪胎的
《中歐商業評論》(以下簡稱:CBR):
有人擔心随着人工智能的應用,創意、決策類的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技術所取代。但也有觀點認爲,伴随新技術的出現,會創造新的工作崗位?
傑瑞 · 卡普蘭(以下簡稱卡普蘭):
我認爲人工智能技術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并不是一個很有益的想法,不如把人工智能當成是一個自動化的持續性過程。
如果你回想曆史上自動化的演變,想想我們曾制造過的機器,就會發現自動化有更高的效率,更節省成本。所以新技術并不是取代人類的工作,而是取代高成本的人類工作。而且,當我們應用自動化時,産品和服務會更加便宜,這反而會擴展市場,财富也因此而産生,這部分财富會被消費,自然也就會産生更多的工作崗位。
人們也會因此需求更多的汽車,居住更好的房屋。他們購買遊艇,把孩子送去接受更好的教育,這些都會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
所以當有些人因爲自動化的應用而失去工作時,新的工作崗位也因爲新增的财富而誕生了。想想 100 多年前,幾乎所有人都在農業或其相關領域工作,甚至在美國也是如此。從那時到現在,起碼有 50%~70% 的人口失去了他們的工作。我們現在沒有釘馬掌的人了,但我們有了替換輪胎的。
總體來講,這些都是對社會有利的。但是,對那些失去工作的人來說,新增加的工作崗位與之前所進行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對這些被自動化取代的人們的确是個不好的消息,但是對其他人來說卻是很好的,他們可以學習新技能,得到新工作。
CBR:
您認爲哪些行業受人工智能的影響最大,存在被颠覆的風險?哪些行業會受益于人工智能的發展?
卡普蘭:
這很難回答,因爲人工智能是一種非常基礎的科技。它對各個工種,各個行業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電視在 20 世紀 20 年代剛剛被發明時,發明者想到的是可以用電視教醫學院學生怎麽做手術,完全沒有想到娛樂等方面的用途。電腦在 20 世紀 50 年代被發明時,IBM 的創建者托馬斯 · 沃森曾經被問到電腦的銷售目标,他的回答是 6 到 7 台,因爲能夠想到的唯一買家隻有美國政府以及軍方。希望我能比他們看得稍微遠些吧。具體來說,那些目标明确的任務、完成過程分工明确、數據精準,那麽人工智能會對它們自動化的道路大有裨益。
就好比自動駕駛汽車,目的是從 A 點到 B 點,分工要麽是加速,要麽是刹車,隻需要一個二元抉擇,就是人工智能可能發揮作用的潛在領域。但如果是酒店服務員就很難人工智能自動化,因爲牽涉到太多的活動,并且對具體需要進行什麽工作也很難定義。
如何在未來建立人機之間的協調關系?
你有沒有聽說過 " 拟人化 " 這個詞?人們非常鍾愛他們的狗時,通常就會把狗視爲人類。我們通常也把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等等拟人化。要說 " 關系 ",我想是由于拟人化而産生了誤解。我們和人工智能之間并沒有關系,它們隻是機器,所以我們并不需要擔心這些。我們建造它們,利用它們,甚至可以毀壞它們。
有時我們會造出瑕疵品,它們會被用于不好的用途,但我不認爲這是一種所謂的 " 關系 ",因爲這個詞太過人類化。我們需不需要擔心人機之間的協調關系?我認爲這個問題應該變成:" 我們該怎樣保證制造出好的産品與機器來達成目标,而不是制造出不良的機器,導緻問題。"
人們還會讨論諸如此類的問題:人工智能會不會發展出自我思考、邏輯思考等行爲?如果會,将導緻出現哪些問題?
你知道自動駕駛汽車嗎?當我們把它稱爲自動駕駛汽車時,對工程師來說是一個意思,但對普通民衆來說卻是另一個意思。對工程師來說,自動駕駛汽車隻是通過雷達或相機收集數據,并經過數據分析,進行判斷,最終做出是否刹車或加速等不同決定的程序過程。
但當我跟我母親說要購買一部自動駕駛汽車時,她想象中這是有眼睛、有耳朵、并且會自我觀察自我思考的汽車。站在工程師的角度,自動駕駛汽車本身不具備任何思考行爲,它隻是控制汽車的行動。除非自動駕駛汽車在你決定去辦公室,它卻把你載到了沙灘時,它才能真正地被稱之爲 " 自動 " 駕駛汽車。機器本身并沒有任何自身的目标或欲望,它們按照我們的設計進行工作。它們不會活過來,不會進入瘋狂,也不會代替人類統治。
你提到母親對人工智能的相當不理解,那你是否認爲我們需要讓人們真正理解人工智能的意義?
當然。當你第一次接觸 Siri 時,你會感到驚訝 " 哇,電話裏面有個人啊 ",但是你很快就會意識到,這隻不過是用戶界面發生了改變,利用你的語音,通過技術處理,電腦編程将它轉化爲一個指令組。要知道,這類應用并不會嘗試取悅你,它們隻是工具。
留聲機被發明的時候,人們聽到盒子裏演奏的音樂大概是 20 世紀 20 年代,人們當時震驚了。你可以通過一個機器演奏整段音樂的創意,這本身在當時就引發了非常大的争議。因爲我們在當時所想到的唯一能做這些事情的是人類。如果機器就可以演奏音樂的話,我們該怎麽辦?其實這是人工智能發展曆史中經常遇到的。
社會要承擔起相關責任
随着初級智力工作逐漸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企業人力資源策略需要如何應對?
首先,這并不是 HR 應該擔心的問題,而應該是社會應該爲此承擔責任。社會應該有責任去幫助因爲新科技的出現而被取代的人們,最好的方法就是幫助他們學到未來需要利用到的新技能。
我也經常會問自己,企業該針對這些做什麽嗎?但答案是否定的。企業應該做企業本身應該做并且擅長做的事,也就是制造好的産品,雇傭人們,然後創造利潤。但如果有一個良好的政策,例如開辦職業培訓學校,并不教授你基礎知識,但教授你職業技能,似乎不錯。問題是,誰來支付學習新職業技能的成本呢?
如果你已經 50 多歲了,你會的技能隻是種植水稻,那麽對你來說,獲得經濟來源就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如果社會中這樣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就必須改變我們對資助這類人進行職業培訓的态度了,這樣我們就不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失去工作。所以這更應該是一個社會政策,而非企業責任。
人工智能在未來減少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方面,是否也能夠起到一些作用?
的确有關聯。我覺得人工智能有加速自動化的潛力,一旦自動化就意味着我們可以利用更少成本做出更多事情。所以,在人工智能自動化發展後,實際上會讓中國的整體人群保持更高的生活水準。
因爲勞動力如果在減少,但仍然能夠通過自動化達到過去同樣的效率與目标。所以我認爲人工智能正好可以填補勞動人口消減和勞動人口再次成型之間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