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迪爾說史 ,作者 SOUL 迪爾
筆者之前介紹了背叛八路軍、最終在解放後被逮捕歸案的原河北遊擊軍第十二路軍總指揮柴恩波的事迹,這回就來介紹另一位與其有着相同命運軌迹的叛将、原河北遊擊軍第十路軍總指揮趙玉昆及其身邊人的事迹。
趙玉昆,出生年月不詳,河北易縣人,祖上曾有些田産,但到其父親手中時已基本被敗光。因爲長得人高馬大,又從小不愛讀書種田,隻好舞槍弄棒,所以趙玉昆很快就和一群遊手好閑的地痞流氓混到一起。爲了搞錢來玩樂,趙玉昆一夥便經常幹些打家劫舍、綁票勒索的勾當,縣保安隊曾幾次将趙玉昆逮捕入獄,特别是最後一次,因爲涉案金額較大影響惡劣,趙玉昆被判了死刑,隻是因七七事變的突然爆發,讓執行死刑的事情耽擱下來。
1937 年 8 月,華北抗戰形勢急轉直下,中國軍隊很快大踏步後撤,易縣政府和保安隊也跟着一哄而散。眼看整個易縣淪爲三不管的無政府狀态,牢裏的犯人們自發紛紛跑出來,其中也包括趙玉昆和他在牢裏認識的七個好兄弟,他們跑到曲城一個親戚家裏,宰了一隻大公雞,飲血爲盟,指天發誓,決定要幹一票 " 大事業 "。很快,很多因抗戰爆發而背井離鄉的年輕人和一些無所事事的地痞無賴紛紛加入他們的隊伍。
趙玉昆考慮到光有小弟們可不行,還得請一位懂軍事、有影響的大人物來幫忙帶隊伍,于是便找到了在易縣、定興一帶頗有名氣的東北軍退役軍官宋學飛。宋學飛,1904 年出生于河北易縣一戶地主家庭,上過東北講武堂,曾在東北軍當過張學良的騎兵營長,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軍撤入關内,宋學飛對東北軍的不抵抗大爲不滿,便幹脆職回家,終日讀書飲酒。易縣縣長聽說他曾當過營長,便委任他爲易縣保安隊隊長。
宋學飛作爲本地保安隊長,自然早已聽說了趙玉昆的 " 大名 ",這會見其帶着隊伍來登門拜訪,隻好出來接見。雖然以前宋學飛曾帶着保安隊抓捕過趙玉昆好幾次,但後者也是有點腦子的,知道在當前混亂的局勢下,結交宋學飛這樣的大人物的重要性。宋學飛雖然不屑于和這幫強盜匪徒爲伍,但現在天下大亂,對方又人多勢衆氣勢洶洶,貿然拒絕必然兇多吉少,因此隻能同意入夥,并擔任趙玉昆的參謀長。
宋學飛
宋學飛随後對趙玉昆說,你既然要搞,就要把隊伍搞的大大的,而且一定要打出抗日的旗号,才能得到老百姓們的擁護。經過商議,衆人決定将隊伍的名字命名爲華北民衆抗日救國軍,由趙玉昆任總司令,其手下幾個小弟韓寶書、馬佩然、翟秀峰等則分别擔任團長。一同加入救國軍的,還有與趙玉昆一起在易縣坐牢的地下黨員白靜洋,因爲曾在牢裏給趙玉昆講過抗日救亡的道理,白靜洋被任命爲救國軍的政治部主任。
經過近兩個月的招兵買馬,趙玉昆一夥人很快湊齊了近千人馬,其中包括與大部隊失去聯絡的蔣軍排長于連波帶着的一個排的正規軍,此外他們還從易縣縣衙搞到了 200 多支剛買來沒多久的嶄新步槍,又從蔣軍潰兵手裏拾得 4 挺輕重機槍和一門隻帶三發炮彈的迫擊炮。靠着這門迫擊炮,趙玉昆愣是砸開了易縣霍山村大地主董茂軒的土圍子,把他手中的幾十條步槍全繳下,至此,整個易縣境内的地主們面對救國軍上門征錢征糧都不敢違抗。
救國軍成立後,趙玉昆把司令部設在離易縣縣城 20 多裏的高裏鎮,不過雖說部隊架子搭起來了,但因爲缺少軍官,招來的年輕人們整天無所事事,不是打架就是又幹起敲詐勒索的老本行。宋學飛有點看不下去了,提醒趙玉昆要整頓下軍紀,同時開辦了軍官教導隊,從士兵中提拔進步青年來進行培養,而由房曉星帶領的近二百名保定第二師範的高年級學生的投奔,正爲軍隊教導隊提供了足夠可靠的學員。
到 1937 年底,救國軍已經發展到三千餘人,随着隊伍規模的擴大,自然引來各方勢力的拉攏,首先來投奔的是一個名叫李耕耘的矮胖子,外号 " 李蠻子 ",自稱是黃埔軍校畢業生,趙玉昆一聽頓時肅然起敬,命令手下人好好招待此人。李耕耘不久也提出,要整編部隊,挂個正規一點的番号,不過由于他初來乍到人言輕微,趙玉昆又不管軍務,整天待在遠離司令部的一個村莊裏,隻顧吃喝玩樂聽唱戲和讨小老婆,這些事就耽擱了下來。
晉察冀一分區及第十路軍活動區域
1937 年底,八路軍獨立團一部進駐易縣西部的狼牙山去,建立了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另有蔣軍掉隊連長孟閣臣帶領的一夥潰兵,占領了易縣西南部一塊地方,再加上北面被日軍占領的易縣縣城和東面的平保鐵路,救國軍的地盤基本算是被匡死了。一想到這,連整天吃喝玩樂的趙玉昆都開始愁眉不展,這時政治部主任白靜洋突然發話道:" 鐵路東邊一帶剛成立了河北遊擊軍,聲勢非常浩大,連孟閣臣都接受了他們委任的第七路軍的番号。"
一聽到孟閣臣的名字的,趙玉昆就來氣,兩支隊伍曾因征錢征糧劃界問題發生過多次小沖突,他發話道:" 這姓孟的還真會找人撐腰。" 白靜洋随後說道:" 我已經和遊擊軍的孟司令員見過面了,他同意收編我們爲第十路軍,并派參謀王建業來擔任聯絡員。" 趙玉昆聽後轉向參謀長宋學飛,後者聳聳肩,說:" 我沒啥意見,反正和他們隔着一條鐵路,他們在行動上實際也支持不了我們,我們還是有很大的活動自主獨立性的。"
就這樣,1938 年 1 月,華北民衆抗日救國軍正式改稱河北遊擊軍第十路軍,仍由趙玉昆擔任總指揮,宋學飛、李耕耘分任正副參謀長,王建業、白靜洋分任正副政治部主任。經趙玉昆的許可,白靜洋開始在部隊裏物色進步青年,建立地下支部并培養政工幹部。爲打出名氣,1938 年春,宋學飛親自率隊伏擊了一支日軍運輸隊,打死打傷日本兵 20 餘人,繳獲了 4 輛日軍卡車及車上的大量軍事物資。
雖說都接受了河北遊擊軍的委任狀,但趙玉昆的第十路軍和孟閣臣的第七路軍還是矛盾不斷,爲了搶地盤經常發生流血事件。宋學飛起初是反對兩支抗日部隊這樣亂搞的,但逐漸的,他也覺得這個孟閣臣實在有點貪得無厭不像話,于是便施巧計,以 " 統一編制 " 爲名,請孟閣臣及其親信們來開會,然後将所有人當場扣下。在黨組織的調停下,趙玉昆最終同意以賠款爲條件将孟閣臣等人放走,而後者回去後則馬上食言拒絕繳納罰款。
晉察冀一分區司令楊成武
爲了緩解趙玉昆和孟閣臣兩撥人馬的矛盾,西邊的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一分區曾多次派人來調停,但收效不大。八路軍這邊,由于根據地尚未鞏固,對于這兩夥獨立人馬隻能先聽之任之,連他們的番号也一直不予改變,唯一的底線是要求他們不得不與日僞軍勾結。1938 年 9 月,河北遊擊軍進行了第四次整編,趙玉昆的第十路軍被改編爲冀中軍區第五軍分區獨立三支隊,不過由于與冀中軍區隔着一條鐵路,當地老百姓仍管獨立三支隊叫作 " 十路軍 "。
1939 年 1 月,由于孟閣臣铤而走險,與日僞軍暗中勾結,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立即連夜發兵,将第七路軍全部繳械,并将孟閣臣等主要頭目逮捕後槍斃。楊成武解決孟閣臣的時候,趙玉昆曾得到風聲,于是派人來要求參戰,楊成武警告趙玉昆别來摻和,守住他那塊地盤别讓日軍過來支援就行。事後,不僅日軍沒有任何行動,趙玉昆還收容了孟閣臣手下潰散官兵兩千餘人,其勢力立即膨脹到十二個團五千餘人。
1939 年春節,楊成武和一分區政治部主任羅元發帶着一分區主要幹部來趙玉昆司令部開會,要商量的事情是将獨立三支隊的建制關系轉移到晉察冀軍區,改稱一分區獨立五支隊,并派出幹部對該支隊進行整訓,趙玉昆對此自然不敢反對,畢竟孟閣臣部被解決才沒幾天。按照命令,獨立五支隊被改編爲三個團,團長仍由趙玉昆的三個親信擔任,由軍區派來的幹部王道邦、韓莊、王達和朱利等分任支隊政委、副司令、副政治部主任等職務。
開會期間,宋學飛私下裏求見楊成武,表示趙玉昆整天帶着三個姨太太,躲在司令部外的一個村子裏,吃喝玩樂抽大煙,實在不像樣,而且趙玉昆完全不信任他,把司令部大權都交給那個李耕耘處理,讓他很難開展工作,所以他已經不想再跟這幫家夥爲伍,想申請調去八路軍,當個連長排長也行。楊成武則安慰他說,組織上已經派了很多幹部到五支隊進行改造,希望他能堅持到改造工作完成,因爲如果他一走,李耕耘必然當上參謀長,那就不好辦了。
獨立五支隊政委王道邦(左一)
經過軍區政工幹部的幾個月的整訓,獨立五支隊官兵的軍政素質提升很快,各級幹部均由新提拔上來的進步官兵擔任,趙玉昆那幾個土匪團長在部隊裏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小。趙玉昆整天隻顧着吃喝玩樂,哪裏管得了這些,隻是偶爾來部隊視察工作時,看見政工幹部們又在給官兵們上課,總是自以爲是地嘟哝幾句:" 哼,狗皮膏藥,除了浪費時間還能幹啥子。"
不過爲了更進一步改造部隊,1939 年夏雨季結束後,楊成武又來到趙玉昆的司令部,下令:鑒于當前頻繁的反掃蕩戰鬥,軍區決定将老一、三團部署到五支隊的防區,原五支隊将調往後方山區進行整訓,這等于是向趙玉昆宣布,五支隊部隊将徹底脫離其掌控。爲了順利改造部隊,五支隊參謀主任、特務李耕耘被調去軍區教導大隊,結果其身份最終被查出,并挨了槍子,察覺出事情不妙的另一個特務、五支隊偵察科孫科長也悄悄攜槍逃走。
五支隊政治部主任白靜洋,雖然算不上趙玉昆的親信,但也被調去抗大二分校學習,後來他被查出曾在抗戰前加入過托派組織,一同加入托派的還有五支隊政治部下屬的曙光劇社的苑隊長,兩個人因此都被有關部門逮捕,從此下落不明。在當時華北各抗日根據地肅托運動的背景下,其結局恐怕不會很好,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有關部門才給白靜洋平反。
再說趙玉昆那裏,對于五支隊的被調離,自然是無法接受的,因爲他自己也清楚,正是有這支起家部隊的撐腰,他每個月才可以啥都不用幹就從軍分區領着每個月 200 大洋的經費,成天吃喝玩樂,而一旦淪爲光杆司令,這樣的好日子自然不會再持續多久。于是趙玉昆又恢複了其铤而走險的老傳統,1940 年 3 月,他打算利用手中僅存的十幾名親兵警衛,請楊成武等軍分區和五支隊高級幹部來赴宴,然後将他們一網打盡綁去投奔日本人。
烈士紀念碑上的白靜(敬)洋名字
五支隊副司令韓莊、政委王道邦等 20 多名幹部不相信趙玉昆就憑那十幾個人敢魚死網破,于是欣然前往赴宴。但楊成武則一向對趙玉昆有所懷疑,沒有馬上前去,而趙玉昆那邊,見軍分區楊司令遲遲不來赴宴,以爲陰謀敗露,隻好假戲真做匆匆招待了五支隊幹部們一番,随後即帶着十多名親信連夜逃往易縣縣城。趙玉昆投敵後,日本人封其爲易縣縣長兼警備隊隊長,專門與晉察冀一分區作對。
全面抗戰勝利後,趙玉昆改名換姓跑去北平隐藏起來,爲了掩人耳目他甚至不惜用滾燙的熟黃豆把半邊臉完全毀容。在老老實實當了四年藥材店老闆後,趙玉昆迎來了北平和平起義和新中國成立,他的膽子又大了起來,開始親自前往東北進貨藥材,結果想不到被一個在北京鐵路局工作的易縣老鄉認出,并在次年被有關部門逮捕歸案。趙玉昆随後被送回老家易縣,經公審後槍決,結束了其狼狽又迷茫的一生。
獨立五支隊的三個團後被縮編爲晉察冀一分區第 25、26 團,後第 26 團被調入晉察冀二分區,不久即被解散,而第 25 團則一直以主力團的身份活躍在晉察冀抗日戰場上。解放戰争中,第 25 團先後改稱解放軍晉察冀野戰軍第二縱隊 4 旅 11 團、解放軍華北軍區第八縱隊 22 旅 44 團、解放軍第一野戰軍 19 兵團 65 軍 193 師 578 團。
最後還得提一下第十路軍其他幾個主要人物的最後結局:
參謀長宋學飛後任第 25 團團長,晉察冀一軍分區司令部參謀長、晉察冀野戰軍三縱隊 7 旅副旅長兼參謀長、第 20 兵團 68 軍參謀長,1961 年被授予少将軍銜,最後于 1970 年病逝,終年 66 歲。
趙玉昆的小弟翟秀峰,解放後被有關部門逮捕,吃了好幾年牢飯,被釋放沒幾年後就去世。
趙玉昆的小弟韓寶書,曾任第 26 團團長,後帶着一個連叛變投降日僞軍,後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