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2》讓中國科幻又往前走了一點點。
但這一點點,已經讓很多同行坐不住了。
比如這幾年始終領先國内一個身位的韓國電影,花大力氣,也做了一部科幻。
然而,大概,也許——
很難得的,玩砸了?
貞伊
說很難得并不是誇大——
導演延尚昊。
手握喪屍破圈作《釜山行》,動畫版《豬猡之王》,商業大片風格小品兩手硬。
因此當他開口拍科幻片,金主爸爸奈飛甩出 200 億韓元(合一億人民币左右),還找來《鱿魚遊戲》主創趙相慶做服裝設計,甚至主角也一反科幻片常态,啟用兩位中年女性。
颠覆常規的野心可見一斑。
結果确實有些野過頭了——
豆瓣 5.3,IMDb5.4,爛番茄新鮮度 57%,内外口碑空前統一。
特效出色,故事無聊,議題淺薄,煽情狗血。
但 Sir 帶着懷疑看完之後發現:
《貞伊》的問題,不隻是它自己的問題。
也是對所有試圖推開科幻大門的電影人,敲響了振聾發聩的一記警鐘。
01
隻看了五分鐘,Sir 就知道延尚昊并非故意擺爛。
類型元素五髒俱全。
宏大的世界觀,有。
2135 年,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人類又雙叒叕遭受了不得不搬家的危機。
在地月軌道平面之間,人類成功建立了 80 多個适合人類居住的庇護所。
具體的城市風貌展現,有。
導演用他擅長的交通工具的切換,帶觀衆走進城市。
從地下的實驗室上來,坐上重甲、磁懸浮通勤公交,飛馳向星羅棋布的重工業城市。
再切換輕軌,城市又露出它的 B 面:
" 庇護所 " 部分紮根在廢墟,部分漂浮在海水裡。
垃圾滿布,窮人還在排隊領救濟粥,資本在末日進一步将貧富差距進拉大。
重大的危機,有。
外部危機在片頭字幕裡解決後,立刻開門見山。
自從幾個庇護所擁兵成立了自治國,人類内戰爆發,持續 40 年之久。大量資金投入軍備研發,耐打卻不靈活的戰鬥機器人常态化。
戰争英雄,有,還罕見是女性。
傳奇雇傭兵、軍事戰略家貞伊(金賢珠 飾),在槍林彈雨中走位風騷。
面對衆多戰鬥機器人,以一敵多、力挽狂瀾。
順便,秀一波流暢的械鬥特效。
沒錯,你熟悉的人工智能,也有。
曾經的貞伊因為一次任務失敗變成植物人。
科技公司因此看到了機會,想将她的大腦數據複制到戰鬥機器人,研發出最頂尖的生物兵器,稱為 " 靜 E" 項目。
項目誰來負責?
生意人頭腦還是精明——
貞伊的女兒尹書賢(姜受延 飾)作為 " 靜 E" 項目的研究組長參與項目。
設定類似《流浪地球 2》裡的劉德華:讓女兒研究以母親大腦數據為樣本的智能機器人,以此引出倫理和科技的兩難。
韓國影視工業确實有兩把刷子。
靠着佐料,就能提前把劇本的沖突和矛盾内核填得差不多。
而主菜更是想将電影拉高到另一個層面:義體。
但這服務可不是免費的,由技術公司提供,經國家批準。
A 型:法律保證了他們也能得到人類的待遇。
B 型:人類基本權力,婚姻、居住、遷徙、收養兒童的自由受到限制。
C 型:将大腦數據發送給授權公司或購買數據的公司,因為會創造無數相似的克隆體。
型号和價格,對應着韓國電影一貫敏感的命題:階級。
所有對末日的反思始于這個鏡頭:
一向思維敏捷、對待敵人如砍瓜切菜的貞伊,每到最後一擊時,會突然恍神。
被敵人當場擊傷,看着自己裸露的機械臂,驚恐萬分。
怎麼可能?
當複刻大腦被機械臂取出,扔入廢棄容器中 ……
這已經是第 17 次實驗失敗了。
這設定還挺有意思?
但,也僅限于設定了。
02
全世界科幻作品那麼多,出現相似的情況不可避免。
但,在《貞伊》裡。
從設定到鏡頭設計的查重率,未免也太高了。
Sir 随手截幾個圖,就滿屏是《機械姬》《銀翼殺手》《守望者》等經典科幻的影子。
△ 《進擊的巨人》:版權費給了嗎
更要命是俗套的劇情走向。
溫情而俗套的韓劇三闆斧:絕症," 車禍 ",宇宙中心呼喚愛。
關于電影最核心的懸疑,貞伊唯一一次失手的原因——
貞伊執行關鍵任務時,書賢正在做手術,因為弄丢了女兒送給她的挂飾,戰鬥時的她偶然在旁邊的車上看到了,一個分心,就被敵人擊中了 ……
嗯?
就這?!
就這。
不是戰争殘酷槍彈無眼,不是政治陰謀借機暗殺。
而是大公無私的戰神母親,又一次隕滅式地付出?
其實電影本可以處理得更高級些。
有一段劇情,書賢為了不讓母親淪為沒有戰争價值的性玩具,決定帶母親出逃。
她在貞伊再次測試時設套,讓她又一次被 " 擊斃 "(當然是假死)。
被小金所長發現後,順其自然地,啟動了戰鬥機器人,雙方開始交戰。
這一舉動觸及到了人腦替換的本質意義——
失去了本身肉體、進行人腦替換後的人,是否還是 " 那個人 "?
一個 " 忒修斯之船 " 式的問題。
就像科技公司第一個人腦替換的機器人金所長,他克隆的原腦是公司會長。
會長有着樸素的情感,想要 " 永生 "。
卻發現,這個有着和自己年輕時相似皮囊和舉止的 " 蠢貨 ",克隆之後非常崩潰。
我看着這小子
并沒有感覺他像我
這不是我
我隻是适當地操作他
然後像我的手下一樣使喚他而已
可惜,探讨到此為止。
當終極命題被化解成一個玩笑,必然隔靴搔癢。
電影最終還是在各種花哨類型,黑暗設定的掩護下,龜縮回 " 媽媽再愛我一次 " 的安全區。
而這。
絕不隻是韓國科幻電影的問題。
03
近年提起科幻電影,無論國内國外,大家總提起一個模棱兩可的詞:
工業。
尤其最近《流浪地球 2》的許多評價裡,都提到諸如 " 它将中國電影工業提高了一個境界 " 之類的說法。
《流浪地球 2》的确在許多方面推動了國産電影行業。
但電影的工業化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個許多人至今誤解的概念。
首先,工業 ≠ 特效。
更不是指畫面精細程度,機械設計水平,也不能說電影裡的 " 笨笨 " 能變成現實的商品就是 " 工業水平高 "。
這個概念比較複雜,Sir 今天不展開。
但概括來說,它更多是指電影在前期籌劃到後期制作過程中,這些龐大的工作量,在精細的标準下協同完成的 " 工業化模式 "。
特效有特效工業,但劇本也有劇本的工業化創作。
Sir 為什麼提這個?
因為這些錯誤的衡量标準,不僅無法實現電影 " 工業化 "。
反而加重電影的 " 工藝化 "。
在 Sir 看,延尚昊就是近年被工藝化捆綁得最嚴重的韓國導演之一。
題材,一部比一部時髦。
喪屍、邪術、超級英雄、地獄天使、人工智能 ……
卡司,一部比一部大牌。
《謗法》男主是《請回答》的爸爸成東日,女主是《素媛》的媽媽嚴志媛;《念力》男主是《7 号房的禮物》被誣陷的爸爸柳承龍;《地獄使者》男主劉亞仁,高配綠葉金賢珠、" 忠武路接班人 " 樸正民;《貞伊》還是韓國在威尼斯電影節獲得沃爾皮杯的影後姜受延(飾演書賢)的遺作。
可口碑,一部比一部拉胯。
甚至看每一部的心路曆程,基本上都是相似的。
嚯,還有這設定?
啥,這說得通嗎?
啊,就這,就這?!!!
先是用一個花哨的噱頭把你騙進來。
再用一堆流水線特效動作敷衍你。
最後,用俗套、沒有鋪墊的普世價值煽情。
——幾乎都是某種對《釜山行》的複制。
而這也是工藝化的特點:
對一種原材料,進行不同方式的加工,形成高效産出的工藝品。
《念力》是車廂大叔超級英雄的進化;
《謗法:在此矣》是喪屍狂潮的 plus 版;
《釜山行 2》,本以為會在南北沖突上作深入的讨論,結果隻是更多的飙車槍戰,獵奇殺戮,将末日街頭塑造成了一輛更大更寬的 " 火車廂 "。
導演自己并不是沒有意識到。
連續幾部電影的票房口碑雙敗,讓坦誠的延尚昊直言要反思。
但結果依然在爛俗的套路上飛馳。
工藝化必然導緻難看嗎?
不對。
Sir 絕不否認,電影藝術,尤其商業片創作有很大一部分工藝層面的工作。
問題在于隻有工藝。
在于将人類情感之複雜、命運之無常、以及各種宏大命題背後的微妙之處,通通搬上流水線,消解成固定熟練的流程。
這隻是導演的問題嗎?
也不對。
回到今天說的《貞伊》。
大場面、動作戲、科幻質感上都已經達到了一定水準。
科幻内核與人情流露卻雙重崩潰。
物理成因上,地月軌道之間為什麼能建造 " 庇護所 "?現在的地球和 " 庇護所 " 的關系是什麼?
政治背景上,三個庇護所成立的阿德裡安自治國,為什麼既能威脅其他 " 庇護所 ",還能威脅地球?成立的原因、之間的利益輸送是什麼?
女性身份上,為什麼沒有任何服役、訓練經驗的貞伊,能成為獨占鳌頭的戰争英雄?
影片沒有任何表現母親 " 軍事戰略家 " 的智慧,隻強調了一點——
能打就行。
母女關系上,女兒明知道母親外貌的 " 版權 " 已經賣了出去,批量複制的母親的臉就在儲藏室,這麼多年來她也無動于衷,既沒努力賺錢買回母親的版權,也沒狠下心破壞生産源、斷掉流水線,讓 " 母親 " 不再流通。
導演根本沒有在任何一個問題下狠勁。
但你回過頭看,電影許多地方都囊括着當下最火的話題:
女性互助、義體科技、元宇宙 ……
這恰恰印證着 Sir 兩年前提出的一種預測:電影将逐漸撕裂成兩種,大的越大,小的越小。
而那些面對更多受衆,能引起更多讨論的 " 巨無霸電影 "。
則隻能在各方束縛下趨于保守和安全。
這也是 Sir 為什麼在開篇就說。
《貞伊》可能隻是一部普通的爛片,但同時也敲響了許多科幻電影創作者的警鐘。
保守是科幻的天敵。
我們已然擁有了許多絢爛的特效,卻仍缺少深遠的想象,回味的情感。
即使以延尚昊自己的作品為例。
當年《釜山行》爆火,隻是因為獵奇喪屍和狂飙列車嗎?
Sir 仍記得,當初許多觀衆讨論的,是士兵面對小女孩的歌聲時,是否該扣動扳機;是結尾反派大叔變異時,潛意識說出老家地址時所展露出殘存的人性。
這些瞬間仍試圖在商業片框架下,挑戰這個框架。
說到底。
電影誕生于拓寬的技術,卻也是解綁的藝術。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西貝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