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 leitech
過去一年,廠商們接連發布了多款 AR 眼鏡,包括華為、OPPO、小米、谷歌、Nreal、雷鳥、Rokid、聯想、亮亮視野等,價格都在 2000-3000 元區間。但在這輪 AR 眼鏡的發布熱潮之中,大屏體驗忽然成了新的突破口,撐起了廠商和整個行業對消費級 AR 眼鏡的信心。
12 月 26 日,華為 Vision Glass 智能眼鏡正式開售,定價 2999 元。按照華為終端 BG 首席運營官何剛的介紹,華為 Vision Glass 最大的特點就是觀影體驗,采用兩塊 MicroOLED 顯示屏,提供一塊最大 120 英寸的虛拟巨幕。
華為 Vision Glass,圖 / 華為
觀影,還是觀影。AR 眼鏡似乎一下子變成了單純的顯示設備,這和幾年前 AR 概念大火時截然不同。
在 HoloLens 和 Magic Leap 之後,AR 眼鏡就陷入了長時間的沉寂,一方面是受限于技術實現,交互、光學顯示、性能發熱……這些難點要如何在盡可能輕的 AR 眼鏡産品中實現依然是一個難題,蘋果也受困于此,更不用說現階段就将産品價格打下來;而另一方面更為迫切的是,很多消費者也困惑于:AR 眼鏡到底能做什麼?
廠商們在 2022 年找到了—— AR 觀影。
大廠小廠都在做,AR 觀影成了突破口
從今年伊始,「觀影」已經成為了 AR 眼鏡的主要宣傳賣點。在華為 Vision Glass 發布之前,雷鳥和 Nreal 分别推出了旗下 AR 眼鏡産品。其中雷鳥 Air 1S 采用 Birdbath+MicroOLED 技術方案,宣稱可為用戶打造 130 英寸高清巨幕體驗,覆蓋觀影、遊戲、辦公、無人機、智能座艙等多個場景。
Nreal Air,圖 /Nreal
Nreal Air 更是号稱「巨幕化潮流生活的 AR 眼鏡」,對外宣傳中着重強調 AR 觀影體驗,還聯合蔚來打造了車載 AR 眼鏡—— NIO Air AR Glasses,主打車載影院概念,最新發布的蔚來 ES8 還進一步标配了 N-box 主機,支持同時連接 4 副 NIO Air Glass 設備,提供 4 塊最大 201 英寸的虛拟巨幕。
AR 眼鏡就用來看電影,如果放在 2015 年一定會覺得大材小用,但 AR 眼鏡看似有無限的前景,實際到落地在過去幾年卻一直面對技術、産品和場景結合等方面的大量問題。
微軟 HoloLens,圖 / 微軟
從邏輯上看,「AR 觀影」的合理性在于,主打虛拟大屏顯示大幅降低了 AR 眼鏡的性能需求以及 AR 交互的複雜設計,以有線為主的連接方式更是讓 AR 眼鏡聚焦到「光學顯示」方面,從而減輕了技術難度和重量;而在佩戴體驗接近普通眼鏡的同時,AR 眼鏡的近場顯示相對其他顯示設備理論上又能提供更具沉浸感的觀影體驗,2D 的電影資源也足夠豐富。
總得來說,這一輪 AR 眼鏡做了大量減法,功能聚焦在顯示,使用場景集中在觀影,産品設計接近普通墨鏡,更重要的是廠商們都看到了 AR 眼鏡主打「觀影」在消費級市場落地的潛力。具體到消費者的使用上,穿戴體驗和顯示體驗就成了兩個關鍵要點。
首先是穿戴方面,各家今年新推出的 AR 眼鏡都在往墨鏡靠攏,包括設計和重量。前者主要出于用戶心理考慮,以墨鏡設計降低産品的違和感和用戶使用的心理成本,後者很好理解,考慮到佩戴體驗,AR 眼鏡本身就在不斷追求重量的降低,即使對于近視眼鏡,普通消費者也尤為在意這一點。
Rokid Air,圖 /Rokid
「觀影」的使用場景對重量要求更高,一般的電影時長都在 90 分鐘 -120 分鐘,超過 2 個小時的電影作品也不在少數,像《阿凡達:水之道》更是超過 3 個小時,AR 眼鏡的重量一旦過重,隻會嚴重影響到用戶的觀影體驗。
根據各家官方提供的數據,Nreal Air 重 79g(不含線纜和鼻托),雷鳥 Air 1S 的裸機重量(去除線與前擋鏡片)為 82g,華為 Vision Glass 機身重量達 112g(含線纜),比起日常的近視眼鏡或墨鏡還有一定差距,但相比之前的産品方向在重量已經有了很大的優勢,Magic Leap 2(不含主機)重 260g,HoloLens 2 更是重達 566g。
而在顯示上,各家現階段基本都采用 Birdbath+MicroOLED 方案,Birdbath 光學方案能讓從頂部發出的屏幕顯示畫面經過一系列偏振片、分束器及透鏡等過最終彙入人眼,可以在較小的體積下實現較長的光程,使得 AR 眼鏡在形态上更接近普通眼鏡。
Birdbath 方案,圖 /Karl Guttag
同時 Birdbath 方案帶來的亮度衰減問題(實質是光線),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小尺寸 MicroOLED 的高亮度顯示優勢所抵消,這也是 Birdbath+MicroOLED 方案在這一波 AR 眼鏡中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
低清巨幕不如高清小屏,撬不動消費者
廠商常以「口袋巨幕」來形容現在的 AR 眼鏡,無非是想要強調兩個産品特點:便攜和大屏。
所謂「巨幕」「影院級」從開始就存在一定誤導。以 Nreal 為例,所謂 130 寸實際要在投屏模式下等效 4 米距離才能實現,201 寸更要在 AR 空間(主機端性能要求較大)下等效 6 米實現。
1080P 級别的顯示分辨率也決定了大屏的清晰度上限,而相比廠商宣傳的「xxx 英寸巨幕」,視場角更能體驗 AR 眼鏡顯示畫面覆蓋用戶視野的比例,以華為 Vision Glass 和 Nreal Air 為例,前者約 41 °,後者 46 °。
由于近場顯示的特點,AR 眼鏡确實能提供不同于電視和手機的觀看體驗,但同樣作為便攜設備,今天的主流旗艦手機提供了素質更高的屏幕和觀影體驗,還包括 HDR、杜比視界、全景聲等效果。無論是用戶習慣還是便利性,當下用手機屏幕觀影的優勢都遠遠超過 AR 眼鏡。
此外,現在的 AR 觀影設備,如 Nreal Air、雷鳥 Air 1S 和華為 Vision Glass 都需要有線連接手機或電腦作為畫面輸出的主體,并且僅有部分兼容設備才能連接使用,大大限制了用戶群體。
Nreal Air 需要有線連接,圖 /Nreal
而有線連接的方式注定對用戶不友好,每一次使用都要連接後再在手機端 / 電腦端進行一系列操作,使用結束後也要再斷開收納。
大量因素影響之下,導緻這些 AR 眼鏡更多被視為一種新奇的觀影體驗,然後被繁瑣的操作方式和體驗攔住,就被放在一邊吃灰。
VR 設備的演變已經證明了分體式道路的錯誤,整個行業轉向一體機設計後,VR 的銷量才迎來一輪爆發,Quest 2 上更是曆史性地突破 1000 萬台的大關。事實上,消費電子行業的無線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這不是廠商的一意孤行,而是消費者「用錢投票」的結果。
AR 的兩種路線:MR 和輕量化
羅永浩笃定 AR 将是「下一代計算平台」,庫克說未來沒有 AR 将沒有辦法生活,就如同今天我們無法離開手機。AR 被賦予了巨大的想象空間,科技巨頭和創業公司都将其視為智能手機一般的機會。
但即便技術實力和資金雄厚如蘋果,現在也造不出成熟的 AR 産品。多個消息源指出,蘋果預計要等到 2025 年才能發布首款 AR 設備,整個行業始終無法在眼鏡形态上解決性能、發熱、電池等問題,實現理想形态下的 AR 眼鏡。作為技術過渡,蘋果也預計将在今年發布一款 MR 設備。
根據 The Information 的最新報道,除了目前最大的 120 ° 視場角、自适應瞳距和單眼 4K,蘋果 MR 還有一些可能是為了 AR 「準備」的技術和特性,比如 MagSafe 磁吸充電方式、語音控制、磁吸式定制近視鏡片、眼球追蹤等。
此外,報道還指出蘋果團隊創建了允許用戶拖動 Mac 屏幕的 Map 地圖應用,并以混合現實模式顯示城市 3D 模型,另外還有一系列 AR 應用。
蘋果的野心毫無疑問更多在 AR,但蘋果選擇從技術更簡單成熟的 VR 頭戴的産品形态出發,以兼顧 VR 和 AR 的 MR 體驗作為主打,再逐步接近 AR 的未來。
但更多的 AR 廠商等不了,它們沒有蘋果的大量現金,高企的研發成本又必須盡快找到一定的變現路徑。Nreal 創始人徐馳透露 ,「我們之前融到的錢,基本都全用在研發上了。」
以觀影為代表的「顯示」方向成了一個出口,更容易的産品實現和更明确的需求場景,都在讓廠商們投身其中,接連推出主打「觀影」的 AR 眼鏡。但現階段的 AR 眼鏡仍然面對使用不便、顯示不佳等問題,隻有新奇的觀看體驗并不足以支撐一個成規模的市場。
可以說,今年集體推出的 AR 眼鏡形态一定不是未來,這樣的 AR 也一定沒有未來。不過,輕量化的産品方向和對垂直場景的探索,并不是一條死胡同。
谷歌在今年 I/O 大會也推出了一款「平平無奇」的 AR 眼鏡,主打翻譯對話場景,國内的亮亮視野也選擇了同樣的方向。米家眼鏡相機和李未可科技推出的 Meta Lens S1 則瞄準了戶外運動場景,後者主打攝像和語音導航。
OPPO 在本月舉辦的科技未來大會 2022 上還展示了旗下新一代 AR 眼鏡 Air Glass 2,重量僅為 38g,基本接近日常眼鏡的重量,主推翻譯、導航等場景。
OPPO Air Glass 2,圖 /OPPO
智能手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初代 iPhone 的使用場景除了傳統的通話交流同樣并不廣泛,甚至還沒有 App Store 和應用生态的概念。之後的十年,iOS 和 Android 不斷進化,再加上手機廠商和供應鍊技術的持續發展,智能手機才變成今天的樣貌。
AR 眼鏡也是。微軟和 Magic Leap 傾向從上往下,在完整 AR 功能的産品中試圖解決重量、性能發熱和電池的矛盾。而包括谷歌和華為在内的其他廠商,則希望由下而上,先保證基本的佩戴使用,再從有限的功能和場景不斷開拓,最終實現 AR 眼鏡的理想形态。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