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來源: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帆書 原樊登讀書(readingclub_btfx),筆記俠經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原公衆号授權。
責編 | 若風 排版 | 五月
第 8227 篇深度好文:4638字 | 7 分鍾閱讀
思維方式
今天,每個人其實都很 " 不容易 "。
尤其這代年輕人,跟我們祖祖輩輩的生活完全不一樣。
從童年、少年到青年,經曆了一重又一重的文化沖擊:鄉村城市、國内國外、求學就職、戀愛等等。
在這個充滿不确性的時代當中,還要不停地面對新變化、新生活。
其實大家都很緊張、壓力很大、很迷茫,也都想給自己松松綁。
但這個 " 松綁 ",并不等于躺平。
在我看來,年輕人有三大任務:
先認識世界,再是認識自我,随後是認識這世界萬千的生命。
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曆這樣一個不斷打開的過程,即使 " 松了綁 "、停下來之後,内心深處依然還會有更深的壓力、更大的焦慮。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三本書,試圖用它們回應一個現代的問題:
當下的我們,到底需要什麽樣的精神力量?
我把答案總結成三大精神支柱:
一是相信明天的勇氣;二是相信自己勞動的力量;三是相信人文的溫暖。
圖片
一、《飄》:不确定性下的信念感
" 學會感謝不确定性,因爲它讓人認識到生命最寶貴的内涵。"
" 最寶貴的東西是相信。相信的最根本落點是自己。"
" 任何一個人在艱難的時刻,一定要相信明天。"
第一個部分,我想講講在不确定的環境裏、在種種未知中,我們如何擁有信念感。
先跟大家分享的是作家瑪格麗特 · 米切爾的小說《飄》。
很多人對這本書有個誤解:以爲它是個愛情小說,其實它是本女性成長小說。
女主人公斯嘉麗三次婚姻,沒有一次是因爲愛情,她都是因爲賭氣、因爲利益、因爲金錢。
但爲什麽我們讀完還是很感動?
因爲斯嘉麗是南方種植園園主的女兒,她想嫁的人、她所有的生活想象都是來自于這個階層的過去。
但南北戰争發生後,炮火摧毀了她的一切,她什麽都沒有了。
最後,她冒着熊熊大火、冒着送命的風險回到了家裏,因爲在這裏還有他們的土地。
但等她真的回家後,發現生活更糟糕了:她的爸爸精神崩潰了,身邊所有人也都無比絕望。
這時斯嘉麗才第一次感覺到:她不能倒下,她必須要在這片土地上播種、在這片土地上重生。
斯嘉麗這才知道:原來自己過去那些優渥的生活,都是靠這麽多人支撐的。
在這種無窮的颠簸裏面,她忽然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
所以,我們有時候要感謝這種不确定,因爲在絕境裏面,沒有别的了,你隻有自己。
斯嘉麗終于意識到,自己沒有任何依靠,她必須開始承擔責任,從零開始,努力活下去。
小說寫到這個時候,寫出了這種女性的偉大轉變。
但光有這樣的轉變還不行,還有個最基本的東西:明天會怎麽樣?
明天總讓我們期待又畏懼,我們不敢說自己所有的堅持都會有結果。
就像奧地利詩人裏爾克所講:" 生活沒有什麽勝利可言,扛住就是一切。"
這時候,勇氣、力量和對明天的堅信就變得特别的重要。
就如同《飄》裏所呈現出的這種西西弗精神:
推一個大石頭上山,它很快就又會滾下來,永無止境,但還是照樣推。
聽上去有點荒誕,但人生本來就有很多荒誕,我們不能也不必畏懼。
記得上高中時,白天去學校,晚上經常要去山上的農場準備勞動。
上山時走公路要繞一個大圈子,但如果從便道上這樣穿上去的話路就短多了。
我很想從便道上過去,但又不敢,爲什麽呢?
那是一片墳地,晚上月亮照着白森森的?
當時我特别讨厭自己 " 害怕 " 這個點。
我不一定非要走這個便道,我可以走盤山道公路,我讨厭的是:爲什麽自己因爲畏懼而不敢走?
于是我就硬着頭皮往上走,走的時候不敢看身邊的墳,拼命低着頭。
後面發現不看更害怕,幹脆算了,就死死盯着這些墳墓看,看這些螢火飄。
走着走着,居然發現自己心裏面安定了:原來這些東西也沒什麽可怕的。
後面走了第二天、第三天……我反而越來越習慣、越來越 " 喜歡 " 這片墳地。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的,不要畏懼明天你要打開的東西。
就像我很欣賞斯嘉麗的一點是:特别的 " 敢 "。
我們原來是農業社會,大家是活在确定性中的,都喜歡年年歲歲花相同,喜歡人生風平浪靜。
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内心特别單薄,不敢相信明天、不相信自己 " 行 "、不敢想太遠的事。
但我們的社會有個規律,所有的今天都是在爲明天做準備,最可怕的是沒有準備。
這就是爲什麽我很喜歡《飄》的原因:任何一個人在艱難時世,一定要相信明天。
二、《遠大前程》:
擁有超越金錢的生命力量
" 生命和生命的關系遠遠超出錢和錢的關系。"
" 人一輩子不是活個身份:而是活一個自己豐富的内心。"
第二本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作家狄更斯的《遠大前程》。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麽呢?選擇。
但 " 選擇 " 這樣一個重大的方向性問題,對現代人來說卻特别困難。
因爲今天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疊層:
爺爺奶奶帶來的農業社會幾千年的傳統;爸爸媽媽是工業時代過來的;你自己呢,又帶着今天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
現代的年輕人身上生長着一個特别茂盛的生命,但同時又是個互相抵觸的生命。
内心深處,都是對立的欲望、對立的想法:
想要攀爬各種社會的階梯,想要掙更多錢,但又不知道自己每天辛苦努力掙錢的意義是什麽。
怎麽辦?這時,就有一個選擇的問題。
作家狄更斯也一樣,他在倫敦底層長大,生活很苦,爸爸小時候因爲欠債進了監獄,所以他一直特别渴望金錢。
馬克思講過一個 " 貨币成本 " 理論:我們在缺乏資源時,最渴望擁有一筆巨大的财富可以購買自己的生活。
狄更斯就面臨了這個問題,因爲他有了一次跨越:他變富了,二十多歲就變成英國少數的幾個大富人。
但變富有之後,是不是就幸福了?
我想起之前美國社會學家做的一個調查:他們專門去調查那些彩票中獎在上百萬的人。
問他們:" 你得獎之後是生活得更幸福了,還是不幸了?"75% 左右的人回答 " 變得不幸 "。
因爲他們原來的生活被摧毀了,别人看他的眼光也變化了,生活節奏也亂了。
很多人被迫搬家,還有人變成了消費狂。
這種幻象、這種對 " 金錢的迷思 ",在現代社會其實是特别容易掉進去的。
狄更斯就要寫這個問題。
他的書裏面的少年匹普從小父母雙亡、跟着姐姐姐夫生活。
這麽一個 16 歲的少年,在貧窮當中特别渴望能夠像誰呢?
他看到一個很富的老女人叫郝薇香,她住在一個大城堡裏面。
他覺得那樣生活真神秘、真好,而且那個女人身邊還有個小姑娘,長得非常美,匹普一下子就喜歡上她了。
但自己身份和人家又不對稱,他覺得自己需要更高的身份才配得上姑娘。
就在這時,忽然出現了個神秘人,匿名給了匹普一大筆财産,讓他去倫敦過上等社會的生活。
匹普以爲從此潑天的富貴來了,但是呢?他真過去了後,生活隻有完全不成型的各種消費、各種歡樂、各種沉淪。
這也是狄更斯在這裏想告訴人們的:金錢給你的是什麽東西?是你平白而來、沒有經過勞動和成長的财富,如果你掌握不了它的話,隻會給你帶來 " 巨大的垮掉 "。
所以你看,匹普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那種單純、那種快樂。
後來匹普得知了這筆錢從哪來的,是他從前偶然幫助過的一個囚犯敲詐來的。
因爲在他人生最絕望的時候,匹普沒有遠離他,而是給他帶去了吃的,所以囚犯感謝他,匿名給了他這個資助。
可囚犯的見識是有限的,他以爲錢可以解決一切,他以爲錢可以給匹普帶來幸福生活。
實際上不是,這個錢反而像泥石流,沖垮了匹普的生活。
唯一拯救他的人是誰?是匹普的姐夫,一個普通的鐵匠。
狄更斯的小說裏面經常出現這種純樸的底層。
你别看姐夫隻是個小小的鐵匠,他就是人們勞動的象征。
最後,匹普被他帶回去了,在打鐵這樣一個單純的、樸實的勞動生活當中,匹普突然感受到:人一輩子真的不是活出一個身份、身價,而是活出自己豐饒、樸素的内心。
人和世界的關系,說到底就是這樣的。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堅硬的現實、一個自由的靈魂,兩者之間怎麽對接?
我們不可能憑空而去,我們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這本《遠大前程》,就是要爲今天常常感覺迷茫、空虛的我們,帶來一種沉澱、一份重量。
我們追求一個什麽樣的遠方?然後中間準備付出多少?又該怎麽找到自己的創造點?
這些都是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比單純賺錢更重要的東西。
三、《獻給阿爾吉侬的花束》:
人文主義的情感溫度
" 人最可貴之處在于質樸的情感和愛的能力。"
相信明天是一種勇氣、相信勞動是一種價值。
但在今天這麽一個高科技的時代,我們還需要相信人文的溫暖。
爲什麽呢?我在上海每天都會坐地鐵,就非常有感觸。
有的人進了地鐵就拿着手機在看,一直到出站了、門打開,還是盯着手機,一路走上電梯,像個 " 遊魂 ",電腦和手機在控制着他。
我就發現一種失控:時間失控。
哲學上說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是自由時間,但我們每天這樣拿着手機,完全被它占有了。
這就讓我心裏覺得特别的難過。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本《獻給阿爾吉侬的花束》。
阿爾吉侬是隻老鼠,被科學家拿來做腦部手術實驗。
還有一個主人公叫查理,32 歲,智商 68,這樣一個智力障礙的人在文學裏其實屢見不鮮。
比如小說《傻瓜吉姆佩爾》,電影《阿甘正傳》。
爲什麽我們覺得這些人可愛?因爲他們 " 弱智 "。
" 弱智 " 之後,就隔離了那些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培養的得失、功利、複雜。
所以,從這裏來看,68 以上的智商好像隻能帶來一些奇怪的東西。
面對低智商的查理,人人都不防備他,因爲覺得他不懂。
他有個同事,特愛讓查理陪他見客戶,他覺得查理不會跟客戶私下勾結。
後來有位科學家發現:查理的眼神好總是充滿了擁抱這個世界的渴望,就選中他去做腦部手術,提高智商。
結果他不但提高了,而且提得特别快:68、78、88 ……最後一直到 150 多,超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
而當智商到達這種高度時,查理忽然看到了什麽?
他看到了身邊那些所謂 " 正常人 ",多麽功利、自私、自閉。
科學家爲什麽拿他做實驗?就是爲了争取名聲。
身邊的同事,其實并不如他過去以爲的那樣對他好,而是經常取笑他。
後來,他碰到了一個很好的女生,但他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愛不起來了。
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們生活裏面除了腦子,還有心,心在哪裏?
心是我們的感情,是我們對人文的關切,對人的體會和憐憫。
爲什麽有人會陷入孤立、隔絕和自私?
因爲他覺得自己很難,他用自己的邏輯來分析和認識世界,覺得自己怎麽都是很苦,别人都比自己好。
實際上查理,在智商達到 150 多時忽然才看到:别人比你更難,這就是人文,這就是溫度。
他在這時候,才體會到人最可貴的,其實是質樸的情感,是心裏面的這份溫暖。
而自己卻把太大的生命能量都放在智商上,因爲這是科學家做實驗的要求。
結果他隻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生命枯竭了、幹涸了、原子化了。
小說的最後,查理的智商急速下降,又回到自己原來工作的地方,又變成了一個智商低下的人。
但他卻覺得,這樣的狀态反而讓自己很安然。
我們這一代人,總是有很多焦慮:年齡焦慮、生存焦慮 ......
但回頭來想想,我們内心深處面對社會、面對人類、面對世界,有沒有一份溫暖的情懷?
試着找回這種情懷,讓它伴随着你,跟你的生存、你所做的事、你的選擇、你的聰明放在一起。
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就非常不一樣了,你會看到很多沒看到的東西,發現很多需要去做的事情。
就像電影《曼哈頓》裏,分開後的女主問男主的那段話:你爲什麽那時候離開我?你應該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的人還是會堅守原則。
地球永遠是一半黑,一半亮,我們盯着暗處,永遠在漆黑裏邊,我們看着光明,那麽永遠就是有一種轉動的力量,向日葵一樣。
人生有時候是無理性的,但書能夠讓我們向着光明看。
希望我們都能堅持這份相信。
書讓我們有了一個獨立空間,能夠跟周邊的喧嘩有所隔離。
*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