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國空軍從 3 月開始在加沙地區空投人道主義物資的效果,一個月來仍舊衆說紛纭;但美國軍方贊助支持的《空軍和太空部隊》雜志,仍于 4 月 5 日撰文盛贊了此次行動,分析了一番 " 這次柏林空運以來最大援助任務中的藝術與科學 ",也曝光了美軍 C-17 運輸機部隊執行這類任務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具備一定參考價值。
3 月 29 日,《空軍和太空部隊》雜志的記者随一架 C-17 參加了一次空投任務,目标是使用 2 架 C-17 将 46080 份 MRE 空投到加沙北部希法醫院西北方向的空投區,爲此每架飛機需要運載 40 個貨盤,并在短短 7 秒内将它們從尾部貨艙門推離飛機。之所以要如此短促密集地投放,不僅是因爲空投區面積有限,也是因爲風力變化較爲劇烈,因此一個合适的投放點就顯得非常重要。
" 我們依靠空軍氣象官員提供的情報和天氣數據,再由機組人員進行飛行前和飛行中的計算,以确保投放點盡可能的精确 ",C-17 從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起飛前,美軍中央司令部第 1 戰區保障司令部作戰官員奧爾森上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每次空投之後,空軍的 MQ-9" 死神 " 無人機會監控托盤落點,以便任務部隊完成後續評估
然而即使 C-17 擁有 " 聯合空投工具(CAT)" 機載任務系統,對低空風力的實時預測仍然是難點。在 3 月 29 日的這次任務中,由于估計的風力比實際風力偏大,最終導緻 C-17 在海岸線上空投放的 80 個托盤有多達 26 個掉入海中。盡管《空軍和太空部隊》雜志堅持," 将貨物扔到水中至少比貨物擊中平民更安全 ",但文章也承認爲了獲得漂浮在水上或陷入淺灘的貨物,出現了一些溺水事件。
從文章内所配視頻來看,在 26 個墜海的托盤中,至少有 2 個托盤根本就沒有開傘,而是直接砸進海裏。這種 " 空投水雷 " 現象的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美軍此次空投使用的這些直徑 19.5 米的降落傘的确不算高級貨,作爲一種低成本、低速投物傘,它們來自美軍各空降部隊的庫存(例如駐意大利第 173 空降旅),其中很多已經逼近乃至超過其 15 年的設計壽命。
圖中可見兩個提前落水的托盤
盡管奧爾森上校對此表示," 雖然庫存見底了,但我們具備‘恰好及時’的降落傘産能 ";但他也承認,當前的局勢使得美軍向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運送反無人機系統等軍事裝備的優先度,要高于運送降落傘這類人道主義物資的," 我們總得平衡一下我們的需求 "。
緊張的局勢不僅來自伊朗等 " 反美勢力 ",以色列在加沙地區幾近無差别殺戮的行徑,讓美軍參與空投任務的機組也頗爲緊張。這支 C-17 部隊幾周前才從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基地轉場到卡塔爾,并接受了空投的緊急訓練;根據文章中的解釋,這是因爲在美軍所有的 C-17 機組(三人架構)裏,隻有半數擁有具備空投資質的副駕駛或裝卸員,具備空投資質的機長更是不到 1/4。
相對其 C-130 機隊來說,美軍的 C-17 執行空投而非空運任務的比例确實不高
盡管 C-17 是一款使用電傳飛控的現代化大型飛機,但将總重達 25 噸的貨物在 3000 英尺以下的低空,以 " 絕對快、相對準 " 的方式投下,仍然需要機組成員的全力配合;而每次 6 小時的往返飛行,也讓這類任務比駐紮約旦的 C-130 機組要漫長好幾倍。此次參與空投任務的 C-17 上,普遍臨時增設 1-2 人的崗位,以幫助機組更好地完成任務。
空勤要加人,地勤也一樣。随着空投的持續,原本負責裝卸物資的佐治亞州國民警衛隊第 165 軍需連很快人手告急;爲此美國從本土征調了 28 名專業吊裝工人前來幫助,共同完成這些從日本、意大利等美軍基地搜羅而來剩餘物資的打包和吊裝過程,這很可能是美軍近期搭建前沿應急保障的常見模式。
作爲對拜登這番人道主義承諾的階段性總結,文章結尾統計了美軍一個月來的空投成果—— 50 萬份餐食和 15 萬瓶飲用水,并表示 " 每一點食物都會産生影響(原文爲 every little bit of food makes a difference)"。作爲負責此次行動的 " 糧草官 ",奧爾森也不忘宣稱," 這可是救命飯!我們有視頻和照片證據表明,那些孩子們正在吃可能是他們幾天來的第一頓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