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韓利明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後可以語人之疾病。" 古往今來,從醫之路并不輕松。
當前,我國對醫學生的培養實行 "5+3+X" 制度,即 5 年本科 +3 年碩士 / 醫師規培(規範化培訓)+ 博士 / 專科醫師規培。在選擇完成相應年限的學業後,他們需要作出選擇:繼續從醫?去大城市還是小城鎮?
疫情三年,醫護人員始終身處最前線,醫學生作為未來醫生隊伍的新生力量,在 " 羽翼未豐 " 之際,親曆與目睹了這場醫學前輩和病毒的 " 生死戰役 "。他們承擔着高強度工作,面臨被感染的風險和心理壓力。這些都或将影響他們的職業選擇。
相比于資源較為豐沛的大城市,也有不少醫學生選擇留在小城鎮。在那裡,醫生一向是親戚朋友心中公認的 " 鐵飯碗 ",他們被認為擁有社會地位和穩固的财富。或許他們尚未明白 " 白大褂 " 的真正含義,就已經被推着往前走。
近日,時代周報記者采訪兩位在疫情中畢業的醫學生,醫學專業或許并非他們的高考第一志願,在經曆碩士 / 規培的一線防疫支援,畢業後選擇回到小城鎮醫院,常規工作和防疫支援交叉進行。随着新冠感染高峰的回落,他們也回到本職崗位。
作為在疫情期間成長起來的醫學生,他們眼中的疫情情況如何?是否對自己的選擇後悔過?管中窺豹,基層醫療機構運營現狀如何?以下是他們的自述。
陳晨:後悔過,但從醫的滿足感無法用金錢衡量
新冠疫情爆發時,我正碩士在讀,同時在南方三線城市的醫院規培,這是一間以中醫骨傷、康複為重點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學校和醫院在評估感染風險後,暫停我們的一線臨床工作,直到 2020 年 5 月才陸續返回醫院。
前期,我繼續做些基礎性工作,包括寫病曆、辦理出入院手續等,帶教醫生也會給獨立值班、動手實踐的機會。随着疫情防控深入,醫院接到防疫和公共衛生任務,由于醫務人手不足,我們也被派遣到其他地方支援工作。
2021 年 6 月結束學業後,我經曆了一段尋找工作的空窗期,最後到隔壁城市的三級甲等骨傷專科醫院的正骨科工作,主要負責骨折或脫位的保守治療。同時也負責醫院轄區内的公共衛生任務。
在當地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院裡近 90% 的醫護都在外面支援核酸、方艙醫院等工作。當時我被派往方艙值班,一待就是半個多月,14 個工作日疊加 7 天自我隔離。那段時間醫院隻發放平均績效,好在方艙值班醫護每人每天會有 50 元補貼。
2022 年 12 月底,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當地很快迎來了感染高峰。醫院統一分派任務,取消所有休假,大家都在門診堅守。口罩、面罩、手套、防護服成為日常标配,最擔心的是醫護人員大面積感染下,醫院無法維持正常運轉。
好在我們挺過了最難的日子,集中在發熱門診的患者數量陸續下降,農曆正月初五左右,正骨科的患者人數明顯增多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似乎正在回歸。
但是回看疫情防控期間,醫院床位短缺、醫護人員不足等情況顯露無疑。醫院也在着手擴張,按照計劃,今年下半年我們會搬到新院區。醫院床位從 600 張擴張到 1000 張,作為配套,醫院也新招收了 200 多名醫護。
原本想讀軍校的我,已經從醫近一年," 醫生 " 這兩個字比我早先的理解重得多。老實說,我也曾在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後悔從醫,但就業後,我能在從醫過程中得到患者的肯定,獲得一些滿足感,這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林嶼:用動态心電圖 " 換 " 休息機會,工資未及預期
我出身于 " 醫學世家 ",2013 年填報高考志願時,家人曾以 " 醫生任務重、工作辛苦 " 等經驗勸說我選擇其他專業,或許是命運使然,我還是成為了醫學生。經曆了 " 隻要專業選的好,年年期末賽高考 " 的學習後,2019 年開始到市中醫院規培。
總結規培工作,每月領着 850 元的補貼,做些跑腿的活兒:在各個科室輪轉、寫病曆、辦理出入院手續,對提升專業能力的幫助并不大。甚至拖欠的獨立值班補貼,也是在我将事情發布到網上引發關注後,學校才支付的。
新冠疫情爆發後,規培生放假了一段時間,由于醫院人手不足,我們也參與到防疫工作,主要是疫苗普及和核酸采樣。
2021 年 6 月,我從針灸推拿專業畢業,回到縣城中醫院的康複科工作,主要負責針灸康複理療。這是小縣城的二級甲等公立醫院,承擔了城鎮裡大部分新冠感染病例的救治工作。
那段時期,我更多是在外面支援抗疫工作,曾在防控隔離點駐點半年,前倆月還有 50 元 / 天的補貼。駐點隔離期間,醫護人員緊缺,沒有安排輪休,哪兒有活就得補上。
當時我在隔離點連軸工作了一個半月,熬夜通宵的生活使我開始出現胸悶心悸失眠等症狀,做了動态心電圖發現心髒出現問題,不能再熬夜了,才返回家中休息。從隔離點回來的後遺症是生物鐘紊亂,白天睡覺,晚上對着天花闆發呆。
2022 年底,防疫政策調整後,小鎮的新冠感染速度比我們預想中的快得多,元旦前已經迎來感染高峰。那段時間發熱門診每天都有上百名患者排隊就診,住院内科沒有床位,很多患者都隻能推到其他醫院去。
我被抽調到發熱門診支援。當時醫院停止了核酸采樣,隻能根據患者的症狀判斷用藥情況,通常是一個中成藥和一個西藥搭配使用。醫院的藥物儲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但也沒有多餘的藥物可供儲備。
農曆春節期間,發熱門診的患者數量持續下降,醫院新招收了 70 餘名醫護,人手相對充足,我也回到了自己的科室。
這段時間醫院工資照發,但是績效已經快發不出來了。不管是主任醫師還是新入職的醫護,每個月都是統一績效 830 元。對我來說,有一份編制内工作,每個月兩三千的工資,疊加 4000 元的碩士補貼,加起來尚算可觀,但也不及預期。
回想當初的選擇,後悔是沒有的。我從大二學習針灸推拿開始,可以獨立解決家人身體的一些小疾病,正式工作後有了收入,學到的知識也給我帶來了一些正向反饋,這些都讓我感到滿足。
" 缺設備補設備,缺人才補人才 "
2022 年 12 月 20 日,國家衛健委發文加強對醫護人員的關心,明确要求合理安排工作任務,落實激勵保障政策,将醫務人員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作為職稱評審、崗位聘用的重要内容。要按照規定落實好臨時性的工作補助和績效工資等激勵政策。
據了解,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方已相繼為一線醫護人員發放數千元獎勵。上述兩位來自福建省的受訪者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獎金發放。
與此同時,基層醫療機構縮減醫護工資 / 績效等事件層出不窮。考慮到醫學生教育成本、醫生工作強度,如何在薪酬待遇中保障和支持醫護人員,有待重視。
另外,防疫政策轉向後,大量患者湧入醫院,醫療體系遭受前所未有的高飽和沖擊,醫護人員緊缺、病床數量不足等現狀暴露無遺。
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GAHA)主任莊一強博士曾向 " 八點健聞 " 表示,2023 年或将是秩序重建期,各級醫院進行重新梳理和定位," 缺設備補設備,缺人才補人才 ",最後才是考慮 " 永續經營 "。
現階段,新冠疫情感染高峰持續回落,對于康複的人來說,生活正在回歸久違的正常。但對于醫院和醫務人員,與疫情的對抗還在繼續,與醫院盈虧難題的對抗還在繼續。
(文中陳晨、林嶼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