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4 月 25 日訊(記者 高萍)近日有消息稱,部分地區監管要求轄内機構二季度起關鍵期限定存利率較上年二季度應降至少 10BP。另外,相關部門敦促銀行繼續下調存款利率。對于上述消息,有銀行内部人士對财聯社記者表示,協定存款、通知存款大概率會下調,但具體細節并不清楚。
4 月初以來,湖北、河南、廣東等地已有多家中小銀行下調了部分期限存款利率。近期,聊城滬農商村鎮銀行等銀行下調部分期限定存利率的同時,下調了通知存款利率。4 月 10 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修訂版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辦法規定,若銀行各關鍵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季度月均值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調整幅度低于合意調整幅度的,在 " 定價行爲 " 得分 ( 總分 100 分 ) 基礎上扣分。新規考察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落實情況。
業内人士分析,在這種情況下,爲争取達标部分銀行調降存款利率的意願比較強。從前幾次利率自律機制約束及銀行實際調整情況來看,合意調整幅度預計爲 10BP 左右,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銀行可能會略有差别。進入 2 季度,銀行負債成本管控必要性仍強,預計後續對于存款定價自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對協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創新活期存款定價進一步規範。
高成本存款量價管控?結構性存款規模趨降
從消息來看,監管還要求部分銀行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多位業内人士對此表示并不清楚細節。實際上,結構性存款規模下降已不是新鮮事。" 監管近幾年都在壓降結存規模,規模降低是趨勢。" 一家股份行客戶經理對财聯社記者表示。
根據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爲 45606.92 億元,環比下降 13.6%,同比下降 10.29%,創 2015 年以來的最低規模水平。另外,截至 2023 年 2 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爲 51191.96 億元,環比增長 0.63%,同比下降 12.97%。
部分銀行公布的 2022 年年報數據也顯示,結構性存款餘額較上一年末下降。中國銀行 2022 年年報顯示,2022 年末該行結構性存款餘額爲 5468.01 億元,上一年末餘額爲 6207.62 億元。招商銀行 2022 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結構性存款餘額 2427.64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235.53 億元,占客戶存款餘額的 3.34%,較上年末下降 1.02 個百分點。
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也呈下降趨勢。根據融 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3 年 3 月銀行發行的人民币結構性存款平均期限爲 144 天,較上個月增長 5 天;平均預期中間收益率爲 2.75%,環比下降 3BP。
招商銀行此前也曾表示,商業銀行存款增長面臨較大壓力,預計将面臨規模增長與成本管控兩方面的挑戰。将堅持核心存款增長的主體地位,維持核心存款較高占比 ;拓寬低成本存款派生渠道 ;持續加強對高成本存款的量價管控,應對存款成本上升壓力。其中,核心存款爲該公司存款内部管理指标,不含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等成本較高的存款。
" 結構性存款規模回落,是在強化存款市場監管的大背景下,銀行主動調整負債結構,以降低綜合負債成本。" 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表示,規模下降有助于降低銀行綜合負債成本,爲降低企業貸款和拓展業務創造條件。
中小銀行接力下調部分期限定存利率 通知存款出現下調
從市場情況看,4 月初以來,廣東、河南、湖北等地多家中小銀行下調了部分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下調的幅度有所差異。比如,4 月 8 日調整後,焦作解放農商銀行 1 年、2 年、3 年期限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較此前下調 35bp、30bp、45bp。廣東澄海農商銀行 4 月 1 日起調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1 年期、2 年期、3 年期、5 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由此前的 2.01%、2.35%、2.9%、2.92% 分别調整至 1.95%、2.3%、2.75%、2.78%。
對于部分地方法人銀行發布的下調存款利率公告,央行貨币政策司司長鄒瀾近期表示,主要是上次沒有調整的中小銀行補充下調,也有一些銀行是在春節前後存款利率上調後的回調。去年 4 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引導各銀行參考市場利率變化情況,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去年 9 月,主要銀行又根據當時的市場變化,進一步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其他銀行也陸續跟進調整。
近日,調整存款利率的中小銀行陣容不斷擴大。4 月 21 日,聊城滬農商村鎮銀行發布公告顯示,該行自 4 月 22 日起,調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均調降 5 個基點。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普通定期存款,該行七天通知存款的年利率調降 50 個基點。
對于 4 月以來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融 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可能是當地的監管機構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也可能是銀行自身息差空間收窄之下被迫下調利率。
2023 年 4 月 10 日,利率自律機制發布《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 ( 2023 年修訂版 ) 》,調整的核心在于新增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考核。2022 年 4 月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對于調整及時高效的金融機構予以适度獎勵。
劉銀平稱,新機制引入了懲罰措施,要求銀行各關鍵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1~5 年期四種期限)季度月均值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調整幅度低于合意調整幅度的,每個期限扣 5 分,最多扣 20 分。定價行爲總分爲 100 分,除扣分項外,主要考核銀行是否有不當競争行爲,以及存款成本較行業平均的偏離情況。
" 在這種情況下,爲争取達标部分銀行調降存款利率的意願比較強。" 劉銀平表示。從前幾次利率自律機制約束及銀行實際調整情況來看,合意調整幅度預計爲 10BP 左右,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銀行可能會略有差别。
近期,亦有消息稱,部分地區監管要求轄内機構二季度起關鍵期限定存利率較上年二季度應降至少 10BP,否則被扣分。
銀行存款利率調整空間多大?
資深金融政策監管專家周毅欽表示,由于攬儲壓力所緻,中小銀行自身調降利率的主動性較弱,所以更多是來自于存款自律機制的引導。目前,中小銀行與大行在存款利率上保持了較爲穩定的利差空間,因此大型銀行根據市場變化率先調整存款利率,随後中小銀行根據自身情況跟進和補充調整,并不會打破原有的利差局面,這樣兩者的存款利率差仍然相對穩定,維護了市場競争秩序。據了解,最終執行或與 MPA 考核直接挂鈎,所以,隻要是有條件的中小銀行存在下調利率的可能。
根據融 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數據,2023 年 3 月銀行整存整取存款各期限的平均利率(算數平均值,下同)相較于 2022 年二季度調整幅度分别爲:3 個月期上漲 8.1BP,6 個月期上漲 6BP,1 年期上漲 0.8BP,2 年期下跌 0.8BP,3 年期下跌 7.7BP,5 年期上漲 3.1BP。
劉銀平表示,根據新規則,相較于去年二季度的存款利率水平,截至今年 3 月,1~5 年期的利率降幅均未達到 10BP,3 年期降幅最大也仍未達到 10BP,各期限存款利率均仍有下行空間。
從不同類型銀行來看,國有銀行整體利率降幅較大,其中 2 年期、3 年期利率降幅爲 10.7BP、17BP,農商行 3 年期、5 年期利率降幅爲 15BP、10.8BP,已經達到合意調整幅度标準,其他銀行則各期限均未達到合意調整幅度标準,甚至有較大差距。
各類銀行中,股份制銀行的整體調降空間最大,2022 年二季度到 2023 年 3 月期間,股份行 1 年期平均利率上漲 5.1BP,2 年期平均利率上漲 4.9BP,3 年期平均利率下跌 1.8BP,5 年期平均利率上漲 9BP。如果按照下調 10BP 的标準,二季度 1 年期、2 年期、3 年期、5 年期利率分别需要下調 14.9BP、15.1BP、8.1BP、19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