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物聯網、AI、雲服務這些前沿科技不談,就連我們最為熟悉的智能手機,尚且存在相當高的認知門檻:僅僅安卓或 IOS,就能區分開使用習慣完全不同的兩類用戶。如今很容易忽視的一點是,我們付出了相當大的學習成本,才慢慢适應了這個電子産品時代;更遑論,讓幾乎未經任何訓練的老人,從拟物化的虛拟圖标,揣測圖标背後 APP 的用途,掌握手機用法了。
智能手機使用難,成為這個時代普遍困擾老一輩的問題。而貝殼卻另辟蹊徑,以 " 地産結合科技 ",讓父母一輩也乘上數字化的快車。
- 01 - 這項公益,幫父母跟上時代腳步
2022 年重陽節前後,貝殼的經紀人志願者走入社區,做了一件 " 儀式感滿滿 " 的事兒:他帶着 " 手機課堂 " 走進社區,為社區老人 " 開班授課 "。講解的對象,就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工具——智能手機。
這樣的活動在全國 55 個城市開展,已經持續 4 年,迄今已落地 4000 個社區,累計開課 1.5 萬節,服務老人 50 萬人次。這些數字背後,就是貝殼公益在 2018 年推出的 " 我來教您用手機 " 社區助老公益項目。
項目對内招募經紀人志願者,進入社區舉辦公益課堂,每節課一般持續 1 小時,根據社區情況每周組織 1-2 次課,以 5 節課為一期,内容以常用的手機功能為主。結課還會為老人提供 " 學士服 "、" 學士帽 " 等衣飾,組織 " 畢業典禮 "。
" 儀式感 " 并不是憑空而來。無論是貝殼公益一步步完善社區課堂體系,還是社區老人形成對的他們的依賴,都是一次次的探索與成功經驗複刻的結果。
重慶恩居經紀人李雪峰成為志願者的理由很簡單:作為退伍軍人和黨員,他想在精進業務的同時,為社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當小小會議室被 20 位老人擠得滿滿當當,老人們像孩子一樣舉手提問時,李雪峰真正體會到了老人對融入數字化社會的渴望,成就感和使命感在李雪峰心中油然而生。
李雪峰不局限于教學和示範,更和助教手把手教。一絲不苟和極度耐心的授課,讓李雪峰成為社區老人們熟知的 " 小李老師 ",甚至連手機支付密碼忘了,都尋求他的幫助。對李雪峰而言,手機課堂已經不僅僅是服務,更是信任的紐帶。
對于上海鍊家經紀人志願者高曉君,将老人帶入數字生活之中,則是一門學問。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這件事兒,并非貝殼公益首創,偶有老年大學曾嘗試過開展類似課程,但單方面的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而高曉君憑借自己社會學的教育背景,以及身為經紀人輔助一個個家庭做出置業決策的敏感度,更容易給出符合老人認知的情境化解釋,如将 APP 彈窗稱為 " 敲敲門 ",打開 APP 工具欄是在 " 抽屜裡找東西 " 等等。
" 小高老師 " 的親切、一教就會,讓老人們與她的交流并不限于手機,慢慢高曉君發現,老人是可以和年輕人實現同頻交流的;老人也并不願意讓手機拔高了與社會交互的門檻,都努力跟上數字化時代的步伐。
參加學習的老人當中,有忘記帶零錢也不會掃碼坐不了公交的,有開了幾十年車、卻受限于不會用導航不能參與自駕遊的,有在非典期間充當抗疫先鋒、新冠期間卻因為收不到社區群封控提示出門被批評的……
" 智能手機不應該是年輕人的專利 "
經紀人志願者的活躍,幫助不少老人跨越了 " 數字鴻溝 "。有的老人因為子女沒空和自己看電影,就自己完成了網購買票、叫網約車等全流程;有的老人學會了用修圖軟件做海報、賀卡,發到群裡與其他老人一起分享;有的流連于各種電商平台,對服裝潮流、優惠一清二楚,連兒媳都來咨詢選購穿搭……貝殼幫助下的父母們,在數字生活領域抱團探索,風生水起。
- 02 - 數字化生活,核心在于生活
時間拉回到 2018 年,貝殼公益确定了 5 項社區需要的公益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在走進社區、居委會的時候,事情卻并不順利:或許是出于老年人并不太依賴智能手機的成見,或許是出于對地産公司活動的抵觸,項目推廣遭遇了重重阻力。
" 我來教您用手機 " 最終還是首先在北京的一些社區試點開展,給社區老人傳授手機挂号、支付、便民服務等内容。
事實證明,貝殼公益做對了。
老人與數字時代隔着一個手機,攻克了網時代,受衆差異化、内容載體多樣化、課程複用性、一站式服務等需求不再是社區課堂和門店咨 " 用手機難 ",生活質量将會有質的飛躍。有獨居老人動容地說,感謝這門課,讓他們也可以自己挂号看病了。最終,中國獨特的城市社區文化催化、新冠疫情導緻的數字化深入、國家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的政策……多重原因讓 " 我來教您用手機 " 項目鋪向全國。
在地産做教研的鍊家 15 年老員工吳淑萍或許沒想到這會成為自己今後工作的常态。她有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也花了更多的時間與老人相處,深入思考老年人對手機的理解盲區,教學資料也進一步完善。吳淑萍發現,老人會做詳細的筆記,并把 ppt 打印出來用線縫成本,她又推動教材形成正式的課本。
随着服務深入,吳淑萍認識到,老人對學習的熱情和需求在不斷上升,一些酷愛歌舞和攝影的老人甚至琢磨起視頻剪輯。吳淑萍本也不會,但也投入精力自學,并納入教學資料。随時回複老人的問題,吳淑萍将答案收集,形成了欄目 " 每日一答 ",每天整理一個手機小知識發到群裡。
除了授課形式,貝殼公益倡導全國門店将公益行動常态化:老人到門店詢問手機用途用法,也能得到經紀人志願者的幫助,最大限度地發揮手機課堂的衍生價值。
随着需求水漲船高," 我來教您用手機 " 惠及的老人也跑步進入了互聯網時代。2022 年 5 月 26 日,助老小程序 " 善貝行動 " 正式上線。
在服務老人的過程中,貝殼公益團隊意識到,線下學習需要互聯網工具的補充。老人學得慢、忘得快,也很少專門跑到門店求助。小程序的上線,既方便了老人查漏補缺,也能夠方便老人接觸更多的知識。
且取老人依賴性較強的微信作為載體,小程序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入門門檻。目前,小程序包含兩個闆塊:" 線上課堂 " 和 " 社區課堂 "。
" 線上課堂 " 包含多個與手機使用及手機應用相關的教程短視頻,每個視頻的時長大約在 1 分鐘左右,短平快的視頻教學更方便老人記憶和反複學習。視頻内容也做了更細化的分類,确保老人能夠輕松找到所需内容。" 社區課堂 " 可以讓用戶查詢他們所在的城市是否有正在進行中的線下手機學習班。兩個闆塊形成了線上與線下的相互支撐,覆蓋了更多老人。
11 月 8 日,廣受老人好評的 " 每日一答 " 闆塊也入駐小程序,不再局限于社群,滿足老人的進階學習需求;同時還提供打卡按鈕方便老人記錄和查看自己的學習進度。
用貝殼公益的話來說,這是 " 用魔法打敗魔法 "。數字化生活是否便捷,取決于數字化是否服務于生活,而非為難生活。
2022 年,策劃 " 我來教您用手機 " 項目的貝殼公益團隊還榮獲了 2021 年全國總工會授予的 " 工人先鋒号 " 的國家級榮譽。" 我來教您用手機 " 也獲得了多項來自各界的知名獎項。
" 我來教您用手機 " 的推進曆程,也是貝殼公益更多傾聽老人心聲、更好貫徹人文關懷的過程。在服務老人期間,不少讓人動容的故事在同步上演,如失聯三十年的閨蜜進入數字化的世界後再聚首,經曆過戰争的老兵加入戰友群後方知自己親自帶過兵不久前在疫情中離世,喪偶老人依靠手機堅強打點生活、拓寬圈子……他們會懷舊,會渴求傾訴,會尋求共鳴,會因為無法融入時代而自我懷疑。貝殼公益的志願者們在竭其所能幫助老人融入這個時代,自然也關注到老人一系列衍生需求,如應急服務、健康知識講座、與他人互動、自我認同感等等。
産品是企業價值觀的具象化," 善貝行動 " 小程序很好地彰顯了這一點。貝殼公益的助老行動,也完整映射到了 " 善貝行動 " 小程序上。開發團隊表示,未來或許會整合貝殼平台的資源形成老齡人定向便民服務,小程序也将會關注、服務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打造成為真正的助老小程序。
那一天終究會到來,在此之前,貝殼公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讓老一輩先免于被社會邊緣化,不被時代抛棄,萬裡長征就走完了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