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中社報道,朝鮮國防部表示,朝鮮已經進行了水下核武器系統" 海嘯(Haeil)-5-23" 的測試,作爲對美國、韓國和日本舉行的聯合海軍演習的回應。此前,朝鮮曾多次公開 " 海嘯 " 系列武器,此次核武實驗旨在展示朝鮮具備打擊美國航母編隊的能力,引發廣泛關注和擔憂。不過,分析人士認爲,朝鮮似乎并沒有試圖 " 越界以挑起武裝沖突 ",同時該武器還沒有達到構成重大威脅的階段。
新武器測試回應美日韓聯合軍演
據朝鮮中央通訊社(KCNA)報道,朝鮮國防部 19 日表示:" 朝鮮國防科學院水下武器系統研究所在韓國東海(日本海)對其正在開發的水下核武器系統‘海嘯 -5-23 ’進行了重要測試。" 它于 2023 年初進行了初步測試,該國的新聞稿将其描述爲 " 水下核攻擊無人機 "。
朝鮮表示,這次的測試是對美國、韓國和日本本周早些時候舉行的聯合海軍演習的回應。" 我們強烈譴責美國及其追随者從今年一開始就嚴重威脅朝鮮安全的魯莽行爲,并嚴厲警告他們此舉将帶來災難性後果。" 朝鮮方認爲,軍事演習 " 構成了進一步破壞地區局勢穩定的原因 ",并被視爲對朝鮮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
16 日,美國海軍宣布,由其旗艦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卡爾文森号 ( CVN-70 ) 、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和韓國海軍(ROKN)領導的第 1 航母打擊群(CSG),舉行三邊海上演習,展示了他們對加強印太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承諾," 增強聯合戰備和能力,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美國海軍進一步表示,在爲期三天的活動中,三支海上部隊一起航行,進行了先進的海上通信行動、海上攔截行動訓練、空戰演習、人員交流和整合,并承認盟軍上次聯合訓練是在 11 月。
CSG-1 指揮官卡洛斯 · 薩迪洛(Carlos Sardiello)少将表示:" 我們的打擊群歡迎有機會再次訓練,并進一步增強我們與日本和韓國海上部隊的聯合力量能力。"" 與我們的盟友一起安全航行和飛行表明我們緻力于改善信息共享和有效合作,以增強我們在海域意識和其他共同安全利益方面協調的能力。"
海嘯 -5-23 有多強?
海嘯 -5-23 是朝鮮一直在進行實驗的水下核武系統 " 海嘯 " 的最新版本。
早在去年 3 月,朝鮮就進行了一系列軍事訓練活動,包括新型水下攻擊武器系統試驗,其中," 海嘯 " 的核無人潛水攻擊艇首次亮相。據朝鮮官方媒體報道," 海嘯 " 可以攜帶核武器,并滲透到敵方水域,産生緻命的放射性水柱,其設計目的是在敵方水域進行隐形攻擊,并摧毀海軍打擊群和主要作戰港口。" 武器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驗證。" 朝中社在當時的報道中提到。
在幾周後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朝鮮再度提到," 海嘯 -2" 型核無人潛水攻擊艇進行了 71 小時、1000 千米的潛航試驗,驗證了潛水式戰略武器系統的可靠性和緻命打擊能力。朝鮮沒有向外界透露 " 海嘯 " 核無人潛水攻擊艇的尺寸參數,該武器的塗裝也不同,目前有灰色、紅白相間和黑色三種塗裝,無法準确判斷 " 海嘯 -2" 是 " 海嘯 -1" 的升級版還是兩者屬于 " 海嘯 " 武器家族,但尺寸不一樣。
首爾韓國統一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高級分析師洪敏(Hong Min)表示,朝鮮有關水下試驗的新聲明 " 是一個明确的迹象,表明海嘯無人機已部署到其海軍艦隊中使用 "," 朝鮮的聲明表明了其立場,即它将對韓國、日本和美國的軍事演習做出相應的回應。" 不過他補充認爲,朝鮮似乎并沒有試圖 " 越界以挑起武裝沖突 "。
據 BBC 報道,軍事分析人士表示,如果這些武器按照朝鮮展示的那樣發揮作用,它們并不算那麽重要的武器。世界研究所研究員安贊日(Ahn Chan-il)認爲 " 考慮到朝鮮的國防科學水平以及該武器仍處于開發階段的事實,它還沒有達到構成重大威脅的階段。" 韓國官員在此前也曾表示,朝鮮無人機的能力或被誇大了。科學和國際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分析人員大衛 · 奧爾布賴特(David Albright)認爲,朝鮮可能把海嘯和水下核爆炸會産生的大量水提升到大氣中的放射性瀑布混淆了。盡管如此,這樣的爆炸可能會嚴重污染船隻和港口城市,産生強烈的放射性物質。
奧爾布賴特認爲朝鮮沒有能力将核彈頭裝入水下無人機,目前宣布的測試僅涉及常規炸藥。從透露的畫面來看,水下無人機彈頭的直徑估計在 40 至 50 厘米範圍内。這個直徑可以容納純裂變武器,但它的尺寸較小,産量可能隻在 1-2.5 萬噸之間。相比之下,伊朗最著名的核武器設計直徑爲 55 厘米,預計産量爲 1 萬噸。鑒于朝鮮的地下試驗經驗,他們的武器專家或許能夠實現爲水下無人機配備小型化的核武器。但同樣有可能的是,如果不進行旨在減小核武器直徑的額外地下核試驗,朝鮮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 十字路口行動 " 與水下核武威脅
曆史上的第一次水下核爆炸發生在 1946 年美國的 " 十字路口行動 " 中,并産生了一場意外的放射性災害。" 十字路口行動 " 計劃在南太平洋比基尼瀉湖上方或下方連續發生三次核爆炸,并在瀉湖周圍部署了許多軍艦作爲 " 目标 " 船隻。其第二次測試代号爲 " 貝克 "(Baker),該測試是在水下 90 英尺處引爆 21 噸裂變爆炸。貝克導緻測試區域大量放射性污染水湧出,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遠超預期。
美國規劃者原本預計放射性柱會上升超過 10000 英尺,但爆炸卻将數百萬噸的受放射性污染的水、噴霧和蒸汽柱送入大氣層約 6000 英尺,使得更多輻射物質降落在地球表面附近,其中大部分以壯觀的瀑布的形式落在瀉湖上。意外的污染導緻 " 十字路口行動 " 的第三次試驗被取消,停泊在爆炸點附近的七十多艘目标海軍艦艇中的許多艦艇最終被自沉,因爲盡管軍事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這些艦艇仍無法淨化,仍有巨大的核輻射。
爆炸發生後不久,許多軍事人員被命令返回瀉湖地區,要求對目标船隻進行淨化。他們暴露在危險水平的輻射下,幾乎沒有任何保護,也沒有接受過培訓。美國軍方領導層有意淡化了這次輻射對本國軍隊的危險程度,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主要以國會爲基礎的美國新領導層才接受了這一測試的固有風險和危害。與此同時,美國領導層已經意識到此類測試的危險性。1963 年,美國主導的《有限禁止核試驗條約》頒布,除了禁止大氣層核試驗外,還禁止水下核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