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亞洲
獨立軍事評論員,IT 業觀察者
本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總司令紮盧日内之間的矛盾公開,經過一陣拉扯之後,紮盧日内接受了 " 出洋考察 " 的安排,而新任烏克蘭總司令或許是在指揮風格上更爲激進的西爾斯基。
在這一輪換将的同時,引發紮盧日内之前與澤連斯基發生矛盾的問題,也就是再次大規模征兵的命令還是發布了。之前紮盧日内想要把這一輪 " 下到 16 歲,上到 70 歲 " 征兵命令的責任甩給澤連斯基,但随着他出洋考察,澤連斯基順理成章又把責任部分推卸給了紮,可見其實烏克蘭政、軍界所有人都知道這這一輪大規模征兵是一次危險的行動。
而烏克蘭大規模征兵,再加上臨陣換将,被認爲很可能意味着他們将會在戰場上展開新一輪的大規模反攻,以扭轉前線的不利局面。
烏克蘭新一輪大征兵 50 萬人,年齡下限放寬到 16 歲
目前烏克蘭已經有不少軍官私下在接受各路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擔心在如此傷及國本的大規模征兵和目前低下的士氣、糟糕的後勤狀況影響下,前線可能會發生崩潰。
雖然俄軍在阿夫迪夫卡等方向的攻勢已經讓前線烏軍開始步步後撤,但總體來說仍然是全線試探,在阿夫迪夫卡等地的攻擊也是以改善戰線态勢爲主要任務,或者說是爲下一步真正大規模攻勢占領有利出發陣地。
一旦烏軍方面的外援、後續兵員等這些方面的問題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俄軍就完全可能實施一次真正具備動搖烏軍戰線全局的攻勢。而這樣的慘敗很可能導緻烏克蘭内部發生一些 " 不詳事件 "。
當然,正如我們之前分析過的,俄軍一定會在普京認爲最有利的條件下發起這樣的行動,而不是急于在一個時間線之前結束戰争。畢竟烏克蘭目前爲止内部的火還沒燒起來,仍處于陰燃階段。
在這種情況之下,最近我們也可以發現,與此前幾個月裏,西方媒體積極鼓吹各種西方援助武器前往烏克蘭參戰不同,最近一段時間,西方軍事媒體對于 F-16 前往烏克蘭,GLSDB 火箭助推滑翔炸彈這類新援助抵達烏克蘭的新聞并沒有連篇累牍,相反的,他們最近在關注烏克蘭自行開發的一系列無人機 / 巡飛彈。
其實這件事情并不稀奇,烏克蘭本身就曾經是蘇聯的軍事工業重鎮,具備制造飛機、導彈、無人機等裝備的能力,即使如今幾個主要航空制造企業早都已經被炸得殘垣斷壁,但利用剩餘設備和國外購買的零部件成品," 手搓 " 出一些簡陋的無人機并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
烏克蘭 " 手搓 " 無人機之所以沒有掀起太大水花,關鍵問題還是太少了
可能也正是因爲西方營造了一種 " 即使援助沒有到位,烏克蘭人仍然可以靠‘手搓’無人機堅持抗戰 " 的感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最近也發布了一個新的決定,就是成立專門的 " 無人機部隊 ",成爲陸海空三軍之外的第四軍種,使用這些烏克蘭 " 手搓 " 無人機,來攻擊俄羅斯。
但這恐怕也隻是個口嗨行爲,畢竟成立 " 無人機軍 " 并不能讓烏克蘭 " 手搓 " 出更多的無人機,因爲他的無人機自造嚴重依賴于從外部購買無人機零部件,甚至商用無人機成品。
考察烏克蘭戰場上使用的無人機,我們可以發現目前戰場上的無人機雖然林林總總,但大緻分爲幾個類型,我個人把它們大緻分爲:
航模級元件巡飛彈,不管是俄羅斯從伊朗引進的 " 見證者 136",還是最近西方媒體報道的幾種用于攻擊俄羅斯城市和後方目标的烏克蘭無人機,其實都屬于這一類型。它們的基本零部件都是航模級水平,攜帶一個小型戰鬥部。其中有的具備上下行通信能力,具有 " 人在回路中 " 制導能力,有的則爲 " 發射後不管 ",依靠慣性或者圖像自動識别攻擊目标。
這類無人機的成本可以很低,當然據最近俄羅斯社交媒體上的消息,俄羅斯從伊朗購買 " 見證者 136" 的價格談不上便宜,大概相當于成本的 10 倍。而俄羅斯在國内自行組裝的成本,實際上也遠高于伊朗自己組裝的價格,原因是部分零部件需要通過 " 特殊渠道 " 獲得,也存在很大的溢價,最終價格也數倍于其原廠的成本價。
同樣,烏克蘭使用民用級零部件組裝出來的幾種攻擊無人機,實際成本估計也和俄羅斯組裝 " 見證者 136" 類似。由于目前國際上主要的民用無人機和高品質航模元件生産國,除了亞洲某國外,也包括捷克(航模發動機)、加拿大(控制系統)等國,都對這些産品的出口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這就導緻這些産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暴漲,最終導緻産品價格暴漲。
21 世紀的卡拉什尼科夫," 柳葉刀 " 無人機
雖然由于這些巡飛彈總成本實在太低,即使是實際價格比成本翻上 10 倍,俄羅斯還是能夠大量使用,但烏克蘭方面,即使能夠承受這個價格,産品的渠道也不能完全暢通,因此最終烏克蘭能夠自己 " 手搓 " 的航模及元件的巡飛彈數量也不如俄羅斯。
俄羅斯 " 柳葉刀 " 巡飛彈其實也是這個範疇之内的産品,隻不過它的零部件雖然大體上還是航模級,但已經不再是直接采購航模和民用無人機元器件,而是專門設計訂造,實際上已經是 " 軍工化 " 後的航模級零部件了。加上其總裝生産也是在俄羅斯國内進行,部分零部件也可以自行制造,因此最終其成本相比于 " 見證者 136" 要低得多,目前卡拉什尼科夫公司正在嘗試制造尺寸更大,航程和各方面性能更強的 " 柳葉刀 " 系列巡飛彈,或許這種産品最終将會取代 " 見證者 " 系列,成爲俄陸軍火力打擊體系的重要一環。如果真的實現了,那麽這或許也會成爲新世紀的卡拉什尼科夫神話。
第二種最常用的無人機是更小的,在 FPV 穿越機上安裝彈藥,進行投擲或者直接自殺攻擊的四軸小型無人機。這種無人機目前已經成爲缺乏精确制導短程彈藥(不管是導彈還是高性能的短程火炮)前提下,雙方都大量使用的短程打擊火力。
俄軍正确使用無人機幹擾器的情況下可以讓烏軍 FPV 幾乎失去作用
目前這類無人機的最大特點就是采用上下行無線電數據鏈進行控制,由飛手直接控制進行攻擊,打擊效能與飛手水平直接相關。所以我們看到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出現了一批 " 網紅 " 無人機飛手部隊,這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要成立 " 無人機部隊 ",其實真正能夠落實的也就是把這些飛手拉起來組成專門部隊。
有意思的是,這個經驗目前也已經在全世界受到廣泛關注,許多國家都開始重視選拔培訓無人機飛手的工作。
但是如果僅僅就這種無人機而言,目前它所存在的這些特點,很可能在未來就會不再是它的主要特點。
其實我們已經可以注意到,俄軍在戰場上開始廣泛部署反無人機幹擾機之後,這些 FPV 無人機的控制頻段已經被嚴重壓縮,現在主要還在使用過去通常給航模用的一些頻段,但針對這些頻段的幹擾其實更加容易,目前我們已經看到一些戰例。俄軍進攻部隊隻要多部署一些幹擾機,或者注意保護攜帶有幹擾機的裝甲車輛,讓其他車輛不得遠離,那麽就可以在局部戰場内讓烏軍的 FPV 幾乎完全失效,使得烏軍缺乏正規反坦克打擊手段的缺陷充分暴露,從而吃大虧。但是反過來,也出現了雖然部署了幹擾機,但把它裝到沖在最前面的坦克上,坦克被擊毀後整個隊列失去反無人機電子對抗掩護,然後被大批 FPV 炸得損失慘重的反面案例。
這類簡易的 FPV 巡飛彈未來需要制式化,自動化,蜂群化
這表明針對現有 FPV 的對抗行動,已經随着對抗手段的升級開始成熟,預計用不了多久俄軍就會形成全軍推廣的反 FPV 戰術指導,并配發更多幹擾機,使得烏軍 FPV 作戰效能進一步下降。
所以這類無人機未來的發展方向顯然就要擺脫數據鏈和飛手,讓這些小型無人機能夠實現自主作戰,換句話來說就是要實現 AI 化,并且在沒有相互通信的情況下,也要能夠通過 AI 系統實現無人機蜂群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高這類無人機的作戰能力。其實在今天 AI 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很可能不是需要很長時間發展出來的技術,很可能在某些大國的實驗室裏這些技術已經在進行大量的驗證試飛,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相關産品了。
當然即使是到了這個時代,無人機飛手依然是有很大作用的,隻不過就像今天察打一體無人機的飛手被要求不要去管飛機飛行一樣,未來飛手的任務也應該更多把精力放在 AI 難以做好的事情上,而不是用無人機飛出更加花哨的動作,因爲這方面人類肯定趕不上 AI。
其實這就像是反坦克導彈制導手段的發展過程,第一代反坦克導彈完全靠人手動控制,對于射手技術水平有很高要求,一些厲害的射手甚至可以靠搖杆實現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 " 攻頂 " 操作;第二代反坦克導彈大幅度簡化了控制,射手隻要将十字線始終對準目标;第三代反坦克導彈實現了發射後不管;而到了今天的第四代反坦克導彈,則又把控制員找了回來,在導彈能夠自動控制的情況下,讓控制員幫助導彈更好的識别目标。
未來的巡飛彈最理想的也是類似第四代反坦克導彈的人在回路中和導彈自動控制相結合的模式,加上 AI 蜂群技術,實現對戰場上分布的大量目标的同時精确攻擊。
應該說這類小型巡飛彈和無人機在未來将會是改變陸軍戰鬥模式的一種武器,也是目前各國都重視起來的一種裝備,隻不過用它獨立成軍吧,就屬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行爲了。這種東西實在沒有獨立成軍的必要,反倒是更應該加強技術研究,盡早突破技術瓶頸和生産能力才是最要緊的,至于總統來做秀,給飛手們發高級軍銜,實在是大可不必。
還有一種無人機,雖然俄烏雙方裝備數量都不多,但這場戰争中已經被大量投入作戰,那就是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MALE)、察打一體無人機,以及作戰無人機(UCAV)。
盡管這些無人機說起來差别較大,但我将其歸爲一類:有人駕駛飛機的無人版。
因爲這些飛機雖然設計上和有人機差别很大,但實際上其執行的任務和飛行性能都是在傳統有人飛機範疇之内的,所以我們就将其一起讨論了。
雖然這類無人機在俄烏戰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除了俄羅斯的 " 獵戶座 " 無人機外,主要都不是烏克蘭或俄羅斯的産品,大部分是美國和歐洲的無人機,它們在黑海上空和烏克蘭周邊國家上空大量飛行,執行了大量的幀察任務,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顯然,這場俄烏戰争畢竟也有它自身特點,因此這類 " 高級無人機 " 直接參戰的機會很少,與曾被西方稱爲 " 第一次無人機戰争 " 的利比亞内戰都比不了。
其實我們現在也可以給這類無人機做個分代了,以 MALE(中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爲例:
第一代,代表機型:RQ-1、彩虹 -3、TB-2,使用活塞發動機,尺寸較小,飛行速度慢,隻能攜帶 1-2 枚空地彈藥,主要使用地面直接控制。
MALE 無人機由于一些特殊情況,俄烏雙方都很少使用
第二代,代表機型:MQ-9、彩虹 -45、翼龍 -12、使用大馬力活塞發動機或渦槳發動機,尺寸較大,飛行速度較慢,攜帶數噸彈藥,主要通過衛星中繼控制。
第三代,代表機型:MQ-20" 複仇者 ",彩虹 -6、翼龍 -10,使用渦噴或渦扇發動機,尺寸與第二代機型相似,飛行速度較快,攜帶大量彈藥并且具備内置彈艙,有一定的隐身設計,衛星中繼控制和高性能數據鏈中繼控制。
上述三代機型已經先後投入服役,并且成爲目前中美空軍部隊的主力機型,兩國眼下都處在開始列裝第三代 MALE,逐步減少二代 MALE 的過程之中,當然一代、二代 MALE 由于其價格相對低,在低威脅環境中仍有發揮餘地的原因,可能不會完全退役,但未來在高威脅戰場上能夠發揮作用的,起碼也得是三代機了。
發展到第三代,MALE 無人機與 UCAV 差别已經很小
而目前的第四代 MALE,研制已經完成,并且這一代 MALE 可能已經更應該稱爲 UCAV,而不是傳統的 MALE 了,因爲它的作戰飛機色彩相比之下更重了。
其代表機型就是攻擊 -11,美國目前尚未确定其 UCAV,不過已經先後開發了好幾個型号,包括海軍的 X-47B 和空軍的 XQ-58" 瓦爾基裏 ",還有本周新公開的諾斯洛普 XQ-67A 等型号,這些無人機的特點是飛行性能更接近于有人駕駛噴氣式作戰飛機,并且要在相當程度上執行有人飛機同樣的作戰任務。
當然這也有所區别,X-47B 和攻擊 -11 更多側重于對地、對海打擊,而 XQ-58、XQ-67A 則是兩種 " 無人僚機 "," 瓦爾基裏 " 更多的是技術驗證, XQ-67A 則明确是 " 外置傳感器平台 ",它主要任務就是延伸有人長機的傳感器探測範圍,通過攜帶的雷達、 光電系統在更靠近敵方目标的位置爲有人飛機擔任先導。
本周還有一個消息與此有關,那就是美國陸軍取消了已經花費 20 億美元的 " 先進偵察攻擊飛行器 " 項目,也就是 " 科曼奇複活計劃 ",此前西科斯基和貝爾直升機公司的兩種高速直升機已經先後制造出原型機并且進行了對比試飛,但是由于美軍對烏克蘭戰場經驗的考察,最終決定,取消這一項目。
已經燒掉 20 億美元的 FARA(先進偵察攻擊飛行器)項目,因爲俄烏戰争影響被認爲沒有前途了
同時他們也決定退役現役的 " 影子 " 和 " 烏鴉 " 兩種航模級小型無人機,因爲這兩種無人機顯然已經不能适應現代戰場需要。
前述的偵察直升機項目取消,兩種小型無人機退役後節省下來的經費,将會全部投入用于開發新型的陸軍察打一體無人機。此前通用原子能公司的 " 莫哈維 " 無人機已經得到陸軍訂單,所以有可能美國陸軍就會先以這種 " 改良型二代 MALE" 作爲自己的主力空中偵察打擊兵力了。而最理想的當然是開發一種第四代 MALE 或者說 UCAV 了。
有意思的是,在陸軍無人機領域,目前世界上主要大國當中,最爲積極發展并且最先将其列爲自身重要未來作戰兵力的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了,美國在這方面的很多行爲可以說都是在追趕解放軍的發展腳步。
美國陸軍在無人機方面十分保守,至今大量裝備 " 烏鴉 " 這樣的航模級無人機
我們之前就說過,解放軍是世界上最早将車載中型無人機作爲炮兵旅必備裝備的軍隊。相比之下,美軍的 RQ-7" 影子 " 無人機不論是航程、飛行性能,還是起降方便性等方面都要更爲落後,蘇聯曾經設計了類似的裝備但是并未來得及大量裝備。
而到了現在,解放軍的炮兵旅偵察無人機已經發展到了使用噴氣動力的高速無人機,而美國目前才決定要退役已經服役幾十年的 " 影子 ",差距可以說很明顯了。
我軍在無人機實際裝備方面可以說是走在了美俄的前面
當然,空軍無人機方面,美軍的一代、二代無人機裝備時間要早于人民空軍,三代機裝備則是基本同期。但在無人作戰飛機領域,攻擊 -11 的地位就高于美軍對于自己幾種無人作戰飛機的地位,因爲攻擊 -11 是真正會取代一整個有人駕駛作戰飛機類型的,也就是強擊機。這一點上,或許美國陸軍現在取消 FARA,轉爲發展無人機,很大程度上就是覺得美國空軍在這一方面過于保守,已經跟不上現代戰争發展演變形勢吧。
當然美國空軍眼光還是高的,他們在無人僚機領域上來就盯着要輔助有人機空戰,這條路走通了,那叫高瞻遠矚,走不通,或者說短期内受到挫折,那就是好高骛遠,步子邁大了。到底行不行,咱們反正拭目以待,在雙方無人機技術發展水平差距并不大的情況下,他們要是走通了,咱們樂得趕緊摸着鷹醬過河,走不通,那說明我們對于技術發展預測沒問題,可以繼續按部就班,等到相關技術成熟了再往這個方向走吧。
雖然名義上是 " 無人僚機 ",但瑞典的這個風洞模型很可能意味着他們準備加入五代戰鬥機開發大戰
有意思的是,在第四代 MALE,或者說 UCAV 領域,一些新的 " 玩家 " 也在本周先後冒頭,先是英國 BAE 公司在中東防務展上展示了自己的新一代 UVAV 無人機模型,接着瑞典薩博公司也展示了自己的超音速隐身 UCAV 模型已經進行風洞測試的消息。
之前節目裏咱們就說過随着技術的發展,先進 " 無人僚機 " 和輕型有人戰鬥機的差異會縮小,兩者之間肯定會出現交叉。而瑞典之前就曾經進行過第五代輕型戰鬥機相關技術預研,甚至可以說在彈艙技術等領域的預研比日本、韓國更深,其實具備一定可能開發五代輕型戰鬥機的。
從他們發布風洞模型測試的相關曲線圖來看,薩博公司的這個模型是以馬赫 1.7 進行優化的,這表明該機應該設計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當然瑞典要用什麽發動機來實現這件事,還得看美國人提供什麽發動機,但這個性能表明瑞典的野心還是很大的。雖然他們宣布這個飛機是 " 無人僚機 ",但無人空戰技術的成熟度現在實在還是有點……過于探索性了。所以瑞典人更可能的是 " 兩手準備 ",先把氣動布局和隐身布局結合的技術搞明白,如果條件成熟,那就直接弄一個有人駕駛的輕型五代機得了,至少從它現在公布的性能來看,如果真這麽幹,那麽這種具備超音速巡航和較高超音速機動能力的飛機,至少可以在空戰中碾壓所有四代機,甚至是 F-35 這樣空戰性能不突出的五代機。
那這種飛機完全可以和 FC-31、F-35 在國際市場上搏一搏了。當然對于瑞典來說,這方面最大的難題就是,美國人會不會慷慨地給他們提供所需的發動機了。
不論如何,俄烏戰争打到現在,它對于國際軍事技術發展潮流的演化和國際軍火市場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了,接下來各國如何理解和解讀俄烏沖突,如何針對性發展新一代的武器裝備,已經成了未來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