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這兩人同框,到底誰是女主的媽?
答:一個是女主,一個是女主她媽。
是的,蔣雯麗和朱茵,這對母女隻相差 8 歲 ……
在這個女主她媽 8 歲就生下女主的宇宙裏,男主也不遑多讓,比女主小了 14 歲。
你沒看錯,不是陳道明,是明道,老演灣灣偶像劇的那個。
據說這部劇被壓了 7 年,所以我們看到的是 50 歲的蔣雯麗和 36 歲的明道談姐弟戀。
看出來了,導演一開始就沒打算在意觀衆死活——
這海報怎麽看都像是《男德女婿養成記》《拴住丈夫娘的心》
而比這兩位演情侶更離譜的,是這部劇的收視率——
首播當天收視率突破 0.5,第二天穩坐收視冠軍。
誰看了不滿頭問号:到底誰在看啊????
但點開第一集,局長忽然悟了:誰說這是雷劇的,這明明是部節奏夠快,撒糖夠多的甜寵劇!
有多快呢?
比如,開頭一分鍾,小三大鬧原配️
女主是某運動品牌剛升職的品牌總監,雷厲風行,公司員工看見她都得問聲 " 總監好 ",标準的職業女性。
女強人必備的拖後腿老公也安排上了。
女主正開着會呢,小三踩着高跟鞋,不顧阻攔直接沖進會議室,衆目睽睽下自報家門 + 宣示主權 + 強行逼宮。
同時動用胡說八道理論,讓原配一秒變小三,艾莉看了都要甘拜下風。
被當衆下不來台的女主,躲進衛生間整理情緒。
說巧不巧,男主也因爲吃壞肚子進了同一間衛生間,誤入廁所️
看到廁所隔間有雙高跟鞋,男主被吓得腸胃都好了腰闆也挺直了。
不光沒顧上解決問題,還好心地幫忙放了個告示牌,讓女主免受社死困擾。
緊接着是八倍速劇情,女主怒甩渣男領着兒子搬進新居,可一進門發現不對勁,怎麽憑空出現了一套家具呢?
這時,衛生間又傳出聲響,以爲進了小偷,正掏出防狼噴霧準備大幹一場——
一個摔倒,一個攙扶,一個四目相對,再來一個轉圈圈。
總之,在導演的慢動作鏡頭裏,男女主角相遇了,女主摔倒️
職場女強人仿佛失了智 ……
他們小鹿亂撞了沒咱是不知道,局長這顆小心髒反正被吓得不輕。
鬧半天才發現,原來兩人都遇上了黑中介,遭遇一房兩賣的騙局。
中介是跑路了,上當受騙的兩個受害者掐起來了。在警方的調解下,兩人暫時在一個屋檐下開始了 " 将就 "。
好了,正片開始,歡喜冤家同居️
兩個三十好幾的人,日常就是鬥嘴皮子:
你超了我的三八線!你搬走!我憑什麽搬走!
當然也少不了男女同居必備橋段:不小心撞破洗澡。
發展到後面,假扮男友氣死前任️
說真的,這部劇的花絮會放出來嗎,感覺會比正片好看诶 ……
哦,這還沒完,原來在事業上他倆還有直接利益關系。
一個是看臉色的經銷商,一個是手掌大權的品牌總監,剛好是上下級,真是好意外呢。
注意,到這裏才演到 3 集,誰說這部劇注水我跟誰急。
當然了,不用局長說你們也知道,這部劇最大的 bug 就是演員不符人設。
沒有說蔣雯麗老師不好看的意思,
但直男意淫出的 " 身材那樣的,素顔出街,秒殺路人 ",怎麽樣都不會聯想到 50 歲的蔣雯麗吧!
曉慶老師,您後繼有人了!
蔣雯麗被嘲裝嫩,偶像劇王子也沒好到哪裏去。
兩人初見時,明道二話不說就開始脫衣服,嘴裏念念有詞:" 我不是一般的男人,我是卧推兩百四十斤的男人 "。
油膩程度也就跟張翰老師差十個靳東吧。
王子變男仆,怎麽看着就那麽别扭呢?
還一個毛病是人設沖突。
身爲公司品牌總監的女主,非但沒有和經銷商保持距離,反而利用不平等的權力優勢,要求利益交換——
男主必須做家裏的免費保姆,包攬打掃、做飯、洗衣服等家務,還必須按專櫃标準來。
公私不分,職場女性的人設碎了一地。
淺淺代入一下,上班伺候客戶,下班還給客戶做牛做馬,到底哪裏甜了!本打工人真的怒了!
還有,女主手一抖,把公司底價的郵件錯發給了經銷商,被男主拿捏在手裏當作談判的籌碼。
一個洩露商業機密,一個反過來敲詐勒索。
社畜看了流淚,老闆看了心碎,打工人分分鍾被開除甚至被起訴的大事,在他們這兒仿佛成了打情罵俏增進感情的調料。
當然在《轉角之戀》的宇宙裏,老闆是不會心碎的,大概率還是兩人的 cp 粉粉頭。
隻要公司能撈到好處,潛規則一個男員工算什麽。
而且也不知道怎麽回事,這部劇的演技像是會傳染似的 ……
同款的瞪大眼睛,同款的環顧四周,不懂就問,這就是傳說中的 cp 感嗎?
除此之外,劇情也有前後對不上的漏洞。
比如一開頭,明明全公司都見證了小三打上門的抓馬場面,同事們卻在女主老公上門給女主潑髒水的時候,統統站到了男方的那一邊。
Hello?拜托,你們是失憶了還是失憶了啊?
更不用提劇中随處可見性别偏見、人身攻擊的台詞。
說白了,邏輯不重要,bug 不重要。
一切劇情都是爲了男女主戀愛服務,觀衆連腦子都不用帶,張嘴磕糖就完事了。
回到最大的槽點,姐弟戀裏的姐難道隻能硬凹少女感?
倒也不是說這個年齡差不能演情侶,你看俞飛鴻和楊玏,闫妮和胡歌,演法上更偏向生活流,倒也稱得上自然生動,起碼不出戲。
隔壁的宋慧喬,跟男主差了 14 歲 ……
而這部劇,更像是蔣雯麗和明道雙雙欠下巨債,随便接了個 ChatGPT 造出來的偶像劇本子,硬着頭皮拍出來的産物——
除了男女主兩張臉,其餘全是老掉牙的俗套橋段。
我們的市場上鮮有中年愛情的叙事範本,去講述他們的困境,他們的酸甜苦辣,更沒有本子認真去挖掘中女的魅力。
中年人的戀愛也許少了一些偶像劇的甜膩,多了一些現實生活的苦悶,但如果不拍,他們将一直是失語的。
總之,肯定不是現在這樣,一個套着中年愛情皮的劣質偶像劇。
思路打開,我們值得看到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