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5 日至 27 日,理想汽車連續三天推出 "2024 理想 AI Talk",分享了理想汽車董事長兼 CEO 李想對人工智能的最新思考,以及包含智能駕駛和理想同學在内的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進展。

" 理想同學和智能駕駛是理想汽車的兩大核心 AI 産品。" 李想表示," 我們的大語言模型 Mind GPT 是認知智能,連接數字世界。而自動駕駛被稱爲空間智能,關乎物理世界。我們同時在這兩個領域探索,并堅信認知智能與空間智能的結合是更值得相信和追求的機遇。"
在 "2024 理想 AI Talk" 上,李想宣布,基于自研基座大模型 Mind GPT 的理想同學從車機進入手機,App 已于 12 月 27 日全量上線。
智能駕駛與大模型的探索應用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智能化浪潮中,理想汽車通過 AI Talk 展示了其在智能駕駛、大模型等方面的諸多戰略布局與進展。
理想汽車在智能駕駛領域有着明确的發展路徑。目前其交付給用戶的智駕爲全場景、一體化端到端産品,打破了以往智駕從幹道開始的局限,實現了從小區車位開始,涵蓋園區道路、泊車、城市道路,以及高速和收費站 ETC 的全場景打通。
從長遠來看,理想汽車智能駕駛副總裁郎鹹朋表示,基于現有的端到端加 VLM 能力,有望在 2025 年實現 L3 級别的智能駕駛。L3 級别智能駕駛是有監督智能駕駛的初級階段,與 L2 級别的輔助駕駛有着本質區别,前者是通過數據學習獲得的能力,是邁向 L4 和 L5 級别自動駕駛的重要一步。

不過,李想對 L4 級别的智能駕駛持更爲謹慎的态度,認爲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實現。要實現 L4 級别的智能駕駛,需滿足足夠多的車跑在路上獲取數據、掌握 VLA 基礎模型的能力以及擁有足夠的資金招募頂級人才和算力支持等條件。理想汽車正朝着這些方向努力,在智能駕駛領域占據有利地位。
理想汽車在大模型方面同樣有着積極的探索,其大模型相關應用的代表是理想同學,未來計劃讓理想同學走出車門,進入手機等更多終端設備,打造體驗一緻的人工智能産品。李想認爲,基座模型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操作系統加編程語言,是新的可能性,理想汽車在基座模型方面持續投入研發,力求從十名開外進入到行業前三。
理想汽車期望通過大模型技術,将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進行融合,實現知識、認知和能力的平權。比如在智能座艙中,理想同學可以通過對用戶需求的深度理解,提供更智能、個性化的服務。但在大模型領域,理想汽車也并非毫無對手。百度憑借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産品,在自然語言處理和對話交互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廣泛的應用場景;科大訊飛在語音識别和智能語音交互領域深耕多年,技術實力不容小觑,這些都給理想汽車的大模型發展帶來挑戰。
AI 技術業務面臨激烈競争
在 AI 技術與業務拓展上,理想汽車将繼續加大在 AI 領域的投入。除了智能駕駛和大模型,還計劃在智能商業、智能工業等領域持續探索。在人形機器人方面,李想透露,理想 100% 會做人形機器人,但前提是解決 L4 級自動駕駛問題。這一規劃顯示了理想汽車對未來智能出行和家庭服務生态的構想。

不過,行業内其他企業也在積極布局相關領域。小米宣布造車後,在智能汽車和人工智能領域積極投入。2024 年 5 月,小米宣布大語言模型 MiLM 正式通過大模型備案,将逐步應用于小米汽車、手機、智能家居等産品中。近日還有消息稱,AI 公司 DeepSeek 開源大模型 DeepSeek-V2 關鍵開發者之一的羅福莉加入小米,或将負責領導小米大模型團隊。不過,小米方面暫未對該消息進行回應。
一些傳統汽車巨頭也在加速向智能化轉型,奔馳、寶馬等企業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品牌影響力,在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等方面不斷推出新技術和新功能。" 新老勢力 " 紛紛加碼,對于理想汽車來說也是挑戰。
智能駕駛賽道上的行業競争同樣白熱化。圖森未來作爲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的企業,在商用車自動駕駛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應用于長途貨運場景,通過大量實際運營積累了豐富的數據和經驗。
此外,特斯拉的 Autopilot 系統不斷升級,憑借龐大的用戶基數收集海量數據,持續優化其自動駕駛算法,在市場上有着較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國内的小鵬汽車也在智能駕駛領域持續發力,其 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功能在高速導航輔助駕駛方面表現出色,同樣會給理想汽車帶來不小的競争壓力。
在最後的自動駕駛搭載的終端上,理想汽車計劃優化布局。2025 年,将發布三款純電動 SUV,征戰純電賽道,同時現有增程式電動汽車也會根據市場情況叠代。純電車型發展面臨續航裏程提升、充電設施配套等問題。此外,理想汽車還在考慮拓展高端市場和細分市場,如推出跑車産品,不過李想表示,大概率不會在 2025 年發布,仍需較長時間調研用戶需求。

李想透露,理想汽車一年一百億的研發投入中,一半投在了人工智能領域,其對基座模型的構建極爲重視,要求團隊在中國範圍内,未來幾年必須保證大語言模型的基座模型進入行業前三,爲此願意投入所需的訓練算力。
回顧理想汽車的發展曆史,速度 " 慢 ",但方向 " 準确 " 是其成功的關鍵。不過智能駕駛和大模型領域整體競争強度在加劇,友商的跟進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有了明确目标的理想汽車," 快 " 起來正成爲必選項。在理想汽車的計劃中,技術、産品、環境政策,以及消費者對人工智能信任度到位的前提下,有望在三年後推出首款爲 L4 級自動駕駛定義的汽車,在李想看來,汽車企業隻有實現了 L4,才是真正的 iPhone 4 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