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狂飙》不愧是劇王!一路播出打破多項記錄, 登頂愛奇藝熱度榜,收視率央八曆史第一,豆瓣評分高達 9.1!
憑借史上超高的人氣,演員獲得《狂飙》所帶來的紅利期,開啓自己的 " 吸金 " 按鍵,把人氣變成實實在在的鈔票。
" 大嫂 " 高葉,短短半個月内就官宣了 6 個代言!
01
高葉瘋狂吸代言
明星爆紅的故事裏,永遠不會缺少資本的 " 錦上添花 "。劇播結束後,高葉的熱度不斷攀升,屢次登上微博熱搜,商業價值明顯提升。
相較于其他品牌,中兔日上反應最爲迅速,成爲高葉第一個官宣商務合作的品牌。
小米也是緊跟熱度,于 3 月 3 日重磅官宣高葉爲手機影像推薦官。雷軍更是在微博曬出了一張小米 13 拍攝的高葉人像照。
3 月 6 日,天貓超市正式官宣高葉爲代言人,并攜手高葉、時裝 LOFFICIEL 共同發布《姐系新生活趨勢》。
3 月 8 日,瑪莎拉蒂官宣高葉爲品牌摯友。大嫂配豪車,确實很拉好感!
在經曆陸仙人代言争議後,女神節那天,瑞幸咖啡邀請了 " 大嫂 " 高葉做一日代言。接下來,高葉又接連拿下卡薩帝生活藝術推廣大使和手遊《原始征途》代言人。
從品類上看,涵蓋了生活家居、汽車、電器、數碼以及娛樂休閑等多個品類。
除了品牌代言,各種雜志也是邀約不斷。
《Trendmo 趨勢》先是爲高葉拍攝了一組慵懶風情大片。接着迅速登上《男人風尚》和《CHIC 小資風尚》封面,還與《芭莎男士》共同演繹了一組光影性感大片。
從高葉近期商業價值狂飙的背後,能反映出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方面的策略:
一方面,市面上很久沒有出現像陳書婷這樣有魅力的大嫂了。很多品牌看重女性營銷,選擇與高葉合作,能夠很大程度拉高消費者的關注和好感度。
另一方面,劇集的爆火勢必給演員帶來巨大的關注和流量,品牌看重短期流量的市場。這一點可以從代言稱謂上看出,高葉不是所有的代言都是代言人,更多的是推薦官、品牌摯友等。
02
熱劇造星,成品牌 " 香饽饽 "
這些借由大熱影視綜,并通過互聯網營銷快速火起來的藝人,往往擁有強大的消費号召力。
基于此,繼頂流明星翻車、塌方不斷後,品牌的商業嗅覺也愈發敏感,一旦藝人讨論度和話題度上了,就立即展開合作。
去年成毅憑借一部古偶仙俠劇《沉香如屑》熱度高漲。緊接着《底線》上映,在巴黎 LANVIN 秀場大方營業的成毅,新增伊麗莎白雅頓、珂潤兩個代言,以及蕭邦品牌大使 title。
《去有風的地方》播出後,不值錢的謝之遙成了一衆女友的 " 人間理想 ",還收獲 lifespace、HOKA ONE ONE、Versace 的品牌青睐。
先有《長歌行》,後有《星漢燦爛》,吳磊成功從國民弟弟轉變爲人類頂級 Alpha。不僅擁有了口碑、國民度,還爲自身帶來了大量流量,成爲品牌年輕化最愛的人選。
《蒼蘭訣》的熱度持續居高不下,爲王鶴棣、張淩赫帶來了大量熱度。王鶴棣先是和美寶蓮合作登上紐約納斯達克大屏。而後在高露潔的代言中,棣棣一口整齊的白牙也是備受矚目。
除了長珩仙君的加持,張淩赫還參演了大熱 IP 改編劇《安甯如夢》,小四的《雲之羽》等。後續參演作品陣容強勢、讨論度高,也促成了衆多品牌商押寶張淩赫。
同樣是受《蒼蘭訣》的影響,虞書欣在去年 Q4 新增最少 7 個代言的基礎上,又在 23 年喜提巴黎卡詩、美汁源、戴森 3 個新代言,粉絲更是實力下單。
《風吹半夏》的熱播,讓趙麗穎在時尚方面收獲 self-portrait 品牌代言人身份,江疏影加入迪奧大家族,李宇春、張鈞甯也獲得了寶姿、YSL 的合作。
誠然,明星的商業價值與作品的關聯度極高。在熱播劇上線期間,劇中的主演演員,商業指數會大幅度飙升,也會在勢頭正旺時接到品牌主抛出的橄榄枝。
随着作品而來的曝光和話題,能夠爲品牌帶來短時間的關注和銷量。
然而很多時候" 熱度 " 來得快,去得也快,總有新星冉起,品牌也并非隻仰賴明星一時的熱度。
03
高葉會不會成下一個 " 張小斐 "?
大家還記得兩年前引爆春節檔的《你好,李煥英》嗎?
随着電影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張小斐實現了 " 一夜爆紅 "。在後來的路演中,張小斐更是隻用了 5 天時間,就完成了從 Zara 到 Prada 的光速逆襲。靠着 " 媽系 " 紅利,張小斐成功跻身一線女明星。
但張小斐的逆襲并沒有想象中的一飛沖天,不到半年時間,她的熱度就開始下降,口碑也開始下滑。
高葉,會不會成下一個 " 張小斐 "?
當下品牌市場、時尚資源的盤子有限,爲了實現影響力的最大化,品牌往往會頻繁更換代言人,或選擇多種方式和明星合作," 鐵打的品牌,流水的明星 "已成爲常态。
雖說還是正值熱度上升期,不過可以看見的是,高葉的商務合作多以短期代言爲主,這也側面說明了品牌方還在持續觀望中,對于後續高葉的發展和商務價值,仍有待時間檢驗。
有一句話說,愛一個人是 " 始于顔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 ",這形容藝人與品牌之間的關系,也同樣适用。
很多時候,品牌選擇代言人,最開始看的是一時的熱度、流量,但長久來看,品牌還是更看重續航能力強,德才兼備的藝人。
對于演員來說,作品更是其被大衆認知的唯一 " 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