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2 日,北醒宣布完成 C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内某造車新勢力、一汽富晟、順為、建信、中電科、将門、國海創新、豐厚、天啟等資本投資。
同時,北醒 CEO 李遠公布了北醒首款 512 線車規級激光雷達—— AD2,标志着中國車載激光雷達領域正式進入了業界領先的 "512 時代 ",作為行業首款 512 線的高性能激光主雷達,AD2 将于 2023 年實現量産交付,主要面向造車新勢力、傳統車廠、無人駕駛方案商三大群體。目前已獲多個車型的定點,定點總數 18 萬台,并與全球頂級的電子制造服務商 Jabil 達成量産合作,同時李遠還宣布北醒成立 512 生态聯盟,緻力于賦能車企實現智能駕駛時代下的彎道超車。
"512 時代 " 緻力激光雷達躍遷升級
根據法國 Yole 咨詢公司報告顯示,中國激光雷達供應市場份額占到了全球 50% 水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激光雷達應用市場和供給市場,擺在中國激光雷達行業面前最大問題是如何能真正為車企賦能,讓未來的駕駛體驗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
北醒 CEO 李遠表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繞不開的關鍵點就是安全,更準确的說是如何在感知層面上為智能駕駛用戶留出足夠的觀察與響應時間。
面向未來的智能車輛的準入門檻需要更高安全标準,李遠認為激光雷達行業邁入 "512 線 " 是必經之路,因為 " 隻有通過這樣的高性能産品才能對車企賦能,實現更高階的安全和智能駕駛 "。李遠舉了一個例子,當車輛以 100km/h 行駛過程時,一個 22cm 小目标物(平放的輪胎高度)出現在路面中央。常規情況下,從發現目标物到刹停的極限安全刹車距離至少需要 70m。但以目前的 128 線激光雷達産品來說,相應情況下其對小目标的有效探測識别距離隻有 31.5 米。相反如果将激光雷達垂直分辨率做到 0.05 ° 即等效 512 線,就可以使有效探測識别距離提高至 126 米,給汽車争取到額外的安全距離,相當于給智能駕駛系統争取到額外的 2.1 秒的時間進行系統的決策、規劃與控制。這關鍵的 2.1 秒足夠人類完成 3 到 4 個操作動作,可以選擇提前減速穩妥停下,無需采取緊急刹車的極限操作,或者在有機會安全平穩地切換到其他的行車道,繞開障礙物繼續行駛,從根本上避免事故的發生。
而北醒最新發布的 AD2 通過革命性的 512 線技術實現了核心性能的突破,将這一場景變為了現實。通過 512 線強大的性能表現,AD2 縱向分辨率實現 0.05 °,這意味着 AD2 可以在 120 米以外探測到平放輪胎高度類似大小的目标,或者在 200 米的距離上能夠準确還原出人的輪廓甚至步态;此外,AD2 實現了全局高清探測,即整個 120 ° 水平視場範圍内各個角度與區域都具備高分辨率,且整個視角内的高分辨率是連貫且平滑的,沒有重疊、交錯、縫隙等現象,使得激光雷達無需左顧右盼,更加方便的兼顧更大範圍内的目标檢出,為降低事故發生提供了雙重保護。
李遠表示:" 我們的 AD2 可以為車輛駕駛增加 70 米以上的安全可控距離和 2.1 秒以上的可控反應時間,讓新時代的智能駕駛更智能,更安全,更少事故可能,更舒适駕駛體驗。"
2D 掃描替代 1D 堆疊:實現性能與成本的解耦合
李遠在發布會上介紹到業内之所以暫時未能普及 512 線技術,除了出于商業戰略和路線布局的原因外,也和這一技術目前實現門檻較高有關:" 如果采用傳統機械式激光雷達的做法來實現 512 線的分辨率:就需要縱向地堆疊光源和接收器,并且收發間的相對位置精度需要控制在微米級以下,以目前的技術和制造水平很難突破成本、體積、可制造性、散熱等諸多方面的限制。而如果采用光學掃描替代器件堆疊的方式來實現 512 線的分辨率:要做到 0.05 ° 的掃描精度,那麼光學掃描的角度精度就需要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内,即要求電機每秒鐘轉動近百圈,同時每圈的偏差還要小于秒針轉動的 120 分之一以内,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技術挑戰。"
北醒方面表示為了實現成熟的 512 級别産品,公司在光學設計,掃描精度,信号處理,自動化校準裝調等方面都有衆多創新,同時也克服了巨大的挑戰。
通過采用半導體激光器和傳感器陣列收發技術,以及自有專利的創新激光器驅動電路和接收信号處理電路,提升了信号的動态範圍和信噪比,加之獨創高精度的控制系統和自研光學系統,不僅支持靈活配置的掃描模式及掃描軌迹,還可适配全自動裝配流水線并最終實現量産。
通過自研的雙軸高精掃描技術和雙電機控制算法,不僅實現了 0.05 ° 的高精度掃描,還通過設計叠代成功的将電機控制電路的尺寸縮小一半,成本節約 40%,從根本上解決了 512 線性能與成本之間的矛盾,使得商業化量産成為可能。李遠表示在同參數性能之下,雙軸高清掃描技術可以使用更少的收發陣列,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并且實現了成本和性能解耦合,以更好地實現後續的性能升級,兼顧車企對成本和性能的高标準需求。
孵化 512 線的 8 年之路
據介紹,北醒之所以能夠完成車載激光雷達 512 時代的巨大突破,與之前八年其在激光雷達行業的深耕密不可分。此前,北醒已經在大交通、工業傳感領域獲得市場占有率第一,各型号累計出貨量 100 萬台,産品遠銷 90 多個國家和地區,北醒潛心研發做出第一個距離在 300 米以上的 Horn 系列産品,并且已經成功應用于軌道交通領域,而在三峽、冬奧支線(北京地鐵 11 号線西段)、首都機場、京台高速等場景也有北醒産品身影,成立于 2015 年的北醒,在激光雷達賽道上已是商業成就頗豐。自 2020 年起北醒已經具備盈利能力。
在車載激光雷達領域,北醒也已布局多年,2018 年研發布局了角龍(Horn)平台:采用獨特的收發模組和雙軸掃描系統,點亮 " 高清長距,快速定制,動态可調 " 的技能;如今的 AD2 則是依托應龍(Ying)平台應運而生,結合了曾經技術平台的優勢,在性能上持續突破創新,未來也将在應龍(Ying)平台上進行産品升級,為車企塑造更加安全和強勁的感知能力。
截至目前,北醒的激光雷達相關專利數量已位居全球前列,其中專利申請公開 413 項,專利授權 200 項。并且,北醒已經獲得 " 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 "、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等國家級榮譽。
李遠還表示,車規級的 512 線激光雷達不是展望,是現實,未來智能駕駛從 L2+ 向 L3、L4 升級,将更多依靠高性能硬件的支撐。北醒将幫助車企提前 18 個月用上下一代高性能激光雷達,大幅度提升升級效率。"512 時代,将帶來駕駛安全的質的提升,事故率将大大降低,真正讓每一個人都能獲得安全的智能駕駛能力 "。
北醒還面向車企公布了未來的戰略規劃。未來兩年,北醒希望能夠基于自身在激光雷達技術和産品能力上的積累,充分賦能各大車企,和車廠一起實現智能駕駛的能力突破與躍遷。具體而言,在軟件上北醒将進一步優化點雲的基礎處理和算法,并在功能層的軟件開發讓渡給客戶;面向大算力芯片、方案公司、車廠等合作夥伴,發起 512 生态聯盟,與中國車企一道以 512 時代的車載激光雷達為契機,為汽車行業在智能駕駛時代的彎道超車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