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1168篇原創文章,作者:Kagohl 3。
全文共8277字,配圖41幅,閱讀需要19分鍾,2024年2月4日首發。
本文收錄于作者"Kagohl 3"專輯,歡迎持續關注。
1916年7月,英國陸軍在索姆河一線發動了大規模攻勢,意圖吸引德軍有生力量,爲凡爾登地區的法國軍隊減輕壓力。德軍步兵們爲阻擊英軍的索姆河攻勢使用了各種技術兵器,其中就包括手榴彈這種廉價卻不失威力的單兵爆破武器。但是德軍在索姆河戰區的防禦戰鬥和反擊戰鬥中發現他們使用的1913/1915型球形手榴彈雖然具備不錯的破片殺傷效果,但它高達1千克的重量和圓球形的造型讓德軍步兵們在持握它時很費力氣,而且投擲距離往往隻有15米,容易誤傷自己人;而1915/1916型木柄手榴彈雖然兼具爆炸威力強和投擲距離遠的優點,但它的尺寸實在太大,僅僅是木柄就超過20厘米長,在戰鬥中攜帶它們也不是什麽輕松的事情。于是在索姆河戰區與英軍展開血腥絞肉戰的德軍步兵們紛紛要求裝備更加輕便的手榴彈。
圖1: 1916年,德軍士兵已經發現球形手榴彈和木柄手榴彈較爲笨重
在聽取了前線的各種建議後,1916年秋季,德國戰争部(Kriegsminiterium)要求其麾下牽頭手榴彈研發工作的部門:普遍戰争司工程師與工兵處(Ingenieur-und Pionerabteilung des Allgemeinen Kriegsdepartsments)開發重量尺寸低于球形手榴彈和木柄手榴彈的新式同類武器。工兵處也是動作利索,攜手負責工兵武器研發裝備的普魯士工程師委員會(手榴彈最初是工兵用來對付敵軍掩體的進攻兵器,火焰噴射器也是如此)在1917年初春就成功研發了一種看起來就很靈活的新式手榴彈,而根據1914年11月11日的戰争部命令,最高陸軍指揮部操持了這種手榴彈的分配工作,将它們送往西線戰場的各支德軍工兵部隊或步兵部隊。介于該型手榴彈的出廠年份和獨特的造型,德國陸軍命名其爲"Eierhandgranate Model.1917",意爲"1917型卵形手榴彈"。(也稱M1917卵形手榴彈)
與此前已經讓德軍士兵頗爲熟悉的餅形、球形和木柄手榴彈不同,1917型卵形手榴彈有着和雞蛋并無二緻的外觀,其彈體由鑄鐵制作而成并抹了一層黑色油漆。該型手榴彈全重隻有318千克,彈體高度6厘米,直徑4.5厘米,其内部容納有32克被德軍命名爲"Füllung Mischpulver K"(K型填充用混合粉末)的混合炸藥,成分是硝酸鹽+碳酸鹽+鋁粉。從這可以看出,德二的卵形手榴彈也是依靠火藥爆炸将鐵制彈體震成四處飛濺的高速破片來達到殺傷目的。
圖2: 一枚保存至今的早期款1917型卵型手榴彈(這造型确實很像雞蛋)
1917年4月,新式的卵形手榴彈趕上了德軍針對英軍阿拉斯攻勢的防禦戰鬥,而法國戰區的德軍也裝備了該型手榴彈。在這個月的防禦戰或小規模突襲行動中,1917型卵型手榴彈輕巧的優點赢得了前線的好評,步兵們表示這個新夥計确實要遠比球形手榴彈靈活。但德軍士兵們還是發出了抱怨聲,而這正源自卵形手榴彈雞蛋般的彈體:一旦沾上雨水或泥巴,該型手榴彈的身軀便會異常光滑,稍有不慎就會從手中脫落。在佛蘭德斯地區作戰的德軍步兵對此深有體會,因爲這塊地是歐洲有名的爛泥塘,一年不是下雨就是下雨,塹壕淪爲鋪滿積水和爛泥的"髒地"是家常便飯。1917型卵形手榴彈在這種環境下難免沾染泥水,以至于發生了德軍士兵在拉開引信後扔出距離太近甚至直接從手中滑落而導緻自己和戰友被炸死炸傷的慘案。
圖3: 1917年在凡爾登地區的304号高地與法國人對峙的德軍第13步兵軍的幾名士兵,紅圈處就是一顆1917型卵形手榴彈(可以保存圖片後放大細看)
圖4: 1917型卵型手榴彈太過光滑的彈體一旦沾染泥水便會難以穩定持握
帶着血腥味的意見很快就引起了德軍工兵部門的重視,而他們的改進方式也相當簡單:直接在彈體中央預制了一層成型的鑄鐵破片環,不僅方便抓取,還進一步提升了破片殺傷效能。這種改進型武器很快就在1917年夏季分配給西線德軍,命名爲"Eihandgranate neuer Art schwarzes ei mit greifring",意爲"安裝有破片環的黑色新型卵形手榴彈"(neuer Art的縮寫爲n/A,意爲新版本)。至于沒有破片環的早期型号也由此被加上了"alter Art"(縮寫爲a/A)字樣,意爲"舊版本"。彈體直徑增加到5厘米、殺傷半徑增加到10米的新型卵形手榴彈自此開始加速加量的制造,而舊版本雖然還在服役,但數量明顯減少。
圖5:安裝了破片環的1917n/A型卵形手榴彈
圖6: 戰争導緻的青壯年男性短缺使得女性工人們也參與了1917卵形手榴彈的制造
爲了讓1917卵形手榴彈完好的送抵前線參戰,除了沿用引信和彈體分離運輸的老辦法外,德軍還給這兩個部件各自設計了包裝盒用來防撞防潮。彈體會被裝在特制的木質闆條箱之中,箱蓋用黑色油漆塗抹着"50 Eier handgranate"的字樣,代表一個箱子可以容納50顆手榴彈,而箱子背面和側面塗有2條提示語:Leer zurück zur Kistenaufarbeitestelle(清空後返還給闆條箱回收站)和Nicht werfen / Vor Kässe zu schützen(請勿抛棄/注意防潮),用來提醒前線官兵不要随便遺棄木箱導緻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或在儲存時注意木箱防潮以免火藥報銷。箱蓋内側有一份被四個鐵釘固定或直接鑲嵌在那裏的德語說明書,上面的黑字内容包括制造商代碼以及手榴彈的運輸和使用要點。箱子正面則是黑色的十字樣式銘文,帶有制造商代碼、生産日期、生産地點和序列号。
圖7:用于存放卵形手榴彈的木制闆條箱
圖8: 箱子配套的說明書
圖9:被德軍存放在塹壕裏的手榴彈闆條箱
箱子内部分爲左右兩部分,左半部分用來存放小零件,空間更大的右半部分安插着兩層托彈闆,每個托彈闆可以裝載25顆手榴彈。爲了防止手榴彈裝箱運輸的途中因火藥洩漏導緻意外,德國還配套設計了所謂的"Verschluss-Schraube",這是一種用鋅合金制成的螺紋蓋,可以扣住手榴彈的引信孔以防意外。
圖10:闆條箱中的托彈闆
圖11:闆條箱的托彈闆分爲上下兩層,每層可以容納25顆手榴彈
圖12:能插入手榴彈引信孔起保護作用的鋅合金螺旋蓋
有趣的是,德國還爲使用1917型引信的卵形手榴彈專門設計了一種木制儲運箱,這種同樣可以容納50顆手雷的箱子長度更大,而且其頂部銘文也不一樣:"50 Eierhandgranaten mit Brenzünder 17",意思是"安裝有17型引信的50顆卵形手榴彈"。作者我也不好說這算是德國人軍事層面的嚴謹還是純粹的強迫症。
圖13:專爲使用1917型拉發摩擦引信的卵形手榴彈配套的儲存箱
1917卵形手榴彈雖然誕生時間晚,但其引信可以和早期球形手榴彈通用,比如1915型拉發摩擦引信。出于不浪費資源的原則,這種引信的儲存盒直接沿用了球形手榴彈的款式,所以其盒蓋封面依然有"10 Stück Brennzünder für Kugelhandgranaten"的字樣,意爲"用于球形手榴彈的10個引信"。這種儲存盒有兩種版本,第一種可以容納10個引信,第二種則可以容納50個。10個版本是紙制的方形盒子,裏面有一個鐵制引信架,而盒蓋有兩個标簽,第一個是紅色矩形,寫有引信使用說明;第二個是紅色正方形,寫有制造商的相關信息。50個版本是矩形的金屬盒子,盒蓋字樣爲"50 Stück Brennzünder für Kugelhandgranaten"(用于球形手榴彈的50個引信),其内部有5個引信金屬架。
圖14:能容納10個引信的存放盒
圖15: 位于孚日山脈的德軍正将引信安裝在卵形手榴彈上面
介紹完1917卵形手榴彈的大體性能和儲運方式後,咱們總算可以介紹一下它使用的各類引信了。出于後勤考慮,1917卵形手榴彈的引信孔尺寸與同樣是依靠破片殺傷敵軍的球形手榴彈一緻,所以它可以直接安裝1915型拉發摩擦引信。這種引信由鋅合金制成,有兩種版本,延遲時間分别是5秒和8秒。引信管體由上殼和下殼螺紋組成,下殼的上端有4道豎直凸起以便擰動,上殼發煙口位置帶有石蠟貼紙,上面用黑字标明了引信延遲時間(5秒版本的貼紙是紅色,8秒版本則是黃色)。引信拉火繩是絞合的鋼絲繩環,其下端兩頭全部沒入引信殼體内的紙質摩擦件,使用時拉開火繩便可摩擦起火引燃下殼中的導火索,繼而點爆彈體内的炸藥。
圖16: 兩種引信的提示用石蠟貼紙
圖17: 安裝了1915型引信的卵形手榴彈
至于撞針引信,德國陸軍最初本不打算繼續使用。早在1915年,同樣使用撞針引信的餅形手榴彈被證明若是扔到爛泥、水塘、雪地這種松軟地形中便很容易因爲撞擊力不足導緻無法起爆,德軍在《1916年戰争補充人員訓練指導方針》中就沉痛的指出:"在松軟的地形上使用這種手榴彈效果不理想,因爲撞擊引信在這種松軟泥土中根本沒有反應"。
但或許是對卵形手榴彈給予更高的希望,德軍還是在1916年秋季爲其專門開發了1916型拉發撞針式引信。這種引信的主體包括撞針拉栓、撞針組件、導火索、起爆火藥。撞針拉栓頂部有一個方便持握的蓋子形拉杆頭,其頂部印着引信延遲時間标識(5 Sek.)和生産商代碼(E.S.S);中空的拉栓表面有一道螺旋槽,其側面下端帶有發煙小孔。拉栓套筒的下端做了螺紋處理以便和撞針套筒上端螺紋對接;撞針套筒造型類似螺栓,上端稍下的位置帶有便于安裝的六邊形凸緣,緊接着向下又是一圈用于和彈體引信孔對接的螺紋。撞針套筒的末端内部一樣有螺紋,能和導火索及起爆火藥套筒對接。
圖18: 1916拉發撞針式引信
1916型拉發撞針式引信的導火索和起爆火藥套筒内裝了一根延遲5秒的導火索,底部則是少量火藥,同時頂部套着火帽。撞針套筒内部是一根帶着彈簧的撞針,但與大多數針尖類撞針不同的是,它的沖頭表面平鈍,比撞針杆直徑要大,從而可以套住彈簧;圓柱形的撞針杆末端被敲平并在一側開設了一個豁口,豁口的作用是當撞針杆套入拉栓時,拉栓内的一個小鋼珠便可以卡在撞針杆豁口和拉栓小孔之間,從而卡住撞針和拉栓。
使用時,德軍步兵隻需要向上扭動拉起撞針拉栓,從而在向上壓緊彈簧并擡起撞針的同時,使得拉栓通過側面的螺旋槽繞過小鋼珠。當拉栓被拔出而撞針杆擡升到特定位置時,小鋼珠就會掉出引信之外,釋放撞針在彈簧張力的作用下向下猛烈撞擊火帽,引燃導火索。
然而,1916型拉發撞針式引信雖然看起來很"炫酷",但它和傳統的拉發摩擦引信相比沒有任何技術優勢,生産成本和難度反而還更高,因此這種引信産量不高,并在1917年春夏之際被新式的1917型拉發摩擦引信取代。
圖19:使用撞針引信的卵形手榴彈剖視圖
1917型拉發摩擦引信與1915型摩擦引信相比在工作原理上一緻,隻是造型有所不同。此外,1917型拉發摩擦引信的拉火繩末端新增了一個陶瓷拉珠,引信還有一個鐵制的螺紋保護蓋,蓋子頂端印着延遲時間提示和生産商代碼。使用時隻需要旋開保護蓋露出拉火繩即可。
圖20:1917型拉發摩擦引信
但難繃的是,1917型拉發摩擦引信存在極大的不穩定缺陷,經常發生導火索燃燒速度過快的毛病,導緻德軍士兵在使用時由于手雷提前爆炸遭受不必要死傷。所以我個人對這種引信此後還能繼續使用并還配套了專屬儲存盒一事非常詫異,在我看來,這種引信在第一時間就該全面撤出前線并追究制造商的責任。
圖21:使用1917型引信的卵形手榴彈
圖22:使用1917型引信的卵形手雷剖視圖
不過,雖然不幸配備了一個不可靠的sb引信,1917卵形手榴彈還是在服役的第一時間受到了西線德軍的喜愛 。憑借着區區318克的重量,1917卵形手榴彈不僅容易攜帶,還可以輕松投擲到40米之外的位置,一些力氣大的步兵甚至可以扔出50米的距離,這可比木柄手榴彈還要大。此外,1917卵形手榴彈雖然裝藥量也就32克,但破片環的存在讓它的殺傷半徑依然有10米水平,完全不輸早期的球形手榴彈,這個優點配合上40-50米的投擲距離(扔的遠代表破片更不容易誤傷自己人)使得它在德軍進攻部隊極受歡迎,特别是經常沖在第一線的暴風突擊隊員。
圖23:躲藏在森林陣地中的德軍第80步兵團官兵,最左邊的軍官的右手就握着1917型卵形手榴彈
當然,1917卵形手榴彈是一種全新的武器,不管是初來乍到的新兵還是已經見過血的老兵都需要學習才能知道如何有效使用它,所以1917卵形手榴彈還有自己的訓練版本,德軍稱之爲"Ubungs-Eierhandgranate",意爲"訓練用卵形手榴彈"。訓練用卵形手榴彈通體塗抹着醒目的紅色油漆以作區分,采用真引信,但彈體内部隻裝填了普通的發煙物質并在底部開了三個排氣孔。采用真引信是爲了讓新兵了解該型手榴彈的爆炸延遲時間,裝填發煙物質一來是防止新兵出意外事故,二來是方便他們利用底部發出的煙霧觀察到投擲出去的軌迹,而教官也可以利用手榴彈落地後散發的煙霧看到墜落點以判斷這些新人的學習成果。
圖24、25:訓練用卵形手榴彈
圖26:1917年的一座德軍訓練學校,立牌後端坐的軍官便持握着訓練用卵形手榴彈
圖27:這名接受訓練的士兵準備扔出卵形手榴彈
值得一提的是,爲了讓德軍步兵在激烈的戰鬥中能夠迅速拉開引信火繩,德軍還特别爲卵形手榴彈設計了一種裝置,名叫"Brutstschild"。這是一種鐵質的正方形胸闆,中央斜置着一根金屬杆,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轉動角度。操作這東西也非常簡單,隻需要在胸闆角落的空洞上系皮帶挂在胸前,然後把卵形手榴彈拉火繩的孔眼對準金屬杆,接着順着金屬杆用力向下一拉就可以點燃引信了。這種裝置後來推出了縮小版本,是一個長度11厘米、寬度3.5厘米的矩形,但實用性沒有降低。
圖28:爲卵形手榴彈專門打造的拉火繩胸闆
圖29:袖珍版拉火繩胸闆
圖30:一群裝備了胸闆的預備役學生兵
圖31:尚在訓練期的德軍步兵,後排左起第四人配備了胸闆和訓練用卵形手榴彈
此外,卵形手榴彈還可以使用在1916年爲球形手榴彈設計的火繩拉發裝置(這兩手雷還真是有緣),名叫"Abreissvorrichtung"。這東西本體是一個金屬拉鈎,後端系着一根長45厘米、寬15厘米的皮革帶,能夠輕松的挂在軍用腰帶上攜帶。使用這玩意更是有手就行,隻需要把拉鈎與引信火繩對接,然後用手拽着皮革帶一拉就完事了。
圖32:左側是手榴彈引信火繩拉鈎的展覽圖,右側特意被放大視角的德軍士兵的左手就拎着三顆卵形手榴彈和一套火繩拉鈎(不過爲啥是老式的釘盔)
事實上,在19世紀時,随着步槍精度的提高和全自動機槍的誕生,手榴彈本已退出了曆史舞台。不過日俄戰争卻讓德國重新認識到手榴彈在圍繞塹壕和堡壘的攻防戰中依然有着不小的價值,但直到1914年戰争爆發時,手榴彈在德軍内部還隻是一種交由工兵使用的攻城爆破武器或是要塞防守武器,其工業化生産也沒幾個人提起。然而當西線于1914年秋季陷入對峙局面後,德軍步兵們發現他們越來越需要足夠多的手榴彈實施對敵軍塹壕或各種帶保護的據點的攻擊或襲擾行動,它們在很多時候可以發揮出機槍無法取代的效能(火焰噴射器:英雄所見略同),德軍也是從這時候開始重視手榴彈的工業化、制式化,加快了更安全更有破壞力的專業手榴彈的研發制造工作。到1917年,德軍在新軍規中明文表示,手榴彈在近距離戰鬥中的重要性完全不亞于手槍和步槍。
在這種背景下,新型的卵形手榴彈一經服役便受到了前線德軍官兵的喜愛也就可以理解了,畢竟誰都喜歡自己手裏的家夥輕巧還耐用。而在精銳的德軍突擊部隊手中,木柄手榴彈和卵形手榴彈甚至組成了高低搭配:卵形手榴彈依靠破片殺傷,所以在一些工事林立的狹小空間中容易誤傷自己人 ,這時候木柄手榴彈就可以利用爆炸力強的優勢震撼裏面的敵人;而在一些較爲空曠的區域中,木柄手榴彈殺傷半徑有限比較吃虧,這時候卵形手榴彈就可以被扔出去利用10米半徑的破片打擊敵人。後世一些軍事愛好者認爲,卵形手榴彈在一戰德軍心中的地位可能僅次于制霸榜單的木柄手榴彈,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與木柄手榴彈不分伯仲。
圖33:在塹壕蹲坑的德軍士兵們,他們左邊的"櫃子"上放着一闆卵形手榴彈
圖34:這名在拍攝宣傳照片的德國軍官除了配備多枚1917型木柄手榴彈外,在右胸一側還挂了2顆1917型卵形手榴彈
圖35:踩在白雪上的暴風突擊隊員們,左起第三人的腰間就挂載了一顆卵形手榴彈
而接下來要介紹的卵形手榴彈引信充分體現了人類在戰争方面的創意和陰險。早在1916年,還在使用球形手榴彈的德軍步兵參考了17厘米中型塹壕迫擊炮所用的瞬發引信,自行創造了一種即拉即爆式詭雷引信,命名其爲"Reibzündschraube"。這玩意從外表上看沒有什麽可懷疑的地方,就是個拉火繩與頂部呈現90度的黃銅引信,但這種引信壓根沒有導火索,也就是說隻要拉開火繩,引信内部由氯酸鉀、硫化銻和樹膠混合而成的起爆火藥(裝在塗抹清漆的厚紙闆中)就會被瞬間引燃,繼而導緻彈體内的炸藥被直接點爆,在這期間不會有任何延遲。我在前面提到過,卵形手榴彈的引信孔與球形手榴彈一緻,所以它也使用了這種可怕的詭雷引信。
圖36:陰險的即拉即爆式詭雷引信
圖37、38、39:使用詭雷引信的1917型卵形手榴彈
德軍士兵使用詭雷版卵形手榴彈時會在拉火繩上面系上絆索,然後把它僞裝在樹林中,一旦協約國士兵的腳接觸到絆索,手榴彈就會瞬間爆炸。而另一種作戰模式更加可怖,德軍士兵在撤退時會故意把安裝了詭雷引信的卵形手榴彈遺棄在塹壕中,由于這種引信外表無特殊之處,所以激烈戰鬥中的協約國士兵在第一時間很難發現,而當他們撿起這些手榴彈試圖使用時,隻要他們拉開火繩,手榴彈就會在他們手中轟響,而狹窄的塹壕會加大破片的殺傷效果。
除了德軍之外,德國的盟友保加利亞和奧匈帝國也獲得了卵形手榴彈用于戰鬥(這兩個國家的軍隊模式參照了德國标準)。這些手榴彈在兩國軍隊中也獲得了好評,但沒有複刻德國那種成功。
圖40:配備了卵形手榴彈的保加利亞步兵
圖41:這名奧匈帝國步兵右手持握着1917型卵形手榴彈
- 全文完,敬請期待下一篇!-
作者的其他文章可以從下方快捷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