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 12 月 2 日,大衆汽車工人在德國各地的 9 家工廠發起爲期兩小時的罷工,以強調工人對減薪和工廠關閉的抵制。這是德國自 2018 年以來的最大規模罷工。本次罷工将先持續兩個小時,但如果大衆無法與工會達成協議,今年晚些時候将可能演變爲長達 24 小時的罷工行動。
在德國,警告性罷工通常會持續數小時。如果在下一輪工資談判中未能達成協議,罷工可能會升級爲 24 小時或無限期罷工,在大衆已經面臨交付量下降和利潤驟降的情況下,罷工将導緻大衆的産量受到影響。IG Metall 首席談判代表 Thorsten Groeger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必要的話,這将成爲大衆汽車曆史上最棘手的勞工糾紛,其将持續多久、激烈到何種程度取決于大衆汽車在談判桌上的态度。
就連全球第二汽車制造商也陷入了危機。當地時間 9 月 2 日,德國大衆發布聲明稱,爲了解決産能過剩和競争力下降的問題,并進一步削減成本,将考慮關閉德國工廠,包括一家較大的汽車制造廠和一家零部件工廠,涉及大衆集團主要乘用車品牌。據了解,這将是大衆汽車自 1926 年成立以來首次關閉德國境内的工廠,德國本土工廠的關閉和強制裁員計劃将于 2026 年前完成。對此,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表示,在經濟環境艱難、行業競争,以及德國作爲制造業中心競争力正在減弱的情況下,集團必須采取進一步措施。
9 月 25 日,IG Metall 與大衆就成本削減計劃展開第一輪談判,數百名工會成員趕到漢諾威的談判現場揮舞旗幟,向管理層施壓。IG Metall 首席談判代表 Thorsten Groeger 表示:" 我們不會就工廠關閉和大規模裁員進行談判,工人不應該爲管理層的失誤付出代價,我們的訴求是爲工人加薪 7%。" 結果可想而知,工會與大衆的第一輪談判以失敗告終。
當地時間 10 月 28 日,德國大衆汽車集團勞資委員會主席達尼埃拉 · 卡瓦洛透露,集團計劃關閉至少三家位于德國的工廠,并裁員數萬人。按照卡瓦洛的說法,該集團管理層已明确表态,在德國必須采取裁員措施才能繼續維持運營,預計德國所有大衆工廠都将受到這一計劃的影響。
這一艱難的決定引發工人強烈不滿。當地時間 10 月 28 日,數千人聚集在大衆德國沃爾夫斯堡總部前,工人們要求公司不應該關閉任何一家工廠。然而,大衆汽車集團勞資委員會主席卡瓦洛卻仍表示,除了裁員和關閉工廠,大衆還計劃将員工的薪資至少削減 10%,并在 2025 年和 2026 年凍結薪資。10 月 30 日,大衆與工會開始第二輪談判,工會要求延續就業保障協議,大衆予以拒絕,雙方談判再次以失敗告終。
11 月 20 日,在勞資雙方第三輪談判的前一天,IG Metall 提出一項 " 可持續方案 ":" 以降低勞動成本 + 緩發獎金的方式,換取工作崗位的保障,能爲大衆汽車節省 15 億歐元。" 這相當于工會的最後通牒,工人們通過減少工時與大衆共克時艱,如果大衆執意關閉工廠和大量裁員的話,工人們将在 12 月 1 日發起大規模罷工。大衆汽車乘用車部門首席執行官托馬斯 舍費爾表示,爲了削減 40 億歐元(約合人民币 303 億元)的成本,裁員和關閉工廠是不可避免的。于是,談不攏,工會于 12 月 2 日舉行爲期兩個小時的全國性罷工,在大衆德國境内的 9 個工廠,這是德國自 2018 年以來的最大規模罷工。
作爲全球第二大汽車制造商,大衆何以至此。數據顯示,2024 年前三季度大衆汽車集團全球銷量爲 652.43 萬輛,同比下滑 2.8%,其中第三季度銷量爲 217.63 萬輛,同比下滑 7.1%。大衆汽車集團全球銷量下滑,主要還是因爲中國市場,美洲的增長被西歐、中國的下降所抵消。數據顯示,中國是大衆汽車集團全球最大單一市場,2024 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 205.66 萬輛,占全球總銷量的 31.5%,但該市場銷量同比下滑 10.2%,是銷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市場,此外大衆汽車在西歐銷量下滑 0.7% 至 242.44 萬輛。作爲對比,大衆汽車在北美、南美、中東 / 非洲均實現增長,其中南美同比增長 14.6%,但由于市場規模遠不如中國市場,即便增長也未能抵消中國市場的頹勢。
面對全球汽車市場的激烈競争和電動化轉型的挑戰,大衆正經曆着一段艱難的時期,從削減成本、限制高層獎金到可能的工廠關閉和裁員,這些措施反映出公司在應對财務壓力和市場變化時的迫切性。盡管如此,大衆依然需要在保持競争力的同時,尋找新的增長點和創新路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是汽車行業的未來趨勢,目前大衆正在強調中國市場的地位,計劃将中國安徽打造成第二個 " 狼堡 ",同時加速電動化轉型,若能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或許能夠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重新赢得市場和消費者的信任。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