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伊
昨天,我的一個朋友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去經銷商店看普拉多的圖,并提出了一個問題:在今天這個時代,我還需要一輛普拉多嗎?
我在他的帖子下留了言:人生的坎坷,不止在深山。
而就在當天的晚上,2025 款的坦克 300 上市了。
那麽,同樣的問題來了——長城要走怎樣的路?人們還需要一輛坦克 300 嗎?
其實在昨天的 2025 款坦克 300 上市之前,我依然是迷茫的。原因很簡單,坦克這個系列太反潮流了。
倒不是說它反的是如今正流行的那個方盒子潮流,或者追根溯源地來說,它正是 " 方盒子 " 的發起者之一。
我說的是,到目前爲止,在昨天晚上的發布會上坦克給出的依然是一整套完整的,經典的能源形式方案。這個方案包括了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版本。如果說還有點創新,混動是有的,2.0T 的 Hi4-T 超級混動,算是目前長城體系重要的、也是頻發調整,希望應用在不同類型産品上的重要技術體系了。

至于價格,一共四款産品,從 19.98 萬元一直推到了 24.98 萬元,既不出乎意料,又完全出乎意料。
不出意料的點在于,長城坦克本就應該是這個價,甚至作爲長城體系内一款現象級的、保值率逆向飙升的産品。很顯然,這是所有買車人都樂于追捧的,真正的買入即升值的高精尖産品。
而意外的點在于,當所有合資企業紛紛自廢武功,比低價的時候,坦克以及坦克背後的長城,真的不搞價格戰。
這就是我說的反潮流,即不爲創新而創新,也不爲市場而降價。
那麽,一個新的問題是,消費者憑什麽爲你的個性買單?
爲什麽不用純電?
這幾天曾經在燃油車世界,成爲美系和日系民用運動轎車風向标的福克斯和馬自達 6,雙雙停産,從一個顯而易見的角度,印證了燃油車,在新能源變革沖擊下,逐漸沒落的事實。
但我們所看到的事實,往往隻是事物的一個角度。而站在總體大勢的角度來看,其實從今年開始,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一改去年高歌猛進的架勢,居然開始了下跌,也就是燃油車的銷量重新活過來了。
同樣,目前仍然在推出新能源車的廠商,也意識到不能完全靠市場輿論所帶的風向來研發産品,而是需要實現自身内核穩定,定力十足的産品打造邏輯。因此,我們能看到如一汽大衆這樣的廠商,會在如今這個時代,主打一個燃油車智能的标簽。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如 Jeep、極石這樣主動擁抱電動市場的越野車品牌。但不論從實際推出的節奏、還是從市場的接受度來說,似乎都沒有人認爲這是一個好選擇。因爲,大家全都意識到了,這種類型的汽車産品搞智能,是大勢所趨,搞新能源,則未必。
而在坦克 300 所處的,城、野兩用的市場中,這樣的邏輯就更爲通順。
原因很簡單,城市隻是坦克 300 這樣的車型使用場景的一部分,而在更需要硬核越野的場景中,電動車并不合适。功率可以無限放大,但扭矩才是越野的最底層邏輯。而扭矩恰恰是電機的一個重要短闆。
在需要大扭矩的使用場景中,電機可能在極度耗電的情況下,并不能輸出如何強勁的動力。與此同時,在戶外 Off-Road 的使用場景中,補能設施并不能及時跟上,所以内燃機顯然是更爲合适、穩定,令人放心的産品類型。
也是爲什麽坦克依然選擇内燃機,甚至選擇柴油發動機這樣能源路徑的核心原因。

以動力性能最強的坦克 300 柴油機版本爲例,其搭載的 2.4T 排量的柴油機,在達到 1200 轉時,就能輸出 350N · m 的扭矩,1500 轉就能達到峰值扭矩 480N · m,加上液力變矩器扭矩放大 1.8 倍,變速器一檔放大 5.288 倍,分動器速比放大 2.64 倍,前後橋速比放大 3.9 倍,車速低至 2.7 公裏時,輪端扭矩能達到驚人的 26000N · m。
配合這樣動力的,還包括了整體的車型設計。全新坦克 300 的攀爬比由之前 48.4 增大到了 54.5,輪端扭矩增大了 27%,更大的攀爬比,在低速攀爬時,更輕松。
當然,對于越野機會很少的用戶來說,混動是一個解除城市同情效率的好方法。尤其是當變速箱變爲了 9AT 之後,更綿密、更柔順的換擋體驗,将會進一步提高城市鋪裝路面的駕駛平順度和舒适度。

當然,上面也說過,走新能源路線,未必,但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所以,我們如何來看待坦克 300 的智能化升級?
更好用是标準
首先,我不是說智能駕駛輔助不是大勢所趨,但用戶有選擇開車方式的權利。很顯然,選擇坦克 300 的人,一定是一批更享受自駕樂趣的人。
當然,享受自駕樂趣與快速接受智能體驗并不矛盾。

在以往,人們并不會将長城的智能技術放在一個更高的讨論層級上,或者認爲這是一個爲了順應整個市場環境變化,而搞出的 Coffee OS 系統并不被投來更多的期待。
當然,不論初衷如何,長城需要将這套系統變得更好,以使得更多原本不在潛在消費者區間的内的人們,能夠把坦克 300 納入到自己的購車清單中去。
所以,沿着人機交互的道路持續推進研發是一條必須走的路。而目标,是爲了讓智能化的用車體驗,變得更好用。所以,這一次的坦克 300 用上了全棧自研的 Coffee OS 第三代智慧空間系統。
在這套 Coffee OS 的第三代智慧空間中,長城着力解決的是将操作變得更爲絲滑不卡頓,人機交互更爲精準流暢。

因此,我們會看到 Coffee OS 的語音喚醒速度 250ms,一句話多意圖能夠支持 10 個指令,語音識别由 2 音區增加至 4 音區,多人場景使用更加便利,并支持 6 個語音遊戲,支持四川話或粵語識别功能。
而支持這些功能實現的,則是 8155 芯片,内置 16GB 内存 +128G 存儲。
這些功能并不是遙遙領先的,所用的配置也并不是目前最高階的。首先算力足夠用,體驗足夠好,同時其還支持可學習、可成長的一整套目标。
也就是說,在這一代的坦克 300 上,智能體驗已經脫離了 " 有 " 和 " 能用 " 兩個階段,升級成爲了 " 好用 ",并進一步期待用戶在好用的基礎上,變得 " 愛用 "。
當然,如果對于城市内行車場景更多的用戶來說,L2 級的智能駕駛輔助也同樣存在。

這一次的坦克 300,可以實現并線輔助、自動泊車,遙控泊車,AEB 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在不影響越野安全的情況下,讓城市駕駛變得更爲輕松。
從這些角度來看,坦克 300 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所有,且并不是自嗨,而是和目前主流頭部内燃機智能車,拉齊了水平線。
當然,可能還是會有人耿耿于懷,當激光雷達已經進入 15 萬元以内車價市場之後,坦克 300 的價格是不是定高了?
定位與定價
從前一段時間的别克君威,到上周的廣豐鉑智 3X,人們已經開始期待所有人把價格戰打起來,大打起來的世界了。
但我認爲坦克 300 與他們的關聯其實并不緊密。
别克君威與鉑智 3X 所求的,一來是拯救自己早就頹靡的市場銷量,同時爲受困多年的合資汽車品牌闖出一條生路。完全是斷臂求生,背水一戰的心态。

而從誕生至今 4 年,一直長盛不衰、供不應求,甚至一度出現二手車價格相較易手車更高的,中國汽車銷售史上的名場面。
因此,坦克 300,乃至于整個坦克品牌要做的,首先是持續把車造好,持續把産品的高端化向上推進。以真正生産出中國制造的,能夠适應 On-road 和 Off-road 兩種場景,且都适用性強、性能科技更強的産品。
目前看來,坦克正是朝着這條道路在走的。
因此,我們能在坦克 300 上看到腰線以上(不含座椅)全部采取皮質材料包裹的選材;看到全新的前 / 後排座墊更長,腿部支撐更佳的座椅;看到了升級藍山同品牌高保真音響系統,以及用高性能引擎降噪控制器(ANC)主動降噪的整車靜谧 NVH。
當然,爲了滿足越野的硬核需求,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更高強度,更耐疲勞的材質應用,也必然拉高了整車的成本。

所以,當我們真正分清汽車的定位,公司的需求,産品的成色之後,似乎能夠更爲清晰地看清楚新款的坦克 300 究竟爲什麽定這個價,是否更爲合理。
當然,插一句題外話,如果你買到這款車時它依然保值,甚至增值,你顯然也不希望它的價格太便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