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機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均價已到達 3480 元,在 2019 年僅爲 2685 元,四年漲了近 800 元。
手機均價快速提升的背後,是國産手機在紛紛沖擊高端,以及消費者對高端旗艦手機的日益認可。其中,華爲無疑是一個備受矚目的品牌,畢竟它是唯一一個手機價格對标蘋果 iPhone 的國産手機品牌。
華爲十年如一日的持續進行産品創新,不僅讓自己站穩高端,同時也帶領國産手機走向高端。過去數年,華爲在自研芯片、自研 OS、衛星通信、影像、工業設計等方面都走在了手機行業前列,同時也吸引了一衆友商紛紛跟進。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這些年華爲行業領先的黑科技:
華爲芯片:自主研發的力量
在被打壓的四年裏,華爲手機面臨無芯片可用的至暗時刻,不過今年 8 月底華爲 Mate 60 系列發布,未發先售卻獲 " 争氣機 " 的榮譽稱号。
其實,爲減少對外芯片依賴,早在 2009 年,華爲就自主研發的第一款手機芯片—— K3V1,标志着華爲進入了智能手機時代。
" 閉關 " 三年之後,2012 年,華爲又發布了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四核手機芯片 K3V2,也是華爲手機搭載的第一款自研芯片,這款芯片搭載在華爲 Ascend D1、D2、P1、P2 等旗艦機型上。
2013 年,麒麟品牌正式登場,首款芯片是麒麟 910,開啓了華爲 4G 時代。
自此,華爲麒麟芯片在架構、制程、AI、5G 等上不斷演進叠代,到 2020 年迎來全球首款 5nm 5G SoC 麒麟 9000。
友商的自研芯片跟進則是 2017 年之後的事兒了。比如小米 2017 年發布首款自研手機芯片澎湃 S1,vivo 2021 年推出首款自研專業影像芯片 vivo V1;OPPO 2021 年底發布影像 NPU ——馬裏亞納 MariSilicon X;榮耀 2023 年推出自研的業界首個射頻增強芯片 C1。
可以看到,華爲自研芯片的布局相較友商領先的 8 年,正式十幾年如一日的持續開發叠代,才有了如今的行業領先地位。
自研 OS:加速建立鴻蒙生态圈
鴻蒙 OS 如今已經成爲國産操作系統的代表之一,走在了自研手機系統的前列。
早在 2019 年 8 月,華爲就正式對外推出 HarmonyOS 1.0,并首先應用在榮耀智慧屏上。2020 年 9 月,華爲發布了 HarmonyOS 2.0,并宣布了 HarmonyOS 的正式開源,影響力逐漸顯現。
2022 年 7 月,華爲推出了 HarmonyOS 3,彼時鴻蒙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穩固生态:全球已有 200 萬 + 開發者,累計貢獻了超過 50000 個原子化服務。2023 年 8 月,HarmonyOS 4 發布,成爲網友熱議的話題。截止目前,鴻蒙生态設備已達 7 億台,升級用戶已超過 1 億。
華爲的創新,既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入洞察,也是對技術無人區的堅持探索,更證明了華爲走上了一條正确的道路。
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華爲 HarmonyOS 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達到 8%,成爲安卓、iOS 之後的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
目前,全新鴻蒙 HarmonyOS NEXT 蓄勢待發,它也被稱爲 " 純血鴻蒙 ",全面啓動鴻蒙原生應用,跟安卓應用不再兼容,截至目前,Top 20 移動互聯網應用中已有近半數啓動了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
有了華爲鴻蒙 OS 這一成功案例,不少國産手機品牌也紛紛開啓自研 OS 之路。
2020 年 11 月,vivo 發布 OriginOS 操作系統發布。2022 年 8 月,OPPO 發布代号爲 " 潘塔納爾 " 的智能跨端系統,是 OPPO 實現萬物互融的軟件基座。2022 年 11 月,榮耀推出基于 Android 開發的全場景操作系統 MagicOS。首發應用于榮耀 Magic V、Magic3 榮耀 V40 系列。2023 年 10 月,小米澎湃 OS 發布并應用于小米 14 系列。
北鬥衛星消息 / 衛星通話:引領衛星通信大衆化
除了自研芯片和自研 OS 之外,華爲還有一項首創,那就是 " 衛星通信 " 功能。
2022 年 9 月 6 日,華爲首發北鬥衛星消息功能,無地面網絡信号時,也能與外界聯系。其中,Mate 50 系列成爲全球首款支持北鬥衛星消息的大衆智能手機。
今年 3 月,華爲再接再厲,在 P60 系列和 Mate X3 實現雙向北鬥衛星消息,新增消息回複功能。同年 8 月底,Mate 60 Pro 發布,首次支持天通衛星通話,無地面網絡也能撥打和接聽衛星電話,具備裏程碑意義的技術革新。
第二個支持衛星通信的國産手機品牌直到今年 11 月才發布,足足比華爲晚了 15 個月,它就是中國電信的 5G 衛星雙模手機——天翼鉑頓 S9。而更多支持衛星通信的國産手機預計 2024 年一季度、二季度才會面世,包括 OPPO、vivo、榮耀等主流廠商。
從聯名到自研:邁入移動影像第一陣營
最近幾年,不少手機爲了凸顯自己影像能力的強大,紛紛與全球著名的相機企業聯名,包括徕卡、蔡司、哈蘇等等。
華爲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早在 2016 年,華爲 P9 就與徕卡合作,采用黑白 + 彩色雙鏡頭,徕卡參與華爲手機鏡頭的光學設計、測試标準和成像調教,開創了移動影像新時代。此後從 P9 到 P50 系列,華爲手機都搭載了徕卡認證的鏡頭,并在多項影像技術上實現了領先。在與徕卡的合作中,華爲積累了豐富的影像技術和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影像風格和體系。
華爲徕卡合作 4 年之後,國産友商手機品牌才開始與相機廠商合作。
2020 年 12 月,vivo 和蔡司開啓合作,推出了第一台搭載蔡司專業影像色彩的 vivo X60。2021 年 3 月,一加和哈蘇合作,一加 9 系列手機上首次搭載哈蘇手機影像系統。同年中期,OPPO 和一加宣布全面合并,變成了 OPPO 和哈蘇合作。2022 年 5 月,小米宣布和徕卡合作,兩個月後推出兩者合作的首款機型小米 12 Ultra。
如今,華爲影像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全新影像品牌 " 華爲影像 XMAGE" 使得華爲率先在行業邁出了堅實一步,擁有了構建自己影像體系的能力。
今年 11 月 17 日,全球知名評測機構 DXOMARK 公布了最新一期智能手機影像測試得分及排名,華爲 Mate 60 Pro+ 以 157 分的高分拔得頭籌,不僅證明了華爲已經穩居移動影像第一陣營行列,也證明了華爲影像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
外觀設計:獨特風格一眼可辨
除了軟硬件方面引領手機變革外,華爲手機的顔值也一直非常在線,首創了巴黎飾釘、Deco 中軸對稱、素皮、洛可可白等時尚元素,将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并吸引了不少追随者。
2022 年 9 月,華爲就在 Mate 50 系列啓用了巴黎飾釘設計,将巴黎飾釘與矩陣式攝像頭有機融合,從而提升 Mate 50 系列産品的細膩質感和優雅氣息。
随後 2023 年出現了一大批巴黎飾釘及類似設計的手機,包括 9 月發布的 OPPO A2 Pro、10 月發布的小米 14 系列、11 月發布的 iQOO 12、Reno11 系列。
再比如素皮材質,2019 年發布的華爲 Mate 30 Pro 上率先采用。第二年,又有多款素皮材質手機誕生,包括 OPPO Find X2、vivo X50 Pro+、小米 11 系列等。
當下,手機顔值已經卷到了新高度,比如今年 3 月發布的華爲 P60 Art 藝術定制版,通過全球藝術家群體深度合作,以海中島爲設計靈感,塑造标志性海島攝像頭造型,堪稱手機界的藝術品。
今年 11 月,榮耀 100 發布,帶來 " 新藝術之鏡 " 相機模組,靈感源自新藝術風格運用的颠峰之作——高迪的代表建築 " 米拉之家 ",設計别具一格。相信未來還有更多手機藝術家群體深度合作,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手機美學設計。
華爲一直是手機市場當之無愧的風向标,它的每一項技術創新都直擊行業痛點,指引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在自研芯片、自研 OS、衛星通信、影像、外觀設計方面都是領路者的身份,帶領國産手機整體向高端穩步邁進。
可以說,華爲手機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競争中脫穎而出,成爲行業的佼佼者,憑借的正是其在技術創新、産品品質、設計理念等領域的全面領先。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華爲手機将持續引領行業發展潮流,帶來更多令人驚豔的技術和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