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馬歡
韓國電影界,又出事了。
12 月 13 日,韓國首爾回生法院(專門處理破産案件的法院)發布公告,宣布韓國電影大鍾獎主辦權的社團法人——韓國電影人總聯合會破産。
法院表示,韓國電影人總聯合會的債務超過了資産,且難以通過自身營業來産生收益,因此決定宣布其破産,大鍾獎電影節的主辦權也将進行拍賣。
韓國電影大鍾獎是韓國最具影響力和權威的獎項之一,與韓國青龍電影獎和韓國百想藝術大獎并稱韓國三大電影獎。因此,這則消息,讓本就低迷的韓國電影業雪上加霜。
韓國電影業 2023 年過得很艱難。上半年,韓國電影院的觀影人次僅爲 1.02 億,同比暴跌了一半。下半年略有起色,據韓聯社 12 月 14 日報道,憑借本土影片《首爾之春》的不錯表現,韓國 11 月觀影人次達到了 764 萬,同比增加 19.9%。然而,這個數字也隻是恢複至疫情前同期的 46.9% 而已。
韓國首爾的電影院售票處(圖源:社交媒體)
更糟糕的是,沒人願意投錢拍韓國電影了。
今年上半年韓國僅僅開工了 9 部電影,全年預計隻有不到 20 部電影可以正常拍攝,導演們因爲沒工作叫苦連天。
在一場由韓國電影導演聯盟主辦的研讨會上,韓國著名導演尹濟均指出,韓國本土電影目前還有些疫情期間拍攝的作品儲備,可排至明年上半年。但随着投資減少,本土電影産量驟減,從明年下半年開始,未來究竟還能上映幾部韓國電影,就不得而知了。
" 願意投資韓國本土電影的人,寥寥無幾," 尹濟均感歎道," 這是非常黑暗冷清的狀況。"
能拍出《寄生蟲》《釜山行》,并屢屢斬獲國際大獎的韓國電影業,爲何走到今天這步境地?
進口大片吊打本土電影
經曆了 3 年多新冠疫情的沉寂期後,今年韓國電影業重新步入正軌,但韓國本土電影的表現,隻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大部分影片的觀影人次,不要說實現千萬,連百萬也成爲了遙不可及的目标。
來自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電影開年就遭遇不順,第一季度上映的 20 部韓國本土電影幾乎全部 " 撲街 ":觀影超過 100 萬人次的電影僅《交涉》(172 萬人次),備受期待的大制作《幽靈》和《對外秘密》分别隻有 66 萬人次和 75 萬人次,《Switch》《Count》《熊男》《靈魂伴侶》等中小制作電影更是無一部邁過百萬人次的門檻。
直到 5 月,韓國電影市場靠着馬東錫的《犯罪都市 3》,才出現了今年第一部觀影人次破千萬大關的本土電影。
《犯罪都市 3》海報 圖源:社交媒體
與韓國本土電影幾乎 " 全軍覆沒 " 相比,好萊塢和日本電影卻大放光彩:動畫《鈴芽之旅》成爲首部在韓國觀影人才超過 500 萬的日本電影,另一部動畫《灌籃高手》的觀影人次累計超過 458 萬。
整個 2023 年上半年,韓國觀影人次前十的電影中,僅有兩部韓國本土影片,其餘全被好萊塢大片和日本電影占據。而且,上半年上映的韓國本土電影,除了《犯罪都市 3》實現了盈利,其餘全部虧損。
下半年,憑借着《首爾之春》等影片的表現,韓國電影總算挽回了一些顔面。截至目前,《首爾之春》的觀影人次達到了 600 多萬,在本土電影中僅次于《犯罪都市 2》。
但僅僅幾部影片的表現,改變不了韓國電影業的整體頹勢。縱觀 2023 年,韓國本土電影隻有 7 部算得上沒有虧損。
7 月 26 日,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的統計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總票房達到了 6078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33 億元),恢複到疫情前 7 成的水平。但在這當中,觀衆人數和銷售額多數來自外國電影,進口電影票房是本土電影票房近兩倍。
雪上加霜的,還有本土電影票房造假。
8 月 17 日,韓國警方調查結果顯示,最近五年裏韓國國内上映的電影中,至少有 323 部電影的票房數據被人爲虛報。在這當中,電影《緊急迫降》《熱血》《雨和你的故事》等作品都有存在虛增人數,目前已将涉案人員都交由檢察機關處理。
沒人投韓國電影
觀衆減少,投資也萎縮了。
在以前,韓國本土電影年拍攝數量在 200 部以上,但今年,隻有不到 20 部電影開工。
一位韓國電影人對韓媒《亞洲經濟》表示:" 過去韓國五大電影投資發行公司的投資比率占 20%-30% ,小額投資企業的投資比率占 70%-80% 。但是疫情三年,因爲賺不到錢,大部分資本都退出了電影市場。沒有一家企業願意承受‘高風險高回報’而進行投資。再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你覺得電影行業還能堅持下去嗎?"
電影人抱怨沒錢,觀衆們則不滿影片質量。
" 在去年上映的韓國國産片中,隻有一部讓我感興趣,結果買票一看,那叫一個平淡沒勁。之後上映的那些(韓國)國産片,更是讓我覺得,這麽一堆臭魚爛蝦,幹脆就在網上看看得了。" 一位韓國觀衆表示。
對此,一位電影相關人士解釋道:" 中小成本電影現在拍不了。以前還可以投資 50 億 -60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2745 萬 -3294 萬元)拍電影,但現在融資太困難了,做特效的錢都沒有。在文化産業領域,好的作品才是競争力,但現在根本做不出在技術層面達到高水平的電影。"
昔日讓韓國人倍感自豪的頂級大導演們,如奉俊昊、樸贊郁,也都紛紛轉戰好萊塢,制作英語電影和電視劇,令業界更感擔憂。
《寄生蟲》劇照(圖源:社交媒體)
今年釜山國際電影節期間,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委員長樸起镛表示,截至今年年末,韓國電影發展基金即将面臨僅剩 20 億韓元或十幾億韓元的資金枯竭。
" 影院收益減少、電影發展基金耗盡、電影振興預算縮水,韓國電影界目前似乎已經陷入手足無措的境地。依靠民間資本投資的大型電影可能會陷入停滞,展示新電影和支持新導演的電影節也會愈發難舉辦。" 韓國媒體《亞洲日報》評論稱。
網飛們的碾壓
網飛(Netflix)和迪斯尼 + 等流媒體平台(又稱 OTT,Over the Top)的介入,則進一步讓韓國本土資本掌控力下降。
2020 年網飛出品的韓劇《鱿魚遊戲》成爲全球爆款,嘗到甜頭的網飛開始接連在韓國産出《王國》《甜蜜家園》《黑暗榮耀》等跨越地域和語種的優質劇集。
《鱿魚遊戲》劇照(圖源:社交媒體)
這些來自海外的流媒體平台出手闊綽,并給予影視創作者充分的自由。《王國》編劇金銀姬曾表示:" 網飛從不發表意見,隻給錢。"
這讓越來越多的韓國本土導演和演員傾向于跟流媒體合作,制作公司也向流媒體遞去橄榄枝。
一位韓國導演表示,在網飛辦公桌上堆着的韓國劇本有 300 本以上,光是聽到正在積極讨論的作品就有 100 部以上。
加之新冠疫情期間,電影院關閉,流媒體進一步大量吸引用戶,韓國民衆對影視産品的消費模式發生了轉變。
一位投資發行公司相關人士歎息道 : " 過去三年間,觀衆們都通過流媒體看到了好片子,胃口都變刁了,即使不去影院,也可以享受非常有趣的觀影體驗。"
資本看到外國流媒體平台投資韓劇的成功,紛紛入局。
一位涉足韓國影視的金融圈投資者表示,現在沒有投資商願意投韓國電影,想投韓劇的倒是挺多的。因爲觀影人次斷崖式下滑,看不到盈利希望,不少制作公司甯願将質量好的影片壓箱底,也不願拿出上映。多家制作公司正在觀望流媒體平台,希望能 " 院轉網 "。
" 韓國電影失去了觀衆的信任。"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韓國發行商高管分析說," 很多公司的高管們,貪圖穩賺不賠,把好電影第一時間賣給流媒體網站。這種做法是有大問題的。爲了行業的長期發展,你們必須把好的電影優先送進影院,這樣才能吸引觀衆。"
韓國知名演員崔岷植也持有類似的觀點。" 世界發生了變化。人們無法聚集在一起,觀影平台也自然發生了變化。雖然不得不接受,但應該設法讓影院與流媒體共存,而非被後者取代。"
韓國知名演員崔岷植的代表作《老男孩》劇照(圖源:社交媒體)
複蘇路漫漫
7 月 4 日,韓國政府發布下半年經濟政策方向,稱将對電影等文化内容産業進行支援。
在此之前,韓國總統尹錫悅邀請電影人共進晚餐時承諾,政府将不遺餘力地支持韓國電影再次騰飛。除财政支持外,尹錫悅還提及稅收優惠、搞活金融體系擴大電影投資等。
然而,韓國電影首先要面臨一個去庫存問題。
據《亞洲日報》報道,因疫情無法按時上映的 " 庫存電影 " 目前仍接近 100 部,如何消化這些影片成爲擺在電影從業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
韓國政府表示,電影上映後才能實現資金的良性循環,進行再投資重新制作電影,爲扶植電影産業,政府将出台更加精準的支援方案。
" 影院不能消失。這是能讓許多觀衆感受電影情緒的地方。我認爲無論數量多寡,影院必須存在。這不是什麽觀看靜态文物的博物館。爲了振興影院,雖然經營者必須從商業角度進行更多的研究,但創作者的責任就是拍出好片子而已,必須拍出足夠吸引觀衆的作品。" 崔岷植說。
時間回到 2019 年,韓國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四座小金人,将戛納電影節金棕榈獎、金球獎等多個國際大獎攬入懷中。那時,韓國全國上下一片歡呼,所有人都認爲韓國電影就此走上巅峰。
但直到今天,有人悲哀地發現,《寄生蟲》很可能不是輝煌的開始,而是沒落的序幕。
韓國電影,若要恢複昔日的繁榮狀态,似乎仍有一段漫漫長路。